王衛尷尬了,順豐優選關店,市值縮水1100億

在上海、武漢等地,很多寫著順豐優選的門店連續關門了,這個順豐旗下的生鮮超市不行了,順豐股價下跌,順豐從2017年11月1日上市的巔峰到現在已經縮水了1100億了,順豐當年讓王衛躋身中國富豪前三,只是現在王衛在富豪排行版越來越遠了。

王衛尷尬了,順豐優選關店,市值縮水1100億

順豐優選關店,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媒體,大肆報道。隨後順豐優選回應說是對部分線下門店進行一些調整,要重點發展重要城市。

雖然順豐優選做出了回應,但是根據虎嗅網等一些專業媒體報道,稱順豐要退出華東和西南的市場,之後順豐也回應了,說確實在收縮戰線。

據說,王衛曾經在內部說過,順豐優選是個"不能失敗的項目",這個項目沒有達到王衛想要的結果,從2012年上線以來,一直都沒有很大的突破,在2018年,又換了一個CEO,為什麼說又那,因為在這6年期間,順豐優選一共換了7個CEO,而且名字還換了一個又一個,像什麼嘿客,順豐家,只是最後又回到了順豐優選這個名字,而且統一線上線下名稱。

記得以前流行一句話,順豐很快,王衛不快,就好像零售市場,雖然順豐配送業務非常完美,可是順豐優選也沒有完美的打通終端零售市場。再看看馬雲,早把電商主營業務的流量和大數據延伸了很多版塊,比如菜鳥驛站。

王衛的順豐 自從上市之後,在之後就開始虧損16.06億,在2013年到15年這三年中,因為當時的嘿客(順豐優選的前身)在現實鋪店導致的,王衛還涉及到電商,只是現在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知道電商也沒做好,想什麼順豐E商圈、順豐寶等等,都無疾而終。

王衛尷尬了,順豐優選關店,市值縮水1100億

順豐的物流系統是很大的優勢,順豐在物流和生鮮的交互過程中,讓人們知道的還是快遞,對於順豐來說,很難去想到生鮮超市,這也是為什麼順豐優選很難搞定零售業的一大原因,還有的人說,順豐優選一直都沒有改變其定位不清晰和產品同質化等問題,所以效果一直都不好。

說一說王衛的創業史,王衛,香港人,1971年讓人,出生地是在上海。

在1993年,創建順豐速運,三年後進軍香港,發展到2007年,在兩岸三地快遞行業順豐佔了七成。

王衛在高中畢業後,就跟著自己的叔叔做小工,當時在香港,做印染,後來創業,王衛的父親是一個空軍的俄語翻譯,媽媽是大學教師,據說1996年王衛創業的錢是家裡給的,所以很多人對於王衛的創業史是家庭和個人的努力。

王衛尷尬了,順豐優選關店,市值縮水1100億

在王衛發家之後,其實順豐是給快遞員繳納五險一金的,對比當時的快遞公司還是很人性化的,後來順豐員工被打,老闆站出來說話,不像其他公司也許會草草了事。

其實與其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裡與對手競爭,不如做大自己的優勢業務,順豐速運在2014年推出冷運業務,到現在五年,相信在面對新零售的業務上,順豐在冷凍物流上的佈局及價值增值方面,有很多可以深耕的地方。

更多商業諮詢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