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背后,是教育的缺失,人格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

三毛的教育视界


我知道,这一次中小学校又可能会遭受一次猛烈的口诛笔伐。北大学生、中考状元、涉嫌弑母、高智商犯罪,哪两个字眼连在一起,都会让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中小学校——都是他们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在片面追求分数,都在畸形的“应试教育”……更何况这位被亲生儿子杀害母亲本身就是教师。

这下学校老师教育失败是实锤了。于是,有人认定这位母亲的教育不仅片面畸形,还害人害己,自作孽不可活;有人喊出了取消高考,就差没有喊出废除学校、开出老师。这一切让身为一介普通教师的我,感到不寒而栗。

这起血腥的案例,的确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今天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们既要看到现实的教育的确不完美,学校老师的水平也有限,也要看到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社会或者个体的问题。换句话说,不能一遇到类似问题,就让学校教育来背锅、就去指责学校教师的不是。发达国家有发达教育支撑,那些国度也不乏接受良好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却违法犯罪之徒。

个案的发生由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偶然结合促成。涉嫌弑母的吴谢宇是北大同学眼中的“大神”,是篮球场上的“篮板大师”,是邻居眼中的乖孩子。这样看来,犯案前的吴谢宇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吗?最终的人格分裂是学校片面追求分数、搞应试教育造成的吗?这样给教育带上“莫须有”的罪名,是对教育污名化的做法。

按此逻辑,如今每个人都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其中的一些人违法犯罪了,其根源都可追溯其学生时代接受的教育,都要归罪于学校,问责于教师。说的直白一些,如今违法犯罪的人都是学校、教师曾经“培养”或“培养”出来的。我强烈反对,凡事都对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有罪推定。

我们既要反思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要多一些个体个案分析,多一些主观归因分析,多分析个别与一般的关联。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一个或几个中考状元的陨落,更要看到多数或绝大多数学子的成长、成就。

惟其如此,我们的反思才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我们对教育的评价才是中肯的、有益的。


有争鸣,欢迎转发评论!


咬文嚼字的鱼


吴谢宇比我女儿晚一届,同一个院系,他们曾经有过一次交流,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异常言行。据说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很难相信他涉嫌弑母。

残忍的手段,周密的计划,高智商犯罪,给这个极端的案件带来诸多疑团。太多问题没有答案,太多谜底未能揭开……当吴谢宇被抓消息传出,人们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出口。

(题外话:国内待了三年多竟然没被发现,这次机场被抓也是计划好的吧?)

2015年7月23日左右,吴谢宇把他的母亲谢天琴杀害,2016年2月5日,吴谢宇主动自露马脚,给舅舅发消息,说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将于2月6日到达福建莆田高铁站,希望舅舅接母子俩回家过年。

发完信息,自己即失踪。

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前,每个人都心中充满各种猜疑,并将矛头指向教育,指向家庭。

吴谢宇上学期间一定是他母亲、老师和学校的骄傲吧?高智商,高能力,母亲也许正在以子为荣的喜悦中等待享受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

他的母亲一定也辛苦付出许多,孩子肯定也曾经感激母亲为自己的付出吧?

为何最终孩子选择如此手段结束母亲的生命呢?

是否是因为他看不到独立活着的希望?

从事件分析,母亲对他依赖和管控是过分的,也许母亲一直在用这样的“爱”告诫孩子要争气,要努力。孩子确实争气,让母亲面子有光,孩子却将自己所有的不愉快郁积心中。

孩子上了大学,吴谢宇和母亲电话联系频繁,母亲依然可以遥控他。

当孩子以为出国留学可以摆脱母亲的控制,没想到母亲又提出一同前往陪读!至此他才发现,他无法拒绝母亲,无法摆脱母亲,无法对母亲说不,似乎只有让母亲消失自己才能解脱……

人只有看到希望才不会绝望吧?但愿更多的母亲明白这一点。


妈咪老师


看到新闻的时候,我以为又是标题党。拿着北大的名声来博取眼球。

又自我释疑:吴谢宇充其量也就是北大的一个研究生或者在北大什么野鸡学院进修过的人。

为了了解他我专门百度了一下,发现我估计的彻底错了,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学霸,这是一个在常人看来成功的不能再成功的孩子!他就是父母最渴望自己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他是所有认识他的同学眼中的神话。他被成为“宇神”。是被北大提前录取的佼佼者。

周围人说:他并不是死学习的人,为人朴实,充满阳光!

所有认识他的人,包括所有听说过他的人都不愿相信他会是杀人犯,这个事实,比想象的脑洞还要开的大不知道多少倍。我看到网上,知道现在还在有人发表评论:没有证据之前,一切都是揣测!

人们确实难以置信,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吴谢宇杀死母亲半年后才被发现!他欺骗了所有的人。

对于吴谢宇杀人,在震惊之余,人们不得不反思他杀人的原因。

我认为吴谢宇弑母,是因为:

1.家庭教育缺失,沟通不畅。吴谢宇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早逝,只有母亲一个人带他,家庭教育是不完备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代表着规则和纪律,有人说,一个优秀的父亲作用可以抵得上50个母亲。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足可以看到父亲在孩子成长当中的作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概率很大,单亲家庭教育往往呈现两个极端,因为只有单亲陪伴孩子成长,缺少互补性,要么溺爱,要么要求过于严格。这都成为孩子成长当中的隐患。

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吴母谢天琴被称为“最骨干的班主任”,什么意思?不善言辞,性格内向,说一不二,说话即为命令。这种母亲教育出的孩子,小时候一般表现特别乖巧,很优秀,可以这样说吴谢宇的优秀是与母亲分不开的。

当孩子大了以后,这样的沟通方式显然不行,总是以一种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势必会遭到强烈的反抗,一点出现冲突,单亲家庭,中间连一个可以说和协调的人都没有,极易出现极端情况。

2.童年的阴影,人性至暗使然。在外人看来,吴谢宇绝对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但我相信在吴谢宇的看来,在母亲眼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母亲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我以为,吴母肯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要求孩子特别严格,要求孩子必争第一的母亲。稍微的不完美即被判定为失败,吴谢宇虽然在外人看来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但中考成绩并不是状元,他比最高分只低了1.5分。虽然获得了各种奖学金,但都还不是第一。对于这种要求起点高的孩子,母亲的心洞特别大,一般得不到满足。尽管在外人看来,吴谢宇高不可攀,但在母亲那里,他感觉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出国留学,他需要一笔钱,而自己并没有考取国外名校的全额奖学金,母亲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钱让他出国。

爆发冲突以后,我认为吴谢宇体内那个感觉很失败的小孩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他杀死了母亲,也拨开了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阴影。人性至暗的一面,其实有时候只需要等待一个爆发的理由和时机!

人性使一切皆有可能!吴谢宇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


寐语小筑


昨天,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抓了!

吴谢宇,福州中考状元,高中提前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北大研究生,准备赴美读博,他是高中同学眼中的“宇神”,他是北大学生眼中的“大神”,他是篮球场上的“篮板大师”,他是邻居眼中的乖孩子。


2016年情人节这一天,他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他唯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并用他的高智商让他的母亲的尸体在宿舍躺了半年之久,而在事情暴露之后,他用20张身份证在国内躲藏了3年之久。

认识吴谢宇的女孩说:“她太优秀了,优秀到女孩不敢跟他谈恋爱。”熟悉吴谢宇的人说:“我们宁愿相信自己杀人,也不相信他回杀人。”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何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也许随着他的落网,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有人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的家庭和学校。”

一、我们的学校,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提高一分,干点千人”,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功利主义者,培养成了冷血动物,他的同学不再是朋友,而是要被他们“干掉”的敌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习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学习成了学生的唯一。

这一点,在尖子生中尤为突出!

我们这里为把最好的学生,组建了“奥赛班”,这些全市最优秀的学生,目标就是通过奥赛进入北大清华,通过降分,进入名校。但是,这些学生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功利主义”,什么叫“利己主义者”,一切和奥赛无关的学科,他们坚决不学,学习态度极其恶劣,不仅如此,对待老师,也没有应有的尊重和热情,除了对于他们“有用”的学科和“有用”的老师之外。而在其他班级,情况完全是相反的。


当然,在普通班级,尖子生和普通生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有人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十名现象”,班级里10名左右的学生,是以后发展最好的。

有的学校,学生每年都会出问题,有的学校,从来没有出现问题,学校的教育理念,真的很重要!

二、我们的父母,也许正在毁了孩子

吴谢宇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原生态的家庭,父亲在他小时候因为癌症去世。母亲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平日里,母亲往往会表现为“要强、忠贞、刻板、道德洁癖”的印象,而这一切的完美人设模版更会在长年累月之中加载到自己的亲身儿子身上。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大的孩子,孩子会完美的伪装自己,伪装到迷失自我。而吴谢宇在弑母之后,和一名特殊身份的女子的交往,这完全能说明这一点,他被压抑的太久了!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恰恰是他们很少思考的,因为他们一直为别人而活。

北京大学教授曾经对北大的高一新生做过统计,其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而这些,都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


当分数成了培养孩子的唯一时,我们的家长似乎忘了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三、生在教师家庭,是幸运还是不幸?

吴谢宇的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思考,老师的孩子往往会走极端:要么特别优秀,要么特别顽劣。

北大教授对38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想知道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出问题,更容易尝试自杀时,得出的结论竟然时——中小学教师!因为这38个学生中,50%的来自于教师家庭。


当片面追求分数的老师,成了家长时,这个家庭就会一切向分数看,忽略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老师会把他的教育观变本加厉的实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当分数不能成为孩子的刺激时,当孩子无法从分数中得到满足时,这样的孩子,就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越优秀的学校的老师,越优秀的老师,似乎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学生太优秀了。

确实,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是一个问题的学校和问题的家庭!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如果拿你身上20斤肉换取母亲的十年长寿,你愿意吗?愿意的转走。”这是2013年3月6日吴谢宇转发的文字,图片上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形单影只坐在一盏油灯下,吃着一碗热气腾腾面条的图片。


而在大一的圣诞节,吴谢宇转发了一张玩文字游戏的图片,依稀可以看到写着“love u mom”的模糊字样。

在外人看来,这样一位懂事的学霸,为何成了弑母的恶魔?面对独自供养自己上大学的母亲,视自己为生命唯一寄托的母亲,怎么下得去手?


但是回顾吴谢宇的成长轨迹,这个可以称为天之骄子的孩子,似乎在自己冷静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副更加残酷的皮囊。


1、完美无缺的天才少年


中考是以全校第一名考入全省最好的高中福州一中,各门功课优异,作文还写得很好。2012年,顺利进入北大经管学院就读。在北大,大一大二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


有同学这样评价他:“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然而。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为何会残忍杀害自己的母亲?


2、逻辑缜密的犯罪过程


在杀死自己的母亲后,吴谢宇将母亲的尸体用塑料层层包裹,并在每一层的夹缝中放入了活性炭,以此来掩盖尸体发生腐烂所发出的腐烂气味。


之后在房间安装了摄像头时刻可以发现房间里的任何变化,还用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钱和贷款。如此缜密的犯罪过程可以看出吴谢宇的高智商和心思的缜密,但是却用错了地方,让母亲的生命从自己手里消失,怎么忍心?

3、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在这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高度自律,成绩优异。或许在自己高度自律的背后早已有一颗疲倦的心,最明显的一次表露自己的心思,还是和朋友的一次表露:“大学生活有些压抑。”


当一个人在极致维护自己惯有的美好形象时,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是很难表露出来的。就是这仅仅一次的表露,没准儿吴谢宇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4、母亲是呵护还是控制


性格内敛的母亲是一名教师,自己的闲暇只是看书,从不参加同事之间的各种议论。母亲以儿子为荣,丈夫去世以后更是把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从高中起就每天和母亲通话,这是吴谢宇自己为之,还是母亲要求?无论如何,能够感觉到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变成了控制。在加上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北大承受着学业的压力,最后压死骆驼的一棵稻草就可能是一句话……

所有的猜测都等待着真相大白。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学校,家庭对于孩子心理教育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悲剧应该引起所有人的警醒: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个高智商的学霸,却低情商的学子。一个孩子的成长,走错了路会铸造一个不可逆转的局面,而且永远也找不来孩子的复制品。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画面。


余争的世界


无法分析,因为,从吴谢宇弑母之前的人生轨迹来说,几乎是完美的,除了很早之前,他就失去了父亲。

吴谢宇的人生轨迹

我翻来覆去地看,想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分析,佐证我的观点,可是,没有。吴谢宇的一切都很完美,完美到让人羡慕的地步,几乎是人们眼中的学神。

  • 吴谢宇在福州一中的三年间,几乎横扫了这里所有的奖学金项目,他甚至在高二那年就获得了福州一中最高等级的“三牧之星”奖学金。

  • 成绩优异,态度谦和,“在同学当中,他很有号召力。”

  • 2012年,福州一中共有4人被北大提前录取,吴谢宇是其中之一。

  • 大一学年,吴谢宇获得了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学年,吴谢宇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

之后,画风突变:

2015年7月11日,吴谢宇杀害母亲谢天琴。7月中旬,他分别利用自己和母亲的身份,谎称要去美国留学,向亲戚朋友借钱,共借得钱款144万元。此后他还利用母亲的日记伪造辞职信。

人是复杂性的动物

很难想象,他和母亲私底下的生活,也很难想象,他究竟是处于何种目的,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甚至,我们也不能就此定性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因为,走向社会之前,他几乎是完美的。

影响一个人心理轨迹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固然有影响,但是,他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人,纷纷扰扰的话语,甚至花花绿绿的草,也许都是促使他作案的罪魁。

只是想起一个人

“神”是冷血的,他也许是缺钱,也许是缺爱,也许只是缺乏对自己的母亲一点点的尊重,我并不想评价他,吴谢宇已经归案,一切自然会水落而出。

我只是想起了一个堂弟。特别温和的一个堂弟,同样待人谦和,同样青春年少,跟吴谢宇比,他甚至极不完美,他没有学历,没有女朋友,跟谁话语都不多,只是嘿嘿地笑。这样的人,没人觉得他会成功,也没人觉得他会出问题。

可偏偏,就是他,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喝药死在了自己奶奶的坟头,遗书上写着:我没有文化。

可是,吴谢宇没有啥呢?

只是因为钱吗?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谁的欲望都是完完全全可以得到满足的,一念可以成魔,一念也可成佛,我宁愿相信,这些人,都是一时走火入魔了吧。

还好,我们都是凡人。

我们什么都缺,但是我们不缺亲情,更不缺理智。


锈的钢


据新京报消息,三年前弑母的北大学生吴谢宇于昨天落网!

吴谢宇是一位有着辉煌学业生涯的人,当年他以市高考状元身份考入北大。被同学誉为“学神”!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生赢家”,却做出了为人所不齿的“弑母”恶行!



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吴谢宇弑母的过程:

吴谢宇弑母应该是早有预谋,他提前一个月准备好了作案工具,细心到连分尸用的剔骨刀都准备了。其他如绳子、手套、防护服、塑料布,甚至连防臭的活性炭都买好。2015.7.11日,吴谢宇残忍的杀害了母亲。用塑料布将尸体裹了十几层,还在每一层中放入了活性炭来防臭!

杀死母亲后,吴谢宇还镇定的假借母亲的名义,向亲戚借了144万元。并谎称母亲陪自己去美国求学,骗过了所有人。直到2016.2.14日情人节那天,他给舅舅发信息说与母亲一起回国了。舅舅在苦等不到的情况下,意识到危险,赶紧报警,于是案发。

吴谢宇的暴行做的如此冷静与有条不紊,着实让人不寒而栗!然而,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不论死者谢天琴,还是凶手吴谢宇,都是邻居、同事、亲友、同学、老师口中的好母亲、好儿子、好学生。母子二人几乎都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形象,所以此事让人万般不得其解。

是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是人格分裂?是社会原因?

学校教育,对于吴谢宇来说应该说是成功的、完美的!

社会原因也看不来。

所以,唯有从家庭教育与人格分裂角度去分析原因了。

家庭教育:

吴谢宇的父亲在2010年不幸离世,其母亲谢天琴是一位特别要强且有着道德洁癖的人。她对自身要求极严格,是一位让人从任何角度都难以找到瑕疵的人。

也许正是她的道德洁癖,她同样要求她的儿子吴谢宇也要完美无缺。她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爱都放到了儿子身上。当然了,吴谢宇确实也如她所愿,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儿子。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吴谢宇弑母后曾经化名在网络上,对“弑母案”做评论:

1.为何要去美国?美国象征着民主、自由,尤其是对一个长期受至亲控制压迫,却以爱的名义,嘴上时常挂着这都是为你好,呵呵……

2.……

3.以前确实是爱过母亲的,上大学后还是没有自由。她把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坏的一面带回家。她说过,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除非你杀了我。受够了,受够了,死就死吧……

这组发言,据推测应该是吴谢宇化名所为,发言情绪激动,逻辑混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与心态。透过这段发言,我们几乎可以猜测出吴谢宇弑母的原因:母亲过度的爱、母亲过度的控制、干涉!

而此时的吴谢宇已经是大学生,他渴望自由飞翔。从吴谢宇的微信签名栏“我来,我看见,我征服”,可以看出他是渴望自己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的?

然而,她的母亲却放不下他,尤其在丈夫去世后,她更加不愿意放开吴谢宇,她要牢牢地控制儿子。而儿子又想拼命挣脱。

正是这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汹涌的假象,在事件爆出后,使人目瞪口呆!

人格原因:

从心理学范畴来看,吴谢宇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他最后的人格扭曲,最终做出了违背伦理道德、人神共愤的弑母行为!

这一点,笔者不再展开分析。留给读者去探讨!


姑苏讲堂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案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现在终于因吴谢宇归案而即将让这个案件得以水落石出,但是在这个案件的背后,一名母亲的被害,却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高学历高智商犯罪,并且是亲情犯罪,是教育的缺失?是人格的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的?



一、从家庭环境看这起悲剧。

吴谢宇16时父亲因病去逝,在以后的日子里母子俩相依为命。直到吴谢宇考上北大后,母子俩才算是分开生活,但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吴谢宇和母亲几乎每天都会通电话,我不知道谁是主动拨打电话者,谁是被动接电话者。但是从后来吴谢宇准备出国留学,其母亲准备辞职出国陪读来看,显然吴的母亲对儿女的心理依赖和控制欲得到了印证。如果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的话,吴显然是因多年被母亲控制而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在积累积累,直到最终暴发,当时因为什么成为临界点,我们不得而知。

二、两种教育的激烈碰撞成了这起弑母亲案的推动力。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只因为吴谢宇学业成绩太过于突出,会让其内心有一种别人所无法企及的自豪感,这种被推崇很容易让他迷失自我,就如在微信签名那句话是拉丁语,意为:我来我看我征服。(源自凯撒大帝在泽拉战役中打败本都国王法尔纳克二世之后写给罗马元老院的著名捷报。)这样一个在学业中被捧的高高在上,被很多同学崇拜到“学神”地步的人,又怎能容忍被母亲多年控制呢?仅从一个控制欲来看家庭教育,显然吴谢宇的母亲根本没有给孩子正常的教育,只是给了儿子畸形的母爱。

三、畸形的母爱和被奉为学神,让吴谢宇产生了人格分裂。

吴谢宇的人格分裂并不一天两天的形成的,而是从失去父亲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因为父亲的离世,让一个家庭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他一面想从家庭里找到作为唯一男性,可以承担一定家庭责任的机会,但是母亲没有给过他;一面又想成为人格独立的人,但是努力多年他仍然没有实现。就在他想出国留学想挣脱母亲的控制时,结果母亲却又要辞职陪读,这让吴谢宇终于无法忍受了,此时他对母亲的恨已经远远超出了理智控制范围。而他可怜的母亲对儿子的人格的分裂却一无所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害。

四,社会环境对吴谢宇的影响暂时无法下结论。

若问是否受社会环境影响,这个就很难下结论了,因为对于吴谢宇来说,他在学业上非常优秀,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欺凌,一直在校园内度过的他与社会的接触面并不大。至于社会环境对他心理变化影响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他自我陈述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分析。妨间传说,吴母是因为儿子和一个性工作要结婚而强烈反对,这点并没有得到确认,因此暂时不能做为弑母的证据。

结束语:这起血腥的案例,却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今天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用什么的爱去面对孩子,才不至于让孩子人格出现扭曲,才会让孩子心理保持健康。


寒石冷月


这个问答真的很沉重,一个令人羡慕的北大才子,家人辛辛苦苦供给他上大学,没想到他把他的聪明与知识用在了杀死母亲的身上。

其在网上购买的刀具就有,菜刀,手术刀,雕刻刀及锯条多种,想想就令人呕吐。还买了一些处理尸体的东西,真的是高智商,高的让人感到有些变态,有谁能想到杀人之后可以如此的冷静,杀死的还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之后,假借母亲的名义,模仿母亲的字体给母亲办理了辞职手续,并向亲戚以出国学习的理由借款高达144万元。据相关报道,他爱上了一位性工作者,并且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有一个梦想就是去美国深造。

让我们再理一下思绪,梦想去美国,谈了一个性工作的女朋友,并拍下了性爱视频,杀死母亲之后能如此冷静,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向亲人说谎骗取金钱,可以说骗得他们团团转,连学校里的同学都无比信任他。

网购30张身份证终于在重庆机场被抓获,因为机场升级人脸识别,身份证可以网购,但人的面貌总不能网购吧,终于落网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相信随着他的落网很快就会知道真相,但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应该责备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毕竟他已经是成人了。甚至比常人更理智,至于人格分裂,这个谈不上,不能因为他人格分裂,就判他无罪吧。

从小学习这么好,这样的孩子一般自尊心很强。成绩特别优异,很容易受到大家的肯定,加上母亲的溺爱,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做事独立独行,不会轻易考虑别人的感受。

比如他结交了一个性工作者做女朋友,还有结婚的打算,自然会受到母亲的否定,母亲的死与这方面应该有一定关系,能从网上买杀人的东西,包括手术刀小锯子,以及处理尸体的东西,更显示出他是一个伪装的高手。

如此高智商的人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我觉得他就是一只狼,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教育,再有爱的亲情以及同学之间的友情都无法改变他的本性,如果非要找一个原因,毕竟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周围人的不断夸奖,也有一定的关系。

还是让我们等待进一步的结果吧,因为只有我们知道了他杀人的原因,才能分析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乡村小二哥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背后,是教育的缺失,人格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重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成长?其次,孩子的人格教育到底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其三,为什么有些天之骄子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最后我们的教育应该去向何方?

1、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种重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成长?

有人说,我国的教育就是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话似乎有道理。道理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学校和老师要的是孩子的分数而不是孩子健康和健全的人格。那么 有人就说了。健康的和健全的人格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去评价和衡量?虽然心理学发展了上百年,但对一个人是不是人格健全和健康还是很难来评价和衡量的。而且,就算是人格足够健全,和健康就一定能保证他不会违法犯罪?更何况,学校和老师要的所谓品学兼优,品是主观感受,学是成绩排名。

2、孩子的人格教育到底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

有人说,所谓老师无非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请注意,这里面没有人格教育的意思。有人说了,正因为学校不重视人格教育才发生很多高分低能和高智商犯罪的事件。其实,老师能不能负担起学生的人格教育还值得争论。因为所谓的人格形成,一部分是遗传因素,一部分在一个人7岁之前已经固化。人格这两个观点没有争议,那么老师能做的非常少,所以,孩子的人格教育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责任。

3、为什么有些天之骄子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天之骄子的人,最后让我们大失所望。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让社会和大众无法理解和接受。其实,国内外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很多。大多数研究结果认同事件的发生和这些孩子的人格特点有很关系。也就是说,种子早在幼年已经种下,发生问题只不过是由于一些特殊的社会或家庭变故担当了导火索的作用。

4、最后我们的教育应该去向何方?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的应试教育纷纷吐槽。大家渴望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地,真真正正的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保护伞。但是,教育的改革和任何一项改革是一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是整个教育体质和评价机制的转圜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能寄希望于润物细无声的点滴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