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应该如何追肥合适?

微农村


水稻的合理施肥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水稻施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水稻种植有三季分别为:早、中、晚水稻种植 ,它们的类型不同施肥也不同。那我们来看看要如何施肥。

1、早、中水稻施肥:双季早稻秧龄约为28~30天,中稻30多天。由于早中秧龄期短,要求秧苗生长快而壮,育秧期气温又较低,土壤中养份,分解较慢,所以要重施优质农家肥和适量的化肥作基肥,氮肥可以用碳酸氢铵和铵水,深层施。

2、晚季水稻施肥:晚稻,无论连作晚稻还是一季晚稻,水稻施肥与早、中水稻有明显不同,因为它们生育季节的气温和地温都比较高,土壤养份释放和肥料分解都比较快秧龄又比较长,一般30~40天,长的达50天。为了达到秧苗粗壮清秀,防止秧苗生长过盛出现徒长秧和拔节秧,晚稻秧田如使用肥效和缓而持久的农家肥如塘泥,猪粪等作基肥。

喜欢的点赞+关注 留下你的评论,谢谢!





农朱富


一年一度的水稻生产又开始了。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本田管理中的施肥至关重要。如何科学合理的施肥?这要根据地力,天气,苗情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来讲水稻一生中吸收的养分有三分之二来自土壤,三分之一来自人为提供。施肥量的确定:要根据地力的肥沃程度,水稻的长势以及往年的施肥料量来酌情确定。一般情况下施纯氮量为每公顷110至125公斤,在施肥的方法上一定要做到看天,看苗进行。高温的年份要多施,低温的年份要少施,亩产量可稳定在600至700公斤。如果用晚熟品种或者超常规的栽培方法施肥量还要适当增加。氮,磷,钾肥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0.5:0.5。下面具体分几个细节来介绍。

一:基肥:基肥最好用20%以上氮含量的长效缓释肥,将全年用量的30%分两次施入。第一次施肥在翻地前将15%翻入地层,第二次施肥将15%用于春季耙地前施入。已达到全层施肥的目的。如果做不到翻地,就要在水整地时一次性施入。

二:分蘖期施肥:插秧后水稻秧苗彻底返青后,才开始进行分蘖,也就是在田间观察苗情,能够变出黄绿感觉时,早插秧苗五月末六月初,晚插6月5日前后追施分蘖肥。施肥量为全年施氮肥量的30%。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总量的80%全田输入,其余20%,十天后看田,哪里黄,哪里弱就施哪里。

三:孕穗期施肥:穗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一定要通过田间诊断看天,看苗和看分蘖的数量来进行。如果天气晴好,温度高,水稻会很快落黄,或茎数不足时,穗肥要早施。如果气温低,苗叶色浓绿,一定等到水稻落黄时施入,并且要把施肥量适当调下来。以免发生水稻贪青,倒伏,晚熟等现象。

四:粒肥:为减缓作物生育后期叶面积下降,保持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一般应该在看见稻穗抽出后施入,施肥量因为全年施入氮肥量的10%。粒肥还可以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尿素喷施浓度不能超过2%,成喷施1%磷酸二氢钾。如果后期天气不好,水稻叶色浓绿就不要再施入了。

总之,水稻的施肥,总体要掌握以基肥为主,分蘖肥早施,穗肥要晚施,粒肥酌情施入的原则进行。




农工二娃


以少量多次放肥为宜,避免集中大量的施肥导致前期生势过旺,中后期长势难以控制,造成株高叶密,易发病虫,遇风雨易倒伏的高风险状态。氮、磷、钾要均衡施用。少施氮肥、多施钾肥、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品质。

水稻施肥的原则: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穗肥,控氮增施磷钾肥。经过多年水稻种植总结的经验,分蘖期增施硅锌肥,有利于增强植株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扬花至灌浆期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叶面肥,促进谷粒饱满,防止早衰。

水稻有单季稻、双季稻甚至海南可以种植多季水稻,我们江西这边是双季稻区,分早、中(一季晚稻)、晚稻,其种植的谁都品种生育期不同,因此施肥上有所区别,根据以往的经验看,具有以下特点:

早稻:大田营养生育期短,秧苗小,移栽时温度低,早活早发是关键;早施氮肥,重施磷肥。

晚稻:秧龄长,秧苗大,产量较高,因此施肥量较大,但施磷量较低。氮肥适当深施,需防止施肥过晚,氮肥过量造成贪青晚熟;在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可适当少施,但要注意挖“三沟”,防渍害和冻害。

单季稻:生长期和大田营养期长,重在壮秧、适期浅插和适当密植,而不是栽后猛促分蘖;施肥重心在基肥和穗肥,酌情实用粒肥;同为一季稻,粳稻的施氮量高于籼稻。

关于各地具体的施肥方法可参考《水稻知识小课堂》专栏中的第八节——《种植技巧8:水稻种植要高产,掌握水稻施肥管理技术方案很重要!》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以少量多次放肥为宜,避免集中大量的施肥导致前期生势过旺,中后期长势难以控制,造成株高叶密,易发病虫,遇风雨易倒伏的高风险状态。氮、磷、钾要均衡施用。少施氮肥、多施钾肥、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品质。

水稻施肥的原则: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穗肥,控氮增施磷钾肥。经过多年水稻种植总结的经验,分蘖期增施硅锌肥,有利于增强植株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扬花至灌浆期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叶面肥,促进谷粒饱满,防止早衰。

水稻有单季稻、双季稻甚至海南可以种植多季水稻,我们江西这边是双季稻区,分早、中(一季晚稻)、晚稻,其种植的谁都品种生育期不同,因此施肥上有所区别,根据以往的经验看,具有以下特点:

早稻:大田营养生育期短,秧苗小,移栽时温度低,早活早发是关键;早施氮肥,重施磷肥。

晚稻:秧龄长,秧苗大,产量较高,因此施肥量较大,但施磷量较低。氮肥适当深施,需防止施肥过晚,氮肥过量造成贪青晚熟;在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可适当少施,但要注意挖“三沟”,防渍害和冻害。

单季稻:生长期和大田营养期长,重在壮秧、适期浅插和适当密植,而不是栽后猛促分蘖;施肥重心在基肥和穗肥,酌情实用粒肥;同为一季稻,粳稻的施氮量高于籼稻。





宋总行走乡村


种植水稻应该如何施肥?我是山村劦哥,下面我来说说那个水稻的施肥情况。

首先在秧苗期,可以适当的丢一点尿素,提升一下秧苗的品质。

一般我们这里的话我们重庆西部这边,基本上是三月份就开始做秧田。

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就开始种秧苗。

按照我们这边的规矩,首先是把田弄出来,在种之前就咋好第一次肥料里面的是复合肥。

然后的话再看一下秧苗的长势情况,成活情况。

少量多施的原则下,以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

在秧苗抽穗期间,注意除草防病虫害,待到收割的时候,可以留意下别人家的来做参考。

新手必备的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