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招股書解讀:用淘寶爆款的思路做咖啡,賺錢其實並不難

4月22日,瑞幸咖啡提交IPO招股書赴美上市,招股書披露了瑞幸咖啡成立以來的經營數據。這家公司成長確實非常快,成立不到兩年,已經擁有了2370家門店,一年賣出了9000萬杯咖啡,但快速擴張的同時,這家公司虧損也很嚴重。

2018年全年營收8.14億,而淨虧損卻超過16億,賣一杯虧兩杯。這樣的財務數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共享單車,有了共享單車的前車之鑑,業內還是有不少人質疑瑞幸咖啡的持續生存能力,關於瑞幸咖啡圈錢上市的猜測也很多。

不過,如果深入的看瑞幸咖啡的招股書,雖然它在燒錢,但是很有效率,規模持續擴大、品類增加的情況下,賺錢並不是很難的。

瑞幸咖啡招股書解讀:用淘寶爆款的思路做咖啡,賺錢其實並不難

瑞幸咖啡營收來源分成三部分,一是飲品銷售,二是輕食等其他產品銷售,第三個是配送服務費。從招股書數據看,瑞幸咖啡飲品銷售收入在營收中佔比開始下降,從2017年的86%下降到75%左右,而對應的,輕食等其它產品的營收佔比從10%提高到17%。

這說明,隨著瑞幸咖啡的SKU不斷增加,營收也更加多元化。星巴克日常銷售的SKU數達到了126個,而瑞幸咖啡現有SKU僅有58個,品類上仍然有很大的擴充空間。

瑞幸咖啡招股書解讀:用淘寶爆款的思路做咖啡,賺錢其實並不難

瑞幸咖啡的成本與費用主要有六項:材料成本、租金及店鋪運營費用、市場費用、管理費用、折舊費用、開業前期費用,在六項開支中,材料成本、租金及店鋪運營費用在營收中佔比最高,其次是市場費用。

瑞幸咖啡招股書解讀:用淘寶爆款的思路做咖啡,賺錢其實並不難

但從招股書數據看,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各項費用佔比都在不斷下滑,這說明,瑞幸咖啡的規模經濟效應仍然存在,隨著規模進一步擴大,費用率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尤其是在規模及品牌效應下,材料成本和租金成本將會下降。

另外,瑞幸咖啡最飽受質疑的一點就是補貼和廣告投放,根據招股書,瑞幸咖啡的補貼等促銷費用都統計到銷售營銷成本中,但從3Q18和1Q19的數據對比看,去年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市場費用2.25億,而2019年第一季度,市場費用下降到1.68億,但營收卻從2.41億元提升到4.79億元,市場費用下降,營收卻幾乎翻倍

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隨著店鋪覆蓋面越來越廣,補貼的減少並不會導致用戶流失。所以外界擔憂,一旦補貼幅度降低用戶就不買小藍杯的情況,基本是不會出現的。

瑞幸咖啡還對不同產品採取了不同的補貼策略,咖啡飲品作為引流產品,補貼力度最大,最低能享受1.8折優惠,而在後續推出的其它產品比如輕食類產品,瑞幸的補貼策略則變成了6.6折,折扣力度降低。

接下來,瑞幸很可能繼續保持咖啡飲品大力度補貼引流,但推出的新品採取低力度的補貼,比如8折優惠,這樣可以在咖啡虧錢的同時,其它品類少虧甚至賺錢,逐步達到整體盈虧平衡。

如果你做過淘寶,這樣的套路就很容易理解的。有些江浙一帶的廠二代做淘寶,佔著有錢和供應鏈的優勢,拿出一個產品虧錢賣,目的就是卡住關鍵詞第一名的位置,獲得巨大的流量,然後通過關聯銷售帶動店鋪內的其它高利潤產品的銷售,從而實現盈利。

這個暴力打法百試不爽,但有一個例外,如果有另一個廠二代同樣看中了這個關鍵詞,也打算採用同樣的打法,遊戲就成了兩個人比燒錢,撐不住的就先輸了。

但從目前國內咖啡市場的格局看,星巴克不可能採用同樣的策略跟瑞幸去打,而除了星巴克之外,其它咖啡品牌又沒有與瑞幸對拼的能力,所以就剩了瑞幸自己玩,成功率是極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