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市場火爆,“蝦”忙,忙出致富路

近日,來到位於重慶大足區鐵山鎮高龍村8組的霖騰養殖專業合作社,這裡的員工剛剛忙完,正在進行收尾工作,他們說當天已經運出去了幾千斤小龍蝦。

小龍蝦市場的火爆已經不是新鮮事了,記者發現,鐵山鎮的小龍蝦養殖有別於傳統的養殖塘模式,他們是稻蝦生態養殖。

“最開始養殖小龍蝦,我們也是採用精養塘的模式,養殖的小龍蝦每年只能出一到兩季,達不到預期的效益,產值也比較低。後來,關注到湖北江蘇一帶,均採用稻田養蝦,養殖的技術比較成熟,養殖環境比較環保生態,於是決定轉變養殖模式。”合作社的負責人何曉花告訴記者,“小龍蝦種苗在川渝地區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和空白,市場空間大。而且,在外地運回的蝦苗由於時間長、路途遠,存活率低。加上我們有專門的育苗人才,為了增加效益,就把種蝦和成蝦同時養、同時賣。”

在霖騰養殖專業合作社,專人專幹。這裡有專業的育苗技術人才,負責蝦苗的培育,還有負責銷售的營銷人才,負責線上推廣和線下服務。他們出售成蝦,也出售種蝦,這些小龍蝦不僅被買到周邊的終端店,還遠銷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除了賣蝦,合作社還提供技術服務,只要是在合作社買的種蝦,在養殖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提供技術指導,沒有銷路的合作社還包銷。他們有自己的推廣網站,有自己的客戶,口碑做好了,合作社的銷路也打開了,前來買蝦的人絡繹不絕,前來學習技術的人也接連不斷。截至目前,加盟該合作社的養殖戶已經有上百家。

合作社2018年成立時的養殖規模為300畝,今年又在高龍村流轉了500畝土地,養殖規模已經達到了800畝。記者瞭解到,稻蝦養殖的模式一年能夠出三季,產值要比精養塘高出很多,經濟效益與之相比要翻一番。這些稻田每畝每年的產蝦量在800斤左右,市場價在25到30元之間。

稻田養蝦,不僅合作社賺錢了,周圍的村民也增加了收入來源。平常十多人長期在合作社工作,遇到“蝦”忙時,需要二三十個人。在這裡打工,每人每天有100元的收入。高龍村的村民何值華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記者:“在這裡打工非常方便,不僅可以照顧家庭,每年還能多掙一兩萬塊錢。”

合作社還發揮出了帶動效果,在鐵山鎮,很多村民靠養蝦致富,養殖規模在100畝以上的已近10家。目前,全鎮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已經達到4000畝。

談到合作社的發展,何曉花有很詳細的規劃,她說:“下一步,我們將依託養殖場和引導村民把空置的房間和綠色蔬菜利用起來,發展鄉村旅遊,大家共同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