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满堂灌”了!高效语文课堂需要老师这么讲……

转自: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老师,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小学语文教材一个学期有40篇左右的课文,中高年级每周的语文课除了要教完课文,还要教习作、古诗,开展课外阅读,进行单元练习。

如果一篇课文用两节课教完,这点课时远远不够。即便赶着进度教完,教学效果也不好。因为那只是匆匆讲完课文,学生了解的只是一个一个故事。时间一久,连故事都会忘记。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今天,就让名师朱煜带你学习——单元整合教学!

别再“满堂灌”了!高效语文课堂需要老师这么讲…… | 名师领读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5个原则

01

领会课标,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课标,了解各年段的教学要求,然后遵循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才能确定恰当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

比如在四年级,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当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律有了深入思考后,就会明白,靠一天两天的教学,学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能力。利用单元整合教学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有些孩子掌握了,但有些孩子可能依然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再依据那些没学会的孩子的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学会。

02

基于教材,梳理语文知识能力

有的同行在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提出用一个月教完教材,剩下三个月自主读课外书。他们认为教材有不足,而且只读教材无法达到应有的阅读量,多读课外书则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学好语文。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关键是“教”。教到位了,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课内与课外是有区别的。课外的事不能放到课内来解决。课内时间有限,承载不了太多的目标。

03

突出重点,系统把握年段要求

小学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并不多,而且常常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比如复述,在三年级,叫详细复述;在四年级,叫简单复述;在五六年级,叫创造性复述。不同的名称有着不一样的内涵。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都不一样。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时,就要系统地把握好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年段中的要求,突出重点,不拔高,不滞后,适切地教。

04

依据目标,多样组合单元内容

梳理出单元目标之后,要思考教材中该单元的课文能否支撑单元目标顺利达成。如果能,就要思考按照怎样的顺序教学是最有效的。如果不能,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课外选文来替换。单元教学内容的组合应是多样的。组合时只有一个要求——有利于单元目标的达成。

05

精心拓展,辅助教材高于教材

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时,拓展教学内容,增加课外选文是很常见的。课外文章的入选标准是,文章内容与表达形式都应该与该单元中其他文章有所关联,或延伸,或提高,或并列,或互文。拓展的选文最好能提供课文中没有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有较宽的阅读面和良好的教学设计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