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會裝備殲-31嗎?

利刃觀察眼


殲31飛機代號是“鶻鷹”,該機問世後,一直備受關注。如果是殲20飛機是雪中送炭,那麼殲31就有錦上添花的感覺。正是這兩款隱形飛機的問世,讓我國成為世界上除美國外,唯一設計出兩款隱形機的國家。但殲31出來這麼久了,至今還沒有正式服役,從之前的1.0版本,到現在的2.0版本,它依然處於試驗和研究狀態。由此可見,它短時間內不可能列裝空軍。

殲31飛機的設計理念同“威龍”殲20差別很大,威龍是重型戰機,注重遠航程,高隱身,強大制空能力。而鶻鷹是一款中型戰機,身板要比威龍小一些,走的路線是傳統設計思路,沒有采用鴨翼佈局。同時由於它機身偏小,因此載彈量和載油量有十分有限,在綜合戰力上不如威龍。

鶻鷹也有亮點,這款飛機本身偏方型,不同於威龍的長型,因此它更適合在室內機庫存放,能提升有限空間的停機效率。如果鶻鷹能夠登上航母,載機數量會超過威龍,從數量上提升航母艦載機的戰力。

但鶻鷹也有弱點,最大短板就是發動機。根據一些報道來看,鶻鷹用的發動機不是大推力的,這會影響它的機動性發揮。如果它遇到綜合性能較強的隱形飛機,可能會落下風,難以滿足實戰的高標準要求。

我們結合當下的情況看,鶻鷹還有不少改進的餘地。首先它要增加載油量,擴大作戰半徑,實現這個目標後,才有機會獲得訂單。然後是改良發動機,增加載彈量,提高飛機的“衝勁”。經過了大改動後,鶻鷹既有突出的優點,也有高端機沒有的小巧優勢。到時候,鶻鷹或許就會得到青睞,正式獲得軍用戰機身份。


兵說


不會,要相信軍方不會白痴到那個地步。

首先,目前沒有殲31這個型號,無論某些沈飛黨怎麼帶節奏,目前為止這款飛機都沒有成為軍隊型號,仍然是航空工業沈飛自籌資金搞的一個廠家項目,主要目的是打造一款用於出口的外貿四代機,項目代號FC31(以下簡稱為31,這款飛機的總設計師孫聰在央視《開講了》節目就是用31這個簡稱,也沒敢用殲31),這一點無論如何要說清楚。


其次,與大部分胡說八道相反的是,31這款飛機並不是沈飛方面用於四代機競標的方案,競標方案是一款與蘇30SM相似、加強了隱身性能的三翼面佈局。

這款三翼面佈局的飛機(代號雪鵠)才是沈飛的四代機方案,由於整體設計跑偏,敗的比較徹底,所以沈飛方面一直沒有聲張,大部分軍迷對這個飛機不太熟悉。

31(代號鶻鷹是)沈飛在輸掉我國的四代機項目競標後為了保持先進戰機的研發能力、在未來的戰機技術發展中不掉隊,自籌資金上的一個技術驗證項目,主要目的是通個這個項目獲得戰機隱身設計、先進機體結構、先進製造技術等一系列未來戰機的關鍵技術。對於沈飛這種不甘沉淪、自我加壓的積極態度,值得廣大軍迷為它點贊。雖然沈飛近年來的表現不如成飛,但是一個充滿競爭力的沈飛對於保證我國航工工業健康、持續發展和國防建設的意義非常重大。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

沈飛在抄襲多年蘇霍伊後,效果越來越差,名聲越來越臭,於是痛定思痛,決定換個思路,看看抄襲洛馬有沒有出路。筆者開個玩笑,沈飛黨不要當真。

其實,筆者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筆者在頭條上寫了幾個關於質疑31的問答,閱讀量都非常慘淡,筆者甚至懷疑沈飛是不是頭條的股東,或者支付過封口費之類的。雖然是句玩笑,但是讀者看看頭條上多少開口閉口“殲31”的文章,閱讀量與其胡說八道的程度呈正比。筆者既不是有內幕消息的“權威人士”,也不是下筆千言的軍媒大佬,但是實在看不慣某些人胡說八道,所以即便知道本文慘淡的下場,但是還是要說幾句,供讀者們參考。

在所有挺31的文章中,都在提支撐31這款飛機轉正的三個理由:與殲20進行搭配、高於殲20的效費比以及作為艦載機的優勢。筆者的文章主要圍繞以上這3點展開。

1、關於31與殲20的搭配問題。

很多軍迷把31這款飛機與美國的F35相提並論,認為美帝有的我們一定也要有。但是,這種思路沒有釐清31和F35之間在定位上的區別。F35項目的名稱叫“聯合攻擊機”,英文是JIONT STRIKE FIGHTER,簡稱JSF,從名稱上就能開出來,這是一款主要以對面打擊為主的攻擊機,基本上就是“三分制空、七分對地”。美國拉盟友開發這麼一款飛機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頂級四代機F22在研製之初沒有過多考慮對地打擊,造成F22雖然制空能力獨步天下,但是較短的航程和尺寸較淺的內部彈倉不能掛載大噸位對地打擊彈藥,而且航電系統上為對地打擊考慮較少。正是由於F22對地打擊效果不理想,美國方面開發了F35與F22進行任務搭配。F35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航程(作戰半徑超過1200公里,相比之下F22在740公里左右)和大噸位彈藥內部掛載能力(F35使用機身彈倉可以掛載兩枚1噸級的彈藥,相比之下F22只能掛載兩枚500公斤級的)。

F35使用內部彈倉掛載2枚907公斤的JDAM試飛照片,這是F35的立身之本。正是因為大航程和大載彈量的要求,使得F35機身粗壯、肥厚,得到一個“肥電”的綽號。F35成為胖子,並不是美國在戰機研製領域出現重大失誤,而是人家為了達到飛機主要設計指標作出的權衡、取捨。部分中國軍迷不明就裡跟著瞎起鬨,實在不可取。實際上,隨著F35機隊在今年升級到BLOCK 3.1,解鎖了9G過載量的F35在公開演示時體現出的機動能力讓人歎為觀止,有興趣的軍迷可以到網上搜搜相關視頻。

所以,美國F22+F35的任務搭配是美國自身裝備體系的特殊之處,放在中國不一定適合。尤其是我國在殲20研製時充分參考借鑑F22的得失,在保證J20頂級隱身性能和制空能力的基礎上,又具備了較遠的航程和尺寸較大的內部彈倉,在航電系統和任務系統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對地打擊的要求,本身就具備了執行F22+F35的任務基礎。

殲20較大的機體、較大的機腹主彈倉、精妙的格鬥彈倉設計、先進的航電構架,充分體現了“後發優勢”這四個字。

說回31這款飛機,以目前的原型機佈局來看,還是一款突出制空性能的多用途四代機,偏平的機身使得其基本不具備F35那樣的航程和彈藥掛載能力,還是主打製空作戰能力。畢竟,作為一款外貿機,潛在的買家都是更看重四代機的制空能力,而這些買家並不執念美帝那樣對地打擊能力。31的總設計師在央視《開講了》節目上也說31具備超越F35的空戰能力。

從31現在的佈局來看,還是以確保制空性能優先,對於這款飛機的當下市場定位來說,毫無疑問是非常合理的。使用2臺直徑較小的中推,可以使得機身相對偏平,為31獲得超過F35的飛行性能提供了氣動基礎。

但是,以31目前的情況來看,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制空性能超過殲20,畢竟是一款氣動佈局中規中矩、發動機水平不值一提的中型機。無論是制空還是對地,31都差殲20一截,所以,31不存在與殲20搭配的空間。即便考慮對地打擊,正在大量製造的殲16和殲10C也能勝任,幹嘛多此一舉花那麼多錢研製一款上下不靠的飛機呢?

2、關於31這款飛機的效費比。

關於31這款飛機的效費比是力挺這款飛機的軍迷另一個重大理由。這個觀點認為像殲20這樣的頂級四代重型機價格昂貴,我國軍費有效,不可能大規模裝備。31這樣的中型機價格相對便宜,可以大量生產,提高四代機數量優勢。

這種觀點乍一看挺有道理,實際上狗屁不通,因為這種觀點的假設條件不成立,而且還遺漏了一條重要的因素。

首先,中型機與重型機相比,不一定那麼便宜,因為戰機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機體結構在總造價中所佔的比重已經非常低,現在構成飛機造價的大頭是研發、測試費用以及航電系統。打個比方,捷達和勞斯萊斯這兩種車價格差了一百倍,但是材料用量的差距也就是2倍上下。

由於現代戰機越來越複雜,研發費用都是天文數字,目前西方戰機的研發費用都是百億美元起步。鉅額的研發費用攤到每一架飛機身上,都是成本的大頭。而且航電系統越來越精密,造價也越來越貴,研發、測試和航電系統佔飛機的總造價已經超過80%飛機,所以個頭較小省出的那點材料費用已經不是很明顯。典型的例子就是陣風,這款設計精妙的三代半中型機目前在市場上的價格與F15SA這樣的三代半重型機基本上沒有差異。有人說為什麼F35的單價比F22差那麼多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F35高到3000多架的生產量產生了規模效益,F22造價高昂的一個原因就是生產數量太低(187架量產型),如果能按最早的計劃生產750架,F22的價格肯定會更低。

關於中型機在性能和造價方面的窘境,軍迷大佬晨楓有個概念,叫“中型機陷阱”,大意就是中型機在載荷航程性能上跌進單發輕型機的低位,而造價上卻躍入雙發雙發重型機的高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這篇文章。31的造價在絕對值上會低於殲20,但是考慮到31與殲20在性能上的差距,所謂的效費比就值得懷疑了。有位大佬在問答中說換裝渦扇10B、放大機體後31的造價在3.5億元,我覺的這個大哥不是傻就是壞。因為根據央視權威報道,殲15的造價是4億元,裝備昂貴四代航電、使用昂貴隱身材料的四代機竟然比三代機還便宜0.5億元,看來沈飛真的不一般。

由於我國對軍事裝備嚴格的保密制度,戰機造價這樣的數據很難取得,像殲15造價4億元這樣的數據曝光還是官方的無心插柳,廣大軍迷們才管中窺豹。按照美國公佈的戰機採購價格,我們可以大體估算一下31的造價。根據美國海軍最新的軍機採購方案,2019年財年以19億美元採購24架超級大黃蜂,11億美元採購9架F35C,三代機與四代機的價格只比為1:1.54。以殲15的價格為基礎,參考這個比值,31的價格大約在6億元人民幣,與軍迷估計的殲20每架1億美元的造價差不了多少,所以31並不比殲20便宜多少。

而且,筆者前文說過,在評價31效費比的時候,支持31的軍迷遺漏了一個重大因素:那就是31這款飛機發展成一個成熟型號還需要投入的鉅額研製費用。目前31這款飛機的完成度很低,甚至連原型機都算不上,基本就是技術驗證機向原型機過渡階段,技術狀態上與成飛第一架2001號原型機差不多。

根據公開信息,31目前有2架飛機投入試飛,其中2號機較1號機做出了較大修改,完成度相對提高了一些,尤其是在氣動和隱身設計上。但是,2號機的完成度也不算高,雖然預留了接口,但是航電系統基本沒裝,還是以驗證整體佈局為主。而且,2號機隱身細節也非常不到位,有哪位軍迷朋友見過掛載龍勃透鏡的31?

所以,現在的31這款飛機離成為一款成熟、完善的四代機還遠著呢。參考F22、F35和殲20的研製過程,31還需要投入6-8架原型機、5年的研製時間、超過10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才能成功。至於這個100億美元是咋來的,筆者是參考韓國KF-X項目預計的160億美元研發費用而來。與其多花100億美元研發一種各方面都不如殲20的中型機,幹嘛不把這寶貴的100億美元用來多采購100架殲20?

3、31成為艦載機的可能性。

關於我國第四代艦載機的選型可能是軍迷圈最具爭議的話題,更由於成飛、沈飛之爭而格外激烈,甚至上升到地域攻擊(筆者反對一切形式的地域黑)。近期甚至有傳言沈飛方面以31為基礎贏得了海四代競標。當然,現在官方沒有就此事曝出任何消息,所以大家可以吵,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力挺31上艦的那些人,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殲20作為一款陸基戰鬥機,需要作出重大修改才能上艦。這些人的言外之意就是31是款艦載機,不用做重大修改。對於這些人,我就問一個問題:作為一款艦載機的31,它的著艦阻攔鉤在哪?

前文說過,31這款飛機是沈飛為了獲得未來戰機研製經驗的技術驗證項目,並且以此為基礎打造一款外貿四代機,並不是一個艦載機研製項目。沈飛固然在殲15上積累了一定的艦載機研製經驗,但是這不意味著31就是一款合格的艦載機,更不意味著沈飛一定能拿下海四代的項目。

31目前還是使用一體型的副翼,不滿足提高著艦性能的操作要求。大家可以看看F35C為了上艦,與F35A相比做了哪些改動。

筆者堅定的認為我國未來海四代不應該用31這樣上下不靠的中型機方案,未來我國航母四代機還是要走重型機方案,這樣才能獲得抗衡強敵、甚至實現超越的性能基礎。如果海四代選型在殲20和31之間,毫無疑問殲20是更合適的方案。

當然,海四代的競爭不是必然在殲20和31展開,沒準廠家都拿出了嶄新的方案,畢竟航母艦載機還是有其特殊性的,在陸基飛機上改進不一定是最優的技術路線,這要看軍方對性能和造價的平衡和取捨。沈飛憑藉這幾年在31和殲16、殲15項目上的磨礪,有可能拿出一個很優秀的方案拿下海四代項目,但是一定不是31這樣的FC。

總之,以31目前這個樣子,它不可能獲得軍方認可。當然,31如果好好打磨,作為一款外貿機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票手裡有錢但是買不到F35的國家。雖然包括研製廠家在內的很多力量都在為31造勢,但是31轉正的事兒目前還只是存在於一些軍事寫手的一廂情願裡。央視4套的一些節目也曾為31這款飛機造勢,甚至還用了“殲31”的字眼。但是這些軍事專家們的套路總結下來就是這樣:

海軍專家:31是款好飛機,空軍可以採購與殲20搭檔;

空軍專家:31是款好飛機,海軍可以採購當艦載機。

31加油,沈飛加油!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說,現在的FC-31也就是殲-31還是一款驗證機,還在研發過程中,並沒有定型,也還沒有得到軍方的官方代號。現在對於殲-31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殲-31上艦,作為我國第一款第四代艦載機加入海軍航空兵服役,另一種是說殲-31是針對國際市場研發的一款多用隱身戰鬥機,主要用於出口,賺取外匯的機型。其實我覺得,殲-31的最後的歸宿要看最後定型以後得性能,能不能滿足空軍的作戰需求,只有滿足了空軍的作戰需求,才能被空軍採購並裝備。


其實殲-31的研製之路似乎並不是特別順利,從它的歷次亮相來看似乎一直在改進。2012年10月31日殲-31首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戰鬥機原型機的國家。當時的想法是什麼呢?殲-31和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且推出出口型號,而且可以作為取代殲-15的中國第二代艦載機。


但是,事情似乎並不是那麼順利,比殲-31只早一年多首飛的殲-20早已經在2017年經中央電視臺證實加入中國空軍序列,並且高調參加了閱兵式。而殲-31則依然處於驗證機的階段,一直在改進試飛,連解放軍的正式代號都還沒有得到,似乎離服役還遙遙無期。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殲-31一直在進步的,現在已知的殲-31戰鬥機已經是有了兩個版本,網上稱之為1.0和2.0版本,還有一個是什麼3.0版本具體信息我也不是特別瞭解。殲-31近年來的名聲其實一直不太好,被噴的一無是處,前段時間我甚至還看到過殲-31研發失敗的假消息。但是我個人覺得,軍方不是傻X,如果這麼殲-31真的這麼不濟,那麼也不會投入這麼多心血讓沈飛一直堅持。


目前我國的主力戰鬥機主要由三代機和三代半戰鬥機組成,按照世界空軍發展進程和我國空軍的發展戰略來看,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是要以四代機為主力的。目前我國已經服役的四代機只有一款重型戰鬥機殲-20,但是一個國家的空軍不可能僅僅由重型戰鬥機組成。我覺得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空軍第四代戰鬥機發展之路基本上是在借鑑美國的發展方式。將來的中國空軍肯定是重型戰鬥機和多用途中型戰機還有輕型戰機高低搭配。

所以目前的中國還需要一款多用途的隱身戰鬥機,我相信沈飛會不負眾望,交出讓空軍滿意殲-31戰鬥機。雖然說是作為出口型進行研發,但是我覺得最主要肯定是服役於中國空軍,保衛中國的領空。就殲-31目前的參數還無法判斷是否可以上航母,但是我相信,只要殲-31能夠成功,那一定會加入解放軍。到時候是加入空軍還是加入海軍,就要看它的具體參數了。


赤焰噠噠噠


這是一個大家很關心的問題,雖然提出來很久了,但是仍然可以討論,畢竟關係到我國國防事業未來的發展。那麼殲-31到底能不能在我國擁有一席之地呢?那我們就看看這個所謂的“殲-31”會花落誰家?

首先要明確一下,所謂的“殲-31”戰機,只不過是沈飛為其起的一個名字,叫31001號,大家就都喜歡稱“殲-31”而實際上沈飛稱FC-31。並不是我國軍方正式承認的稱號。FC的型號在我國是出口的型號,也就是說,沈飛在研製的殲-31戰機主要方向是為了向國外用戶推銷和出口。在獲得一定技術成熟度以後,再轉而進行內銷。沈飛走的,類似於K-8和L-15教練機的方式。


L-15教練機已經成為了我國航母飛行員的搖籃

雖然我國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唯一同時研製兩款五代戰機的國家。殲-31戰機作為我國繼殲-20後的第二款隱身戰機,被很多網友寄予了厚望。希望成為我國無論海軍還是空軍進行大批量裝備的第一成本戰機,當然,我們的沈飛也是有這樣的考慮。那麼,我們就先看看空軍是否會願意接收?再看看海軍是否會有這樣的需求?
美國三軍通用F-35A/B/C


隱身戰機

空軍,首先應該確認我國的周邊戰略環境壓力巨大。那麼要奪取周邊環境的戰略制空權,我們所面臨的對手都是世界頂尖的高手。顯然,作為殲-31這樣的中型戰機,無論在作戰能力還是作戰航程,都不符合我國應對周邊環境壓力的需求。但是卻在低成本上值得考慮的。可是對於戰爭而言,有的時候成本只能是次要方面。

而且,我國空軍已經擁有殲-20重型隱身戰機。作為作為我國空軍的主力,其優秀的作戰性能,和作戰能力都符合我國空軍的要求。那麼空軍對於解決防空壓力自然要首選殲-20戰機。在隱身戰機成本高昂,資源相對有限的前提下,那麼我們必然要首先保證殲-20戰機優先裝備。



那麼對於殲-31而言,目前我國空軍不是特別急需。當我們的殲-20戰機達到一定的服役數量,徹底解決我國所面臨的防空壓力之後,為了降低相關的成本需求和防空需求,我國空軍才有可能會採購一定數量的成熟型的殲-31戰機。而目前的空軍暫時對殲-31的需求不大。


海軍,對於海軍而言,一直處於空軍的後面,很多戰機型號,基本都是優先保證空軍,我們的海軍一直處於二等需求之上。隨著我們海洋戰略的深入,海軍航空兵的短板逐漸的顯露出來。海軍急需為航母艦隊提供空中掩護的作戰飛機。

雖然我們擁有了殲15艦載戰鬥機,但是殲15艦載戰鬥機並非是世界主流發展的隱身艦載戰鬥機。那麼我國海軍未來的航空母艦編隊必然要裝備一款隱身艦載戰鬥機。由於殲15艦載戰鬥機的先天不足,根本無法改裝成隱身艦載戰鬥機。那麼海軍就需要一款專業設計的隱身艦載戰鬥機。


殲-15艦載重型戰鬥機

那麼作為殲-31戰機能否成為海軍的主力戰機呢?沈飛在2012年就首飛了殲-31戰機,但是前期基本上是瞄準了出口的市場,但是市場反應並不是十分熱烈。並且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殲-31戰機所配備的俄製RD-93發動機的黑煙讓人們擔心他的發動機問題。
殲-31戰機1.0版本的詬病發動機


隨後沈飛有推出來了殲-31戰機的2.0版本,確實在氣動外形上做了很大的改觀,而且將發動機也已經更換了國產型號(具體不詳)。同樣沈飛在進行試飛改進。而最近的消息是沈飛的3.0版的殲-31已經研製成功,並且很有可能就是我國未來的海軍艦載機。

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測是源於我們的央視CCTV-7採訪我們的艦載機飛行員,其身後的辦公桌上的一架模型飛機。預示著我國未來的艦載機就是該模型。其整體外形與我國現有的作戰飛機都不同,而唯一相像的就是殲-31戰機的2.0版本。



那麼海軍需要的艦載隱身戰鬥機,殲-31戰機的2.0版本顯然無法滿足要求,海軍艦載機的特殊設計。那麼既然都已經推出了3.0版本,很有可能的殲-31戰機的3.0版本才是真的艦載隱身戰機。畢竟沈飛擁有研製殲-15戰機的先天優勢,和成熟的技術,這十分有利於殲-31戰機的海軍艦載改進。


從模型的相關圖片看,未來的海軍艦載機應該與殲-31戰機的3.0版本密切相關,但是還沒有官方消息可以確認。在央視在採訪我國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時稱,“我國未來的 下一代艦載機將在2020年前後問世”。根據相關的信息彙總,那麼3.0版本的殲-31戰機很可能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艦載機。
疑似殲-31的3.0版本已經進行了機體放大

所以回到問題的之初上來,淡然小司認為殲-31戰機短時間內我們的空軍沒有這樣的需求。因而殲-31戰機不會短時間內大量裝備空軍。但是我們海軍有著巨大的隱身艦載戰鬥機的需求,而殲-31戰機花落海軍是可能性非常大的。希望我們海軍快速成為世界一流海軍!!!


淡然小司


空軍是否會裝備殲31,取決於戰場需要,而不是人的意志。殲31的性能如果滿足我空軍的作戰需求,空軍必然會裝備。很多人斬釘截鐵的說“不會”,只能說這些人要麼是盲目自信,要麼就是人云亦云。很多人還列出了一大堆殲31的數據,實在是可笑,殲31還沒有定型,哪來的真實數據?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能說是:空軍暫時還不會裝備殲31,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殲31還沒有最終定型,仍處於“試驗品”狀態。殲31屬於雙發中型第四代(我軍方標準)多用途戰鬥機,根據發展的趨勢來說,殲31如果能夠成熟,裝備空軍是完全可以預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空軍現在裝備的殲10系列,屬於三代、三代半中型多用途戰鬥機,這些戰機早晚會被四代戰機替換。全指望著殲20及其改進型來替換它們?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空軍只有重型戰鬥機。



殲31目前已知的就有1.0版和2.0版兩個版本,誰來說說那些數據是哪個版本的?2.0版已經試飛,它的參數在哪?目前有消息稱,3.0版本的殲31也已經出來了,哪位大神再來說說3.0版的數據?拿一款尚未定型戰機的數據來貶低這款戰機,這水平也真是讓人不敢恭維。殲20驗證機用的是俄羅斯AL—31F(三姨夫)發動機,現在用的是渦扇10B,將來用的是渦扇15,這三個版本的殲20性能參數,能用最初的驗證機版?顯然是不能。


現在噴殲31的人恰恰就是這麼做的,僅憑1.0版殲31參展的數據,就把它一棒子打死。嘿嘿,按這種思維邏輯,殲20就不應該服役。武器裝備的發展可不是靠噴出來的,也不是靠吹出來的,那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就像當年的殲10一樣,殲10剛剛出來的時候,問題一大堆,性能不足,飛機也沒少摔。如果是像那些噴子說沈飛的“搞不好就別搞,併入成飛得了”,那麼成飛早就應該被併入沈飛了,敢問這些大神:還哪來現在的殲10C,哪來現在的成飛,哪來的殲20?

還好,軍方並沒有像這些噴子那麼白痴,不僅殲10發展成熟了,成飛還研製出了殲20。武器裝備的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指望著一款裝備剛出來就能超越這個、落下那個,一口吃成胖子,不怕噎死嗎?所以,沒必要貶低沈飛,也沒必要吹捧成飛,正確的看待問題:兩者就是中航的左右手,哪個都為我國防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成飛也好,沈飛也罷,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國的空域才越來越安全,我國的空軍才越來越強大。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即便是殲31最後研製失敗,我國還會有第二款中型多用途隱身戰鬥機,這是戰鬥機發展的必然趨勢。殲20再怎麼厲害,也不是萬能的,更不可能成為戰鬥機中的唯一。殲20設計總師楊偉曾公開表示,將把殲20發展成一個系列,但這可不代表著殲20會成為“萬能鑰匙”。殲15的設計總師曾說過:2020年前後,下一代艦載機就會問世。如果殲31能夠上艦,那麼我空軍裝備殲31也就指日可待了。



儒道之主


基本上板上釘釘的事不會的。

FC-31無論是吹的多厲害,但還是逃不過沈飛的黑光環。

有點黑沈飛了吧。

其實,沈飛的地位挺尷尬的,飛機仿製廠。仿製的飛機基本上都裝備部隊了。但是如果是沈飛自己設計的飛機到現在還沒有一架裝備部隊。


國家指定了將某些俄羅斯的戰鬥機引進進來,放到沈飛就是讓沈飛去加工生產的。如果沈飛自己“設計”的飛機,基本上空軍海軍還真的都看不上。

後來沈飛呢就仿製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外戰機,但是國家依舊還是看不上啊。

很多人都說FC-31就是仿製的山寨F-22,沒錯,沈飛就是以F-22為藍本設計的FC-31。但很多人還不知道沈飛還推出過殲-13呢吧?

來殲-13的圖:

這貨是直接立足於當時空軍的技術愣仿出來一架F-16!


國家也有國家的難處啊,如果讓戰機的飛行員開著仿製的飛機上戰場,遇到了人家原廠的正牌貨,己方飛行員的士氣大受打擊不戰而潰啊。

和拎著500塊錢的香奈兒2.55包的概念一樣,出席高端宴會帶假包被認出來以後可就別在圈子裡混了,道理都是一樣的。


開出去會被人家嘲笑的戰機——國家能拉下臉來裝備嗎?不能吧?


殲-13沈飛沒有鬧明白,但到了FC-31沈飛為啥還不明白呢?


……


好了,W君不皮了,正經說說FC-31為啥不會裝備吧。


首先這個FC-31沒有國家立項,是沈飛自己的研製項目。和軍方的要求不完全匹配。這是最致命的問題所在。


其次FC-31在研製過程中借鑑了國外的常規佈局方案,但說實話,F-22的方案沈飛並沒有真正吃透,FC-31的性能不溫不火,很難達到新一代戰機的指標。


最後,FC-31定位的是一箇中型戰鬥機,但目前空軍裝備的飛機主要以重型遠程飛機為主,輕型戰鬥機中殲-10還能再戰10年,這段時間也沒有富裕的經費購買FC-31。


FC-31的最好命運就是外銷,但很多國家看中的是F-35,沈飛的FC-31在F-35面前除了價格之外並沒有什麼競爭力。如果價格敏感的國家選中國飛機實際上更多的是選殲-7。殲-7並不老,而且價格實惠的很。第三世界國家買家可是很多很多的。FC-31又很難擠佔殲-7的市場份額。


附一個殲-7現在服役的國家圖吧,殲-7才真是我們的外銷戰機的冠軍

FC-31要做到這點很難。畢竟第三世界國家很難能自行維護一架複雜的隱身飛機。


軍武數據庫


此前筆者已有幾個有關殲31的答題,剛接觸這個題目,舊於已有多位解答,本不願參予,但看過幾位大家的答案,又覺得有必要摻和摻和,談幾點與幾位大師不盡相同的觀點。

一. 殲31必然裝備人民空軍!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軍事裝備的進步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我們周邊及世界各地四代(俄稱五代機)戰機的裝備逐漸普及,這是末來空軍裝備發展的方向。三代機必將被四代機取代,這是自然規律。

二.殲31裝備空軍並非為了高低搭配,而是費效比的需求。

殲20固然實力強悍,足可獨步天下,但做為一款高端戰機它的造價當然不菲,至少約六億多人民幣,所以不能全部以它包打天下!這如一家工廠的工人隊伍,不可能全部高級技工。高級技工只能做關鍵節點部位工作。而大量的普通工位還是適應普通技工的操作。


殲20在空軍目標任務是通過對敵方高價值關鍵目標的毀傷來遂行破網行動,也就是專家們所稱的一根針破一張網。其餘大量的面狀任務還得由主體的大量低端戰機來完成,這就是高端為骨幹,較低配的大機群為主體的空軍發展戰略。這並非要著意追求所謂高低搭配,而是著眼於裝備乃至戰爭的費效比,中國當今經濟形勢固然很好,但這不代表可以任性!



來面對較低對手,我們不會腦殘到必須以三代機對三代機的中世紀武士決鬥,而不知借鑑戰國時代的田忌賽馬!

殲31必竟是我國自己現成的四代機,國家和空軍無論如何也不會因為某些人不知基於何種原因而對沈飛的成見而棄之不用,非要退而求次—用三代機取而代之。放著四代機對三代機的吊打而不用,偏要靠我們的飛行員用生命去和敵人拚刺刀和玩命。而且不去考慮大批四代機的威脅,難道還得讓我們的飛行員被吊打嗎?回到朝鮮戰爭初期的那種態勢?

三. 關於雙發的造價。

我們的殲轟7也是雙發,殲11系列還是雙發,不同的是殲31最終配裝太行10B還是峨眉15。太行10B雖然性能比RD93強大的多,但其並非跨代的,推力矢量噴口的峨眉15,推重比達到十以上的發動機,比之三代機發動機只是性能改進,其造價提高有限,遠達不到因增加一臺發動機就使其整機造價提高到與F35相當了,不知哪來的數據?難道一慣以性價比著稱的中航工業的生產成本,一夜之間變成了搶錢的強盜?此前媒體曾有過專業的測算,裝配太行10B發動機的殲31造價應在3.5億人民幣左右一架;而殲11B也達2.5億;左右而裝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殲20造價應在6.5億以下,與美國的F35A相當,這就是這些戰機的價格差別。由此看來,空軍裝備殲31的性價比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四.至於認為殲31裝備兩臺發動機會使其載油量下降,其作戰半徑在1000公里左右,而無法與殲20搭配作戰。

這是首先曲解了它與殲20高低搭配意義,再把這高低搭配的使用方式,搞褥錯到離譜的為高低搭配而搭配的外行的闡述。所謂的高低搭配是指打什麼仗用什麼裝備,不能對付那些三代機用一半殲20搭配一半殲31;某些戰場的對地支援也用殲20與殲31對半開;而對付那些四代機當然更要殲20帶著一半殲31;對敵方關鍵節點的高價值目標就必須殲20,試問中國空軍近二千架戰機的裝備量,需要一千架殲20?,美軍每年6000億美元左右的軍費僅僅裝備了180多架F22,中國不足2000億美元的軍費拿一半去裝備殲
20?誰那麼任性?

五. 是否成為艦載機?因這方面已經超出了題主的問題,本來不應在此贅述,但既然有人提到了末來我國003艦載機不會上艦,應該是殲20搭配飛鯊作為003舷母的載編隊。筆者就簡單闡述一下個人觀點:


①. 要讓殲20上艦

,其機體的強度度結構必須做出很大改變,這對一款以隱身為關鍵性能的四代戰機來說將是脫胎換骨的改變,極易破壞其隱身性能,並非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前起落加強一下,再加個尾鉤那麼簡單。因為殲20的設計定位就是面對空軍而研發,與艦載機天差地別,讓殲20上艦,幾乎等於從零開始,重新研製一款殲20,類似於殲11參照蘇33再研發殲15。



而殲31則是沈飛立項目標就是艦載機,加之其生產殲15的經驗,大概連一位現場技工都明白艦載機的結構特點,可以說殲31根本就是一款四代艦載機,它的研發進度也正是為了適應中國彈射型航母的誕生。

二至於說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殲20用不了幾架,搭配些殲15就讓一艘航母滿編,首先就會使殲20H單價無法分攤,居高不下,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讓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的殲20帶著一群三代飛鯊去與敵爭奪海上制空權,豈不是畫蛇添足?有意義嗎?


鐵嶺鋒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裝備的可能性很小。

殲-31官方的叫法是FC-31,通常被軍迷朋友們稱之為“殲-31”。該機是沈飛研製的一款單發雙座中型第五代戰鬥機。該機採用常規氣動佈局,配備了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可被探測性將低,生存能力較高。

FC-31總的來說還是款相當不錯的戰機,但是裝備空軍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這一個中型機陷阱問題。

所謂中型機陷阱,就是指雙發中型戰鬥機在性能上依然與重型戰鬥機存在顯著差距,但在成本上則很接近重型戰鬥機,喪失了中型戰鬥機的優勢。以米格-29為例,即使在蘇聯時期,該機的生產成本也相當於蘇-27的80%,在作戰性能特別是航程上被後者甩掉五條街。如果不是因為米高揚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把蘇-27和米格-29強行捆綁為高低搭配戰鬥機,估計蘇聯空軍一架也不想要。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向蘇聯求購先進戰鬥機時,就堅定拒絕了俄方推薦的米格-29戰機。現在事實證明對我國這樣國土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只有蘇-27這樣的重型戰鬥機才能滿足空軍的作戰需求。

而對於我國空軍來說,現階段的殲-10系列輕型戰鬥機已足夠作戰使用,無需浪費寶貴的軍費來採購中型五代機。對於我國海軍來說,艦載戰鬥機由於數量需求不大,即使全裝備殲-20艦載型,在攤薄了陸基型研製費用後總成本也不會比全裝備FC-31艦載型高多少,但作戰性能卻具有質的飛躍。因此裝備FC-31的幾率很小。


歷史救生圈


根據報道FC31並不是軍方認可的項目,沈飛在五代重殲項目競爭失敗後,為維持核心團隊的技術研發能力,(研發製造商傳統老大哥的榮譽,軍方重視,領導的面子和國家撥款)利用已掌握和預研的技術,結合空軍潛在需求,自行推出的五代中型殲擊機項目(降級版重殲)。目的是爭取空軍低檔版新興殲擊機並出口。是否裝備空軍這要從幾方面說起:

一:性能是否符合軍方對新一代殲擊機的需求。國家戰略指導思想決定空軍的戰術需求進而決定裝備性能。如果殲31完全滿足空軍對低檔機的性能要求,具備正面對抗F35並備在防禦空戰中威脅F22的能力,裝備的可能性會很大。雖然具備這樣的性能價格會很高,但對於高技術兵種空軍來說價格問題從來都不是決定性的,目前我國也不很缺錢。如果再具有適度的多用途能力,較強的隱身性能,價格公道,裝備自然不是問題。根據目前報道來看殲31 2.0版機身大改、換推、增航程、強化隱身感知和多用途能力,應該是得到軍方認可。畢竟兩種五代機養起來雖然貴一些,但對軍方是好事。一定數量的殲31部署於前線機場,配合重殲,將會極大增強空軍戰力,近一段時期是多事之秋,殲20生產數量和速度有限,且受制於大推的研發,性能難達到預期。面對廣袤國土和急需擴大的機群規模,性能適合的生力軍殲31是空軍的有力補充。

二:重要子裝備如研發中的中推發動機是否能按時間節點保質交付。目前看來新中推在沒落戶貴航發的牽頭下,進度是相當不錯,性能不差,已裝機試飛且進展順利。如能儘快交付且性能達到原準機F414的性能。將極大提升殲31性能,助力其加入空軍序列,貴航發也能籍此躍龍門成為國內航發新貴。目前看來,貴航發憋足了勁衝擊,航發集團也給人給錢大力支持,前景看好。

三:沈飛團隊能否把握時間窗口,儘快把紙面設計性能轉化為實際戰力。從歷史看老大哥沈飛在新機研發中的確有些裹足不前,也不靠譜,還喜歡幹些狗屁倒槽的事。如殲八的研發、競爭三代機敗落、競爭五代重殲敗落等等,可能跟東北人專研不足、喜歡拉小圈子(跟當年中航一、二集團內部利益分配矛盾)、有些假大空的性格有關。目前來看,沈飛在新機研製中壓力(殲15改、殲11改、殲16,要不怎麼叫沈霍伊)也很大,都是頂樑柱的三代重殲改。但五代重殲競爭失敗後看來壓力山大,有了危機感,老總都發了狠話,牛皮哄哄的601所也被搞得灰頭土臉,面子丟大了總要找回來嘛。現在殲31 2.0版有些銷聲匿跡,符合軍方新研武器的保密傳統,估計是進入了重要的研發整合階段,畢竟除發動機外,航電、飛控等其他重要的子系統都是成熟的,也有整個經驗,如果殲31不是沈飛放的空炮,整合要比殲20進度快一些。

四:國內維持研發團隊和競爭性提高的需求。戰機研發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強有力的研發團隊長時間努力。目前我國兩大殲擊機研發生產廠商沈飛和成飛實力最強。如果沈飛不再進行四代機研製生產工作,將出現某種程度的斷檔,一家獨大的成飛事實壟斷五代殲擊機的生產改進,某些技術竅門可能成為獨家秘訣,但在以後的二十年中是否能保持以往的高水準誰也說不準,於佈局不利,也會影響下一步六代機的研製生產。所以沈飛團隊在全盤佈局中很重要。這也是決定殲31是否入列空軍的重要參考點,平衡成飛在空軍對五代機的事實壟斷。

綜上:天時、地利、人和,加之需求決定市場,殲31入列的可能性很大,但能否入伍,還在各大佬們的錘子之下!


星空126696516


中國有裝備殲31的需要,無論是當做一個和殲20“高底搭配”的中型隱形戰機,還是作為中國第一款隱形艦載機,殲31都有存在的價值。但至於最終是否裝備殲31,則得看空軍的態度和殲31的研發進度。

圖為殲31隱形戰機

目前來看,殲31雖然說是中國第二款隱形戰機,但很多方面都還不達標。目前殲31只製造了2架驗證機,而且試飛實驗也不像當初殲20那般密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進展情況。迄今,殲31向外界做出最大尺度的公開就是珠海航展時的飛行表演,那次試飛雖然算是公開亮相,但效果卻並不理想。發動機噴口濃濃的黑煙曾被吐槽一時,另外從其公開的性能指標來看,它跟世界上另外一款中型隱形戰機F-35有很大的差距,基本處於被壓制狀態。因此,殲31被人看衰並不意外,甚至被認為只是一款披著四代機外衣的三代機而已。


圖為殲31飛行時濃煙滾滾,說明發動機性能不好

殲31目前確實面臨窘境。一方面,並未有權威消息能夠證實殲31已經得到軍方編號,將作為中國下一代中型戰機或者隱形艦載機。得不到正式編號,就代表殲31只是中航工業內部的產物,純粹企業自發研製,沒有來自軍方的資金和擔保。另一方面,殲31雖然積極進軍外貿市場,且避開跟F-35直接競爭,主要瞄準第三世界國家的換裝需求。但研發進度,售價和穩定性是很大考驗,即使不談價格,也沒有國家經受得起漫無邊際的等待。


圖為F-35(左)和殲31對比圖
。目前F-35已經生產超過300架

客觀來說,殲31是很有前景的一款機型。殲31立項之初就定位中型隱形戰機,給人一種要跟殲20形成高低搭配的感覺,就像F-22和F35一樣,是未來隱形時代的標配;另外,中國目前艦載機使用的是殲15,屬於非隱形戰機,中國未來迫切需要一款隱形艦載機,最好也能像F35B一樣擁有垂直起降能力,這將極大提升航母的打擊能力。殲31很適合改進為隱形艦載機,所以在之前傳出殲31將盡全力爭取中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機的名額時,被許多人看好。但究竟確定是殲31,還是研發殲20艦載型,亦或是重新研發一款隱形艦載機,目前尚未有定論。


圖為艦載型殲20想象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