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禮(隨筆)

客家婚禮(隨筆)

客家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結婚被譽為人生三大事件之一,自然不能馬虎了事。雖然現代社會是新時代新作風了,很多老規矩也刪繁就簡了,但還是有些地方風俗是不能刪除的,必須做好。在城市裡結婚也許會省了很多麻煩的事兒,但在農村,做得還是蠻講究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結婚此等大事,在我們客家人眼裡,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絕不是單純的領個紅色本子這麼簡單的。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現在,我就用文字,來說說我們客家人的婚禮文化.我來自農村,就以我所知道的農村婚禮文化禮儀等,簡單扼要地介紹一下。

結婚前夕,新郎新娘必須用柚子葉泡水洗澡洗頭,寓意是:乾乾淨淨做大人了。然後,在零時後,挑個好時辰,煮三碗湯圓奉神,並請村裡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幫忙梳頭,客家話稱為:上頭,這也不是簡單的梳頭,得順著頭髮,從前額梳到腦後,梳九遍,不能多也不能少。梳一遍老人就唸一句話,一梳梳到白髮齊眉,二梳梳到兒孫滿地,三梳梳到富貴榮華,四梳梳到什麼……等等.梳完九遍後,新人吃掉一碗湯圓,寓意從此生活圓圓滿滿。特別說明,這個禮節是同一時辰,新娘新郎分別在各自的家中進行的。

婚禮當天,新娘必須裡外一新,舊的首飾全部摘下,戴上新的。無論梳了怎麼漂亮的髮型,都必須在頭髮裡夾上九尺的紅色絨線繩,寓意:紅頭花尺,天長地久。穿上嫁衣後,一定要在肩上斜搭一條花紅(紅色的布條或碎花紅布),寓意婚後日子紅紅火火,無論穿婚紗還是旗袍,腰間必須要別上一支穿著紅線的針,寓意是:紅線引鳳歸,開枝散葉來。新郎來迎親時,新娘得由哥哥輩的親人撐著傘,頭頂舉著個米篩,上面有米,紅豆,花生之類的東西,然後,在出門口時,撐傘的人把米往屋裡灑三把,屋外灑三把,寓意是婚後要照顧婆家也要照顧孃家。最重要的一點,新娘子出孃家門後,只能一直走向新郎,不能回頭看。寓意是婚後生活幸福長久,不會因吵架而回孃家。

新郎迎親隊到了新娘家,女方送嫁的姐妹往往會要求新郎唱歌,以前是山歌對唱,現在改唱流行歌了。然後,叫九遍新娘的名字才能把新娘接走的。一路上,新娘要提前盤算好,一共有多少座橋樑,準備多少紅包帶在身上,因為在回婆家的途中,每過一座橋,就得往窗口外的橋下扔一個紅包,寓意是結婚路,只走一次。我感覺這個跟小說裡的要經此路過,留下買路錢,差不多的。在進婆家門時,婆婆與妯娌等會躲起來,不與新娘直接碰面的,寓意是婚後相互之間不會吵架。這個應該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吧了,因為我看到很多都不靈的。

婚宴開始時,本來新郎與新娘要給每位來賓敬酒敬茶,送喜糖喜餅的,已婚的來賓喝了後,就送一個紅包,未婚的不用。現在的人怕麻煩,新人一起端著酒與茶一桌敬一下就算了事了。酒足飯飽後就到晚上了,隆重的鬧洞房就開始了。我們客家話叫做“玩新娘”,因這玩純粹是針對新娘的,與新郎無關,但也不能幫新娘。玩得可是花樣百出,在此就沒法一一介紹了。總之是百般刁難,但新娘子是不能發脾氣,只能憑自己的智勇雙全闖關。玩到凌晨時,才放鞭炮,送入新房。

婚後第一天,新娘必須起個大早,要做的事太多了。要拜天地,拜祖先,客家話叫:拜堂。給新公公新婆婆敬茶,接著依次是同房的長輩,村裡幫忙的人們。然後,還得挽起衣袖,在同村人準備好的一大鍋洗碗水裡,撈出九個硬幣,九枚針。寓意是撈銀,客家話硬幣叫銀子,還有勤撈與勤勞同音。忙完這一切,就與新郎還有婆家安排的七八個人一起回孃家了,俗稱回門。特別注意的是,新女婿回門,是結婚當天,岳父專門寫請帖,叫送嫁的人送到新郎家的,正經八門地邀請的,上款是女婿的名字,落款是岳父的名字,內容大致請吃飯喝酒之類的。如果岳父母不喜歡這個女婿的,就不會寫請帖,新人就不用回門了。

劈劈啪啪地敲字這麼久,總算簡單地把客家婚禮介紹得差不多了,希望看官們對客家婚禮有所瞭解。而我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客家女子,從小受客家文化的薰陶與感染,也希望這種傳統的文化,能在日新月異的新社會中,得以傳承,代代相傳,衍衍生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