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自2018年11月5日,中國在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佈將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以來,科創板建設進程變得越來越快。繼2019年1月23日發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後基本完成科創板的頂層設計,3月1日證監會及上交所發佈科創板“2+6”正式文件,科創板上市企業IPO受理工作同步開啟。截至4月19日,已有89家企業獲得了科創板上市的“考試資格”。

科創板建設時間點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數據來源:證監會,上交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一、科創板是什麼?

科創板是什麼?科創板俗稱“四新板”,是專為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板塊。整體來看,科創板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持續監管制度、退市制度。


1.上市制度

上市制度主要包括上市審核、發行承銷等方面內容。其中科創板與以往所有板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上市審核過程採用了註冊制。這是我國證券發行審核制度以來從政府實質性審核向全面註冊制過渡的重要嘗試。


科創板註冊制審核流程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數據來源:證監會,上交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2.交易制度

科創板的交易制度主要集中在投資者適當性標準、交易機制、股份減持等方面。在投資者適當性標準方面,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的門檻要高於創業板但低於新三板。在交易機制方面,在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的基礎上,引入“盤後固定價格交易”的交易方式,即競價交易階段,漲跌幅限制由10%放寬至20%,同時科創板新股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在股份減持方面,在公司盈利的情況下,科創板上市公司股份減持相關正式規定與現行板塊規定大致相同,只是僅對核心技術人員減持的節奏進行了限制。


股市不同板塊投資門檻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3.持續監管制度

科創板強化了保薦機構的責任。具體表現為保薦機構要延長其持續督導期,細化對於上市公司重大異常情況的督導和信息披露責任,增加履職保障機制,定期出具並披露持續督導跟蹤報告等。


4.退市制度

科創板在退市制度方面設定了4種退市類型,如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交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規範類強制退市。退市制度重點聚焦存在重大違法行為與主業“空心化”的兩類目標公司,退市安排集中在標準、程序和執行三個方面設定。


二、科創板與創業板的同與不同

科創板主要是為了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比2009年創業板推行之初,科創板與創業板存在著同與不同的現象。


1.行業分佈

科創板與創業板的行業分佈類似。首批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共28家,且行業較多分佈於醫藥(6 家)、電氣設備(3 家)、計算機(3 家)、機械(3 家)和通信(3 家)等成長行業。截止29日,科創板已受理的公司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公司最多,佔10家,其次是專用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


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行業分佈(左)

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行業分佈(右)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2.首發估值

2009年創業板推出的時候,A股市場新股發行採取市場化定價模式,創業板首批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倍,同期中小板指39倍,在市場熱炒下,發行市盈率出現了快速抬升現象,在2010年1月上市個股發行市盈率高達84.1倍,直到2012年新股發行平均PE才回歸到30-40倍的正常水平,創業板綜合指數的整體表現開始轉暖。結合A股歷史打新傳統來看,新股資源初期供應的稀缺性將會導致二級市場炒作。而且機構投資者在科創板詢價和配售機制下,為了提高獲配概率,也會盡可能確保自己的報價落在發行價之上或者發行區間下限之上。因此,科創板推出之初,首批公司發行市盈率將預計如同創業板那樣在前期熱炒下出現快速抬升,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修復逐漸迴歸理性。


2009-2012與2014年以來A股發行定價和上市後漲幅對比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3.募資規模

科創板前期的募資規模比創業板前期募資規模大。創業板首發28家公司,平均募資規模為5個億。而目前科創板已受理的28家公司的平均募資規模為9.5億,是當時創業板首發公司募資規模的近兩倍。


4.市場的流動性

創業板推出初期對市場流動性有一定的衝擊但並不明顯。當時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募資總額共145億,僅佔A股全市場總市值的0.06%,佔2009年底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的0.54%,即使是募資規模最大的2010年(963億),也僅佔到當年底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的3.82%。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首發日,總交易額220億,佔全市場交易金額的11.1%,次日開始,總交易額在50億左右,佔全市場的1.8%,隨後市場流動性逐步迴歸常態。考慮到科創板上市後前5日無漲跌幅限制,第6日開始20%漲跌幅限制,加上科創板的募資規模與熱度效應的存在,預計對短期市場的流動性衝擊會比以往創業板上市對A股的流動性衝擊還要大。


創業板每年募資總額佔公募資產比重(左)

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日均交易量佔全市場比重(右)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三、目前投資科創板的渠道

既然科創板上市初期有著誘人的投資機會,那麼我們該如何投資科創板呢?依目前來看,投資科創板的渠道主要有兩種方式:開通科創板+參與科創板基金投資。


1.開通科創板

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申請權限,二是“參與證券交易達到24個月以上”。上面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參與科創板基金投資

由於直接投資科創板的門檻較高,另一種比較折中的方法就是投資科創板基金。2019年4月22日,證監會正式下發首批科創板基金批文,有七家基金公司獲批。這七家基金公司分別是南方科技創新混合、華夏科技創新混合、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工銀瑞信科技創新混合(封閉3年)、富國科技創新混合、匯添富科技創新混合。其中,最新消息顯示華夏科技創新混合將於4月29日正式開始募集,且限額為10億元發售。


獲批重要基金髮售公司分佈

科創板漸行漸近,賺錢機會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