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雷鋐,字貫一,號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閩省寧化城關人。雷從小聰明好學,刻苦用功,學業上進,十七歲補縣學生,肄業於鰲峰書院,深受老師蔡世遠的器重。

雷鋐雍正元年(1723年)中舉,雍正十ー年(1733年)進土及第,殿試第一。朱軾認為雷鋐“踐履篤實,才識明通”,推薦為庶吉士。館師方苞讚許雷鋐能成為天下第一流人物。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乾隆皇帝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皇帝崩逝。八月,二十五歲的弘曆登帝位,是為高宗,年號乾隆。九月,乾隆剛登皇帝位就廣選人才,諭令內閣“國家用人、行政兩者並重,而政事必得人而理,則先務尤在人オ”。他令“在京官員學士以下,三品京堂以上,各將平日深知灼見之人,品行端方而才可辦事者,不拘品級資格,或現任職官或放廢閒員,俱準據實保舉,密封奏聞,候朕酌量選用”。

乾隆元年(1736年),根據大臣們的推薦,雷鋐被乾隆皇帝授為翰林院編修。乾隆九年(1744年),又被召到上書房擔任日講起居注。之後,又被任命為浙江提督學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欽封為太子太傅,擔任時為太子、後為嘉慶皇帝的愛新覺羅顒琰的老師。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雷鋐由於受朱程理學思想影響,致力於忠君報國,以天下為已任。他特別推崇劉宗周、黃道周等人的學問、人品氣節,並視其為楷模。因此,雷鋐一生為官公正廉潔,剛正不阿。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帝下詔責備禦史諫官等多是為沽名釣譽而提意見。針對皇上的指責,雷鋐上書奏對。他認為,作為臣下,當然不可藉機謀私、求名計利。但皇上既然聲稱樂意聽取下面的直言,就不該計較言事者的動機,更不應橫加指責。雷鋐又勸乾降要信任忠良有才幹的人,除去阿諛奉承之輩;不要從事無益的遊幸,增加國家負擔;不要沉溺於無益的玩樂而妨害政務。乾隆看了雷鋐的奏章,大加讚賞,當即表示說:“雷鋐此奏,朕嘉納之。”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雷家精美磚雕

乾隆統治期間,雖有“康乾盛世”之說,但由於西部邊疆少數民族的叛亂,戰事不斷;江淮之間水旱災害頻繁。乾隆二十年(1755年)浙江杭州、嘉興等地發生嚴重饑荒,地方官府不敢上報。時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雷鋐,即寫信給浙江巡撫周人驥,勸他將災情如實向皇上呈報。巡撫為保自己的烏紗帽,仍隱情不報。於是,雷鋐直接奏明皇上,乾隆即命雷鋐到杭、嘉兩地籌糧賑災,並緩徵官糧,使兩地饑民及時得以賑濟,民困得以緩解。雷鋐因而深受杭、嘉兩地人民擁戴。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雷鋐請假回鄉養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母喪操勞過度染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餘保雲編著《客家祖地石壁叢書——寧化掌故》。

劉善群,《寧化縣誌》卷三十五《人物》。

錢宗範,《乾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客家祖地歷史人物掌故:雷鋐與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