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朱允炆上位,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有點命運使然的味道。在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的時候,就開始積極地佈局繼承者的事。為了確保大明江山的穩固,他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立自己的長子朱標為太子,是未來大明的合法繼承人。並且為了給朱標掌國鋪路,朱元璋又分封朱家子弟為王以輔佐皇室,又誅殺功勳大臣以防權臣亂國,可謂煞費苦心。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但是天不遂人願,朱標英年早逝,這著實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朱元璋痛心疾首。當時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可謂是雄才大略,並且他還有著極高的軍事才華,在朝廷中尤其是武將中具有很高的聲望,像極了年輕時的朱元璋。另一方面,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繼承了父親溫文爾雅、寬仁大量的性格,在朝中也很得人心。想必當時朱元璋內心也無數次做過抉擇,最終為了王朝的利益考慮,選擇了跟他很不像的朱允炆繼承帝位。筆者認為朱元璋此舉無非基於兩點考慮,一是晚年的朱元璋意識到自己殺伐之氣過重,而繼承者不能像自己一樣,這一點上朱允炆更適合做一個守成之君。另一方面朱元璋是一位法制精神很重的人,他希望確立萬世不易的法,以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子孫爭奪帝位的情況。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朱允炆繼承帝位之後,做的事情也確實表明了他是一位具有極高儒者精神的皇帝。首先他改革法制,將朱元璋時期《大誥》中的一些嚴苛法律都予以了修改和重編,形成了新的《大明律》。此外他還特別注重民生,減輕了前朝某些過重的稅賦,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減輕了江南地區過於繁重的土地稅。他還注意選拔人才,任用當時非常有聲望的儒家名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為心腹,積極推行儒家的仁政。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很多人就不解了,這樣一位賢明仁德的皇帝,為何會落得個失國身死的下場呢?那是因為朱允炆在幾件最為關鍵的事情上,出了昏招,其中首當其衝的就屬削藩事件。歷史上漢景帝削七國和康熙帝削三藩都成功了,為何獨獨建文帝削藩就失敗了呢?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首先就是對於削藩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一味地相信藩王會屈從於朝廷的壓力,而對戰爭的可能性錯下判斷。

其次缺少削藩方略,急於求成。對於威脅性最大的燕王朱棣不首先採取削藩措施,卻先去處理無關緊要的周、齊、湘等藩王,不僅堅定了朱棣造反的意志,還給了他準備的時間。

三是在選拔戰將上的失當,可能由於朱元璋殺了太多的得力戰將,導致朱允炆手上的能征善戰的武將選擇不多,將軍隊交到李景隆這個草包的手裡,最終葬送了整個大明軍隊。

四是朱允炆一貫的仁德作風,在和平時期還好,在戰時就成了原罪。在戰局正酣之時,他卻下令“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結果導致朱棣多次死裡逃生。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最後則是從另一方面考慮了,要知道朱棣本來就是個老城的統帥,他的軍事能力是久經考驗的,最關鍵的一點他還是徐達的女婿,徐達雖然已經去世,但是在軍中的威望和人脈還是無人可及的。朱棣所在的北京也遠離明朝的政治中心南京,使得朱棣可以不直接面對朝廷的兵鋒,進行充足的準備。此外朱棣本人在反叛之前也蟄伏了許久,他甚至裝病裝瘋,以減輕朝廷的疑慮,遣返了他在南京為質的三個兒子,歷史學家也多次談及朱允炆遣返質子的這個決定,認為這是其最無可救藥的一大昏招。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最終在燕王打響的“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一敗塗地,就是他最信任的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打開了南京城門,不戰而降。後來關於朱允炆的下落就成為了歷史的一大謎題,朱棣說他在皇宮中自焚而死,他當然要這麼說了,不然不就顯得朱棣得國不正了。也有歷史學家多方研究,認為朱允炆在城破之時喬裝逃離,經福建出海到達今天的越南。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敗給自己的叔叔朱棣?

建文帝的遭遇是為廣大士大夫精英和人民群眾所同情的,以至於清朝乾隆皇帝在1736年決定恢復朱允炆的合法地位,便是這種情緒最好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