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祕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的一生總共有4個時期,分別是返青期、孕穗期、灌漿期、成熟期,全國各個地方因為氣候等原因導致這個四個時期所處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對於冬小麥而言,返青期大概在2月份的中下旬,孕穗期大概在4月中旬,灌漿期在5月上旬,成熟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而小麥的灌漿期對於生長的收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個時期是小麥麥粒產量最終形成的時期,麥粒的千粒重如何,全看小麥灌漿期的施肥、灌漿及病蟲害防治了!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進入揚花灌漿期後,新陳代謝旺盛,對水、肥的需求量加大,要做到合理統籌水肥,但是,小麥揚花期儘量不要施藥,以免影響小麥授粉、結實。要做好病蟲害預防,像小麥的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等病害以及蚜蟲、麥圓蜘蛛、吸漿蟲等蟲害。保根護葉,增強葉片功能,預防早衰,能夠增強光合作用和營養物質的積累,增強小麥抗逆能力,促進揚花授粉,提高結實率,增加有效穗粒數,補充營養,促進灌漿鼓粒,提高千粒重,優化品質,為產量形成打下基礎。

適時澆好灌漿水,酌情追肥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一,是對於地力水平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麥田,可只澆水不追肥;

二,是對於有脫肥現象的麥田,要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5~10公斤;

三,是群體偏大,生長過旺,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儘量不澆灌漿水,否則一旦出現倒伏,產量將會降低更多,風險更大;

四,是澆水前一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以免引起倒伏;

五,是灌漿期澆水要做到小水輕澆,由於灌漿後期土壤水分過多,會導致有機物質過多滯留在莖稈中,產量降低,所以灌漿後期就不要澆水了。

小麥在灌漿期對磷鉀肥的需求量比較高,而小麥生長後期根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施肥方式上主要採取葉面追肥的方法施灌漿肥,這個時候施磷鉀肥主要是增加麥粒的重量、健壯麥稈抗倒伏。磷鉀肥可以考慮磷酸二氫鉀,每畝150到200克為宜。

小麥灌漿期如何打藥?

小麥灌漿期用藥也很重要,特別是小麥的赤黴病,這個是所有小麥品種都無法抵抗的病害,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麥蚜和小麥白粉病、鏽病及葉枯病等的防治。小麥病害防治上需要做好一噴三防工作,抓住4月20日到5月10日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堅持見花打藥,逢下雨再不噴一次藥物的防治原則,常用藥物有:咪鮮胺、戊唑醇、多菌靈等;用藥時間以上午十點以前,下午四點以後施藥為宜。

科學防病治蟲

主要蟲害:蚜蟲、吸漿蟲、麥蜘蛛等,接下來,我們就說一說小麥蟲害的具體防治方法。

小麥蚜蟲

蚜蟲是農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種類多,發生代數多,繁殖快,危害重。它吸食作物汁液,植株被害後衰弱枯萎,且蚜蟲還可傳播植物的多種病毒,誘發農作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損失。蚜蟲抗藥性越來越強,所以令農民會更頭疼,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專防治抗性蚜蟲的配方,供大家參考。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2019年蚜蟲爆發條件

2019年受暖冬影響、前期乾旱,溫度較高為蚜蟲大爆發提供條件,據相關植保部門預測,越冬蚜蟲卵基數較往年達3-4倍以上。因此建議廣大農戶做好蚜蟲提前預防工作。

2019年蚜蟲預測

2019年相關植保部門預測北方桃樹種植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遼寧、山東等桃樹桃蚜在落花期有大爆發跡象,若防治不當將會出現世代重疊或嫩梢嚴重卷葉問題,嚴重時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樹勢減弱,分泌的蜜露容易感染雜菌引發病害,嚴重引起桃樹大量落葉和樹體死亡。2018年新疆棉花蚜蟲呈區域爆發狀況,造成大量減產,2019年新疆棉花蚜蟲依然呈現偏重發生態勢。西瓜蚜蟲2019年將在我國黃淮海區域偏重發生。

一、為害症狀

蚜蟲俗稱膩蟲,屬於同翅目害蟲,主要以成蟲、若蟲密集在蔬菜幼苗、嫩葉、莖和近地面的葉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花容減色,嚴重時植株萎蔫死亡。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這麼多的蚜蟲,蔬菜很難正常生長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這棵蔬菜的生長點幾乎都被蚜蟲“佔領”,十分恐怖

二、高效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在耕作制度上,儘量實行輪作、避免連作。在前一茬蔬菜收穫後,要及時翻耕曬壟,清除田間雜物,以減少蚜蟲源。蚜蟲喜食碳水化合物,在蔬菜栽培過程中,要多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儘量少用化肥,尤其不能一次性施肥過多,避免蔬菜葉片過於濃綠和徒長。如果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驟增,蚜蟲就會在短時間內暴發成災。

2.天敵治蚜。蚜蟲的天敵種類很多,主要有七星瓢蟲、異色瓢蟲、草蛤、食蚜蠅及蚜真菌,注意保護這些有益的天敵並加以利用,即可消滅大量蚜蟲,將蚜蟲的種群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大面積為害的數量之內。當田間蚜蟲不多而天敵有一定數量時,不要施用農藥,以免傷害天敵、破壞生態平衡。當蚜蟲為害達到防治指標需要用藥時,也應在植株的受害部位用藥,如植株的生長點、嫩葉、幼莖、葉背等,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保護天敵。

3.黃板誘蚜。有翅成蚜對黃色、橙黃色有較強的趨性,生產中可製作15釐米×20釐米大小的黃色紙板,並在紙板上塗一層10號機油或治蚜常用的農藥,將黃紙板插或掛在蔬菜行間與蔬菜頂端持平。機油黃板誘滿蚜蟲後要及時更換,藥物黃板可使蚜蟲觸藥即死。

4.銀灰膜避蚜。蚜蟲對銀灰色有較強的規避性,可在田間掛一些銀灰色塑料條或用銀灰色地膜覆蓋蔬菜。

5.尿洗合劑滅蚜。將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製成尿洗合劑,均勻、細緻地噴於葉片正反兩面,每畝噴藥液60公斤,連噴2~3次。噴施尿洗合劑不僅對蔬菜蚜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葉面施肥促生長的功效。但尿洗合劑要現配現用,以防尿素揮發失效。

6.植物滅蚜。(1)菸草磨成細粉,加少量石灰粉撒施;(2)辣椒或野蒿加水浸泡一晝夜,過濾後噴灑;(3)蓖麻葉粉碎後撒施,或與水按1∶2浸泡後煮10分鐘,過濾噴灑;(4)桃葉浸於水中一晝夜,加入少量生石灰,過濾後噴灑。

7.植物驅蚜。如韭菜揮發的氣味對蚜蟲有驅避作用,所以將韭菜與其他蔬菜搭配種植,可降低蚜蟲的密度,減輕蚜蟲對蔬菜的為害程度。

8.豬膽液滅蚜。在10%的豬膽液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或洗衣粉,直接噴施於受蚜蟲、菜青蟲危害的蔬菜植株上,能有效殺滅害蟲。稀釋後的液體可保持10~12天不失效。

9.石灰粉滅蚜。將石灰粉撒在有蚜蟲的菜葉上,蚜蟲很快會被殺死。

以上幾種方法,使用一次,基本都可以保證整個生長季節不受蚜蟲危害,同時還能有效防治病毒病的發生,大家不妨一試。

推薦幾個針對抗性蚜蟲的配方

1、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並且持效期長。能有效防治對菸鹼類、菊酯類,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產生抗性的吸汁類害蟲。對蚜蟲特效。

2、40%氟啶蟲胺腈·乙基多殺菌素水分散粒劑:具有內吸傳導和滲透作用,也就是能做到傳說中的正打反死。對水稻褐飛蝨同樣有效。防治對象包括蚜蟲、粉蝨和介殼蟲等。噴藥後20分鐘即可死蟲,持效期長達20天以上。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3、20%氟啶蟲胺腈·吡蚜酮: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具有觸殺、內吸作用。在植物體內既能在木質部輸導也能在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作葉面噴霧,也可用於土壤處理。

4、2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除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還具有很好的神經毒劑和快速拒食作用。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取食吸入帶有氟啶蟲酰胺的植物汁液後,會被迅速阻止吸汁,1小時之內完全沒有排洩物出現,最終因飢餓而死亡。

5、46%氟啶·啶蟲脒水分散粒劑:由於其作用機理與常規殺蟲劑不同,所以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及擬除蟲菊酯類產生抗性的蚜蟲有特效。持效期可達20天以上。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6、40%氟啶蟲酰胺·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用於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後迅速被內吸,並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蝨、葉蟬、粉蝨等有良好的防效。

7、氟啶蟲酰胺·呋蟲胺可分散有懸浮劑,具有觸殺、胃毒、和根部內吸性強、速效高、持效期長4-8周(理論持效性43天)、殺蟲譜廣等特點,且對刺吸口器害蟲有優異防效。

小麥吸漿蟲

吸漿蟲是小麥的毀滅性害蟲,以幼蟲為害小麥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漿液,造成癟粒而減產。一般情況下,雨水充沛、氣溫適宜常引起該蟲大發生。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小麥吸漿蟲是小麥生長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害蟲,由於它的蟲體非常小,很容易被農民朋友忽視。但吸漿蟲一旦爆發,對小麥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因此農民朋友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2019年4月17號,我們記者針對於此,做了一期有關吸漿蟲防治的報道。其中包括小麥吸漿蟲發生規律,小麥吸漿蟲防治方法,注意事項等一年收成就看這幾天!已到此蟲防控的最後關口,小心顆粒無收!

小麥吸漿蟲防治方法

在小麥孕穗到抽穗初期,早晨或傍晚捕獲10頭成蟲,或手扒麥壟發現有成蟲在飛,或10塊粘板累計1頭成蟲時,即可安排穗期防治。

抽穗70%~齊穗期/揚花前:使用菊酯類、有機磷和菸鹼類殺蟲劑進行穗期防治,如每畝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或者20%呋蟲胺乳油15mL~20mL,對水30L進行噴霧。

往年減產嚴重的重發區要連續用藥2次,間隔3天。揚花盛期以後不再進行化學防治。

小麥紅蜘蛛

麥紅蜘蛛以成、若蟲吸食麥葉汁液,受害葉上出現細小白點,後麥葉變黃,麥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嚴重的全株乾枯。氣候乾旱時發生較重。

一般來說防治時可與其他病蟲害同時進行,打藥時復配阿維菌素、達蟎靈等殺蟎藥。


【緊急通知】小麥高產有秘訣,灌漿期防治小麥病蟲害應這樣做...

為害症狀

麥蜘蛛主要刺吸小麥汁液,在植株葉片上留下黃白色小斑點,隨後葉片發黃、乾枯,植株表現矮小,嚴重時整株焦枯不能抽穗,甚至枯死,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導致大幅度減產。一般拔節期,麥圓蜘蛛為害較為嚴重,而在孕穗至抽穗期,麥長腿蜘蛛田間蟲量大,為害重。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

與其他作物輪作倒茬,重發生的田塊應避免連作。固定的一麥一豆茬口,麥後耕翻和滅茬有利於消滅越夏卵。春灌時可用竹竿振落成蟲落水淹死。

二,澆越冬水

如果麥蜘蛛沒有達到防治指標,就澆越冬水防治。在兩種麥蜘蛛的潛伏期,分別向麥田灌水並在水口攪動流水,使麥蜘蛛遇泥水即被粘附致死。如果在灌水前先用器具掃動麥株,使麥蜘蛛假死落地,隨即放水,效果更好。

三,撒施顆粒劑或毒士

用有效成分5%的3911顆粒劑,每畝1.5公斤;或用3911毒土(75%3911乳油50~75克,加25公斤土)順壟撒施,防治效果達90%以上,而且持效期較長;或用樂果毒土(每畝40%樂果乳油75克加土25公斤)撒到麥壟內,撒後二天防效達88%以上,可兼治兩種麥蜘蛛。

四,藥劑噴霧

防治麥蜘蛛,可用1.8%阿維菌素或蟲蟎克乳油120~150ml/公頃,或40%毒死蜱乳油600~750ml/公頃,或20%滅掃利乳油300~375ml/公頃,加水750kg/公頃噴霧,還可兼治小麥蚜蟲和食葉害蟲。

注意:對於麥田雜草,特別是像野燕麥,大麥及植株較大的雜草,與小麥爭水爭肥,收穫時其種子混入麥子中,影響小麥的商品性,所以一定要除去,但這個時期已不適合化學防治,只能進行人工拔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