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小城曲沃要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4月22日,曲沃縣委、縣政府在太原舉辦“第三屆全域旅遊晉都行——曲沃縣六區四園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月”新聞發佈會。其中,5月9日—11日舉辦的首屆中國·山西曲沃國際蔬菜博覽會(以下簡稱蔬博會)成為本次活動月的重頭戲之一。

曲沃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南端,全縣縣域面積437.9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農村人口就達到了19.6萬。境內耕地面積38萬畝,蔬菜播種面積就有15.02萬畝,蔬菜總產量達60.46萬噸,總產值12.20億元,總純收益8.45億元,蔬菜年人均收入6224元,佔全縣農民人均收入40%。

曲沃縣有汾河、澮河、滏河、黑河、天河,有沸泉、西海溫泉、太子灘等溫泉,豐富的地上、地下水資源,為曲沃農業發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孕育了南林交蓮藕、北董大蒜、裡村鎮葡萄、楊談蘋果等優質農產品。

全國蔬菜重點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設施蔬菜種植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老區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基地、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等9張國字號農業名片為曲沃舉辦蔬博會增加了底氣。

好山好水滋養出清白似玉蒜與藕

從曲沃縣城驅車往東南行駛10公里,紫金山腳下便是該縣第一農業大鄉——北董鄉。道路兩側綠油油的大蒜苗田一望無際,藕農們則忙著在田裡栽種蓮藕。

北董鄉依山傍水,境內有沸泉、龍王池泉噴湧不息,有澮河、天河、沸泉等5座水庫,農田自流灌溉網絡縱橫交錯,阡陌相通,是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地。

河流縱橫,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為大蒜生長提供了先天優勢。因著泉水的澆灌,該鄉生產的大蒜頭大瓣齊,皮薄如紙,清白似玉,黏辣鬱香,營養豐富。2016年,曲沃洋蔥出口韓國。2017年,農業部批准對“北董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當地政府依據地域特色,大力發展大蒜生產,意欲打造“三晉大蒜第一鄉”。北董鄉先後引進了宋城大蒜、富硒大蒜等7個優良品種,均通過無公害認證。目前,北董大蒜種植已擴展到全鄉南下郇、北下郇、南林交、北林交、景明等17個村子,種植大蒜面積3萬餘畝,年產量4.5萬噸。被譽為山西省“大蒜之鄉”。

憑藉著大蒜,北董鄉被農業部評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田成方、樹成網、渠相連、路暢通”,片片綠洲,一派生機。

走進曲沃縣南林交改良大蒜種植專業合作社,年產2000噸優質大蒜醬菜生產線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只有搞深加工,才能掌控市場。”該合作社負責人魏明忠說。

2007年,魏明忠成立合作社。當過兵、開過大車的他帶著村民搞起了大蒜種植。200多名社員,種植大蒜450畝。“今年大蒜價格要比去年高,現在已經是每斤1.5元。”魏明忠告訴記者,合作社的大蒜早已被外地貨商以每畝3500元的價格預訂。“以前掂著大蒜到處找買主,如今外商自動就找上門哩!”魏明忠說,這一切都得益於縣裡的全域旅遊發展。

近年來,北董鄉依託轄區內的山水林和人文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索鄉村旅遊開發,通過“旅遊+農業”“旅遊+生態”“旅遊+交通”,把4萬多畝蔬菜生產基地變成了旅遊景區,增加了採摘體驗園,建成了5個美麗宜居示範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蔬菜種植加工與休閒旅遊業結合,使蔬菜種植加工基地成為遊客採摘、品嚐、體驗、科普基地,增加蔬菜種植加工的疊加效應和旅遊附加值。2018年,北董鄉農業特色和文化旅遊產業產值達6.23億元,直接從業人數上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723元。“政府搞旅遊節給我們帶來很多外地客源。以前我們的蓮藕每斤最多能賣到2元,現在低於5元不賣,春節期間要漲到一斤10元,甚至託關係還不一定能買到。”令魏明忠自豪的,還有當地生產的蓮藕。成立大蒜合作社的第二年,頗有市場眼光的他又成立了南林交龍王池蓮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南林交村東南有一股泉水,《曲沃縣志》稱之為“錦水泉”。相傳,原泉水又細又小,難解村民生計之困,後龍王派青龍和白龍到此掘泉擴水,使水流大增,不僅可繁殖魚蝦,而且能飲水灌溉。村民為此在泉水旁建起一座龍王廟,不時祭祀,故又稱其為“龍王池”。泉水從南向北奔流而下,洩入澮河,在村東沖刷出一條土溝。溝中碧水清澈,土壤肥沃,村民在此種植蓮萊。每到六月,蓮葉碧綠,荷花粉紅,十分好看。冬季來臨,挖出蓮藕,藕皮白如玉,脆嫩香甜,且有獨特清香味,可生吃,可涼拌,可烹炒。據說古晉國時就為宮廷御用食品,也是曲沃人民最喜愛的美味佳餚。“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南林交蓮藕隨著旅遊文化節等系列活動,逐漸被外界所知,併成為農業部的地標保護農產品。

臥泉飛瀑,江山疊翠。好山好水滋養的大蒜和蓮藕,讓曾經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北董人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城鎮整潔、農居亮堂、農民富裕。北董鄉既是曲沃縣鄉村振興的排頭兵,更是新時代曲沃鄉村大發展的縮影,一個以旅帶農、以農促旅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展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實施品牌戰略用標準化撬動市場

蔬菜業是種植業中的高效產業。曲沃縣自然條件適宜,水利條件優越,區位優勢突出,具有做大做強蔬菜產業的獨特條件。

2012年,曲沃縣即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580個蔬菜重點縣之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蔬菜生產正加快向優勢區域集聚。曲沃縣緊盯這一發展態勢,抓住蔬菜產業發展窗口期,以規劃引領、提質增量、強化科教、創新經營、打造品牌為主要措施,加快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堅持“統籌規劃、區域佈局、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分步實施”的原則,實施“幹部扛著目標走,技術跟著服務走,品種跟著訂單走,農戶跟著公司(專業合作社)走”的“公司+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採取“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科技促動、園區帶動、市場驅動”五項措施,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設施蔬菜基地。

高顯汾河灘塗循環農業園區、北董鄉萬畝大蒜精品農業園區、裡村紅提葡萄園區、楊談鄉精品水果園區、太子灘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全縣八大現代農業園區順勢而生。八大園區統一冠以“晉之源”之名,將農產品以“晉沃”牌商標統一進行註冊包裝,並按照發展觀光農業的目標定位,在各園區建設了標誌性建築和特色景觀。這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各農業園區的定位,提升了園區的品位和形象,促進了園區產業發展,還豐富了全縣文化旅遊產業的內容和看點,形成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曲沃模式。

目前,曲沃縣農業初步形成了具有曲沃特色的“糧、果、菜、畜”四大產業。2018年,曲沃縣蔬菜種植面積15.0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3.79萬畝,產量27.38萬噸,產值8.6億元),總產量60.46萬噸,平均畝產量4025公斤,總產值12.20億元。

據介紹,為不斷提升農產品產供銷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推動該縣由農業大縣向品牌大縣轉變,近年來,該縣把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來抓。

一是緊緊圍繞當地名特優農產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經濟優勢。以“晉之源”冠名的“南林交蓮藕”“北董大蒜”“曲沃葡萄”“曲沃麥茬羊肉”先後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其中,“南林交蓮藕”品牌價值已達1.95億元。“黃芪羊肉湯”獲得山西省功能農產品品牌。“南林交蓮藕”和“曲沃麥茬羊肉”獲得臨汾市區域公用品牌。二是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品牌質量和內涵。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在全縣7個鄉鎮均建立了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並配備了農藥殘留檢測儀等設備,不定期開展農產品質量檢測,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加大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力度,對全縣14個生產基地企業配備了農藥殘留檢測儀、電腦等相關設備。

2017年,曲沃縣被省農業廳授予“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同年3月,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單位”。

積極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農藥使用等技術。目前,該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率35%,生物農藥使用量佔到農藥使用總量的40%,化學農藥、肥料使用量連續3年使用量零增長,高效低毒農藥使用量佔80%。實施了2018年部級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通過土壤消毒劑、硒酶菌生物有機肥等綠色環保產品的使用,起到殺菌消毒、改良土壤、降解重金屬等作用,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通過安全縣的創建,曲沃縣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自律意識得到加強,禁用農獸藥使用和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全面杜絕,限用農藥得到有效監管。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100%。

通過開展科技入戶工程,把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直接落實到農民的生產過程中去,引導農民按照標準化生產的要素從事農業生產,用新技術、新手段提升傳統農產品品質。截至目前,該縣“三品”農產品認證品種總量達到31個,認證面積11萬畝。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0個,綠色食品1個。依託農業產業化經營,把農產品品牌建設與開發特色農產品緊密結合起來,以新產品創建新品牌,以名優名牌帶動特色農產品提檔升級。目前,全縣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

隨著標準化技術和綠色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該縣蔬菜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也隨之敲開了海外市場的大門,大蒜出口到了印度尼西亞,洋蔥出口到了韓國,西紅柿、香菇出口到了越南。

按照《曲沃縣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到2020年,該縣將建立起完善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營、品牌化營銷的現代農業新格局。

依託糧食、蔬菜、水果、畜禽等主導產業,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穩定、信譽良好、市場佔有率高的品牌農產品,構建以農產品整體品牌為引領,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到2020年,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比重達60%以上。

延伸產業鏈讓農產品身價倍增

再有半個月,新的北董大蒜將上市,曲沃縣南林交改良大蒜專業合作社的黑蒜加工也將開始。魏明忠說,隨著近幾年大蒜產業的充分發展,其發展空間已十分有限,由於農產品的特殊屬性,其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菜賤傷農”現象屢屢發生,嚴重製約著大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何讓農產品增值,增長儲存時間,最重要的還是把原材料進行深加工,開發出適合本土市場或外部適合銷賣的產品,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去年2月,該合作社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馬了黑蒜加工項目,有效延伸了大蒜的產業鏈條。

黑蒜是用新鮮的生蒜,帶皮放在高溫高溼的發酵箱裡發酵60-90天,讓其自然發酵製成的食品。它保留了生大蒜的原有成分,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一定效果,其味道酸甜,食後無蒜味,不上火,是速效性的保健食品。

一頭蒜由白變黑,改變了曲沃縣種植大蒜只賣“原字號”的歷史。“過去大蒜按噸賣,現在大蒜按頭賣,一頭賣到近10元,每斤黑蒜批發價格40元,每噸的價格高達8萬。”

除了黑蒜,該合作社以大蒜為原料,還加工生產了糖蒜、小米醋泡蒜等一系列產品。“大蒜經過深加工,價格翻了3-10倍。你看這小米醋泡蒜綠綠的,跟翡翠一樣。”

另外,該合作社年產2000噸優質大蒜醬生產線也將於今年9月運行。蒜片、蒜粒、蒜粉、黑蒜汁、黑蒜醬、大蒜油、大蒜醬等大蒜精深加工產品將出爐。一瓣蒜的價值得到充分利用。

隨著農業從規模化發展向高質量邁進,一種從田間地頭直達廚房甚至是餐桌的農業新業態——淨菜在曲沃誕生。“通過對蔬菜初級產品進行集中式挑揀、清洗、切配、包裝,冷藏運輸車配送銷售,為消費者省去了摘、洗、切等準備工序,買回家就可以直接入鍋烹飪,既減少人力,節約水資源,又減少了蔬菜廢棄品對環境的汙染。這種菜更受城市年輕人的青睞。”山西君特食品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員介紹。

相比傳統蔬菜售賣,淨菜省去了清洗、切分等環節,即買即用,大大壓縮了烹飪時間,使曲沃農產品從基地到餐桌24小時保鮮成為現實。

2018年10月,曲沃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為進一步提升曲沃“晉之源”果蔬、“中國黃瓜之鄉”和名優特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該縣決定在“第三屆全域旅遊晉都行——曲沃縣六區四園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月”期間,舉辦首屆“中國·山西曲沃國際蔬菜博覽會”。以“融入‘一帶一路’、擴大合作貿易,提升綠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外商和國內外先進農業設施企業、蔬菜採購商、科研院所,對蔬菜及相關產業的最新科技成果、前沿實用技術、名優稀特品種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和推介。

據介紹,本次展會將緊緊聚焦新、奇、美農耕文化。“我們精心設置了6個主展區,以國家、省、市特別是本縣‘晉之源’優質蔬菜為重點,集中展示各類優質果蔬1000餘種。通過產、供、銷全環節,聲、光、電立體化的展示,再現果蔬標準化生產全過程。同時,還將積極邀請專業採購商、大客戶、龍頭企業參觀洽談並組織召開投資貿易暨項目簽約大會。共同推動蔬菜產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晉之源’蔬菜向優質蔬菜、品牌蔬菜、高端蔬菜邁進。我們將‘農業+文化’理念滲透到展會的各個領域,在6個主展區之外還設立了6個分展區,涉及花卉、食用菌、觀光采摘、生態園林等各個門類。在12大展區內設計製作各類蔬菜文化藝術景觀100餘個,打造獨具菜鄉特色的創意農業,盡顯果菜與文化融合的無限魅力。此外,還將‘一帶一路’沿線的歷史人文和奇珍軼事融入其中,與‘第三屆全域旅遊晉都行——曲沃縣六區四園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月’相呼應,為遊客呈現一場涉古今、通內外的文化盛宴!我相信,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範圍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展範圍最廣的蔬菜博覽會之一,此次蔬博會必將成為展示曲沃文化、提升蔬菜品牌、推動產業轉型、增進合作共贏的一次盛會。”曲沃縣政府副縣長魏波說。

在家門口舉辦如此高規格的蔬博會,樂壞了當地的菜農及經紀人。在全國各地參加過近50次博覽會的魏明忠表示,他將帶著自己公司的人氣產品黑蒜和小米醋泡蒜參展。(圖片由曲沃縣融媒體中心提供)(通訊員王建先 實習生王瑩瑩 王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