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最近一段时间,来宜家购物的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本围挡陈旧的周边工地,已换上规格统一、宣传广告时尚的围挡,顿时感觉“高大上”。

据了解,为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辖区工地及道路扬尘治理管控,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区内所有施工工地进行综合整治,使其呈现出绿色亮丽新形象。

在城东大道高架快速路04标段现场

可以看到,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施工区域围挡全部是满眼绿意,

不远处,

两名环卫工人正用洒水小车清洁围挡。

据该工地项目副经理介绍,

为了树立工地绿色清爽新形象,该标段3.7公里范围内围挡均使用外覆墨绿色假草皮的围挡,并采用拉丝不锈钢压边。

由于施工车辆频繁经过,难免会把围挡弄脏,所以他们每天都有专人对围挡进行清洁。

在围挡对面的绿地内,已经被绿网完整覆盖的小土坡高度统一,土坡下是开挖的临时排水沟,方便积水及时排入雨水管网中。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据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综合整治,对道路两侧堆积的土方整体进行内部倒运、挖机精细找平,路边排水边沟重新深挖护槽、做好护坡;

对工地内部凡是破损的沥青路面全部进行彻底的沥青摊铺维修。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此外,今年春节前,经开区还设置了大型户外LED灯箱21处进行公益宣传,其中最大的一处位于鲲鹏路徐州东站附近,面积为550平方米,另有面积为400平方米的LED灯箱共3处,极好地展现了经开区的城市新形象。

据了解,根据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署要求,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在道路、工地扬尘管控方面均做了一些突破,始终坚持智慧管控创新,科学靶向治理,治理成效斐然。

1

推进智慧渣土管理系统建设。

  • 完成全区105辆新型渣土运输车发动机ECU管控系统设备(芯片)的统一安装,
  • 车辆液压系统能够按照渣土信息管理平台的审批方案,控制车行路线、车速、渣土倾倒等,
  • 实现渣土运输定时、定点、定线路及工地渣土运输量的信息化实时检测,目前正在试运行。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2

实施道路路灯喷淋设施安装。

  • 对鲲鹏路、三八河支路、振兴大道、杨山路等9条道路650杆路灯实施喷淋设施安装,同步积极研发路灯喷淋信息化控制系统。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 严格管控道路违规物料运输,全面禁止过境大型物料车辆在经开区境内通行,提高道路运输安全,减少道路损毁,减轻物料撒漏。
  • 实施全区道路市场化保洁招投标,制订道路机械化保洁方案,按照道路保洁特点对全区130条主次干道(街区)建立“街区人工为主、主次干道机械为主”的保洁模式。
  • 加强道路洒水作业力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区累计冲洗道路用水14.6万余吨。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局今年将全面实施智慧管控创新,进一步加快路灯喷淋信息化控制、餐饮油烟在线监控、道路洗扫保洁及洒水降尘信息化管理、渣土运输、垃圾收运一体化等系统平台的研发,通过强化新型科技手段和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设,

徐州工地大变身,尘土飞扬不再有,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

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道路扬尘治理管控体系,实现技术引领、信息监管的目标,从根本上提高道路扬尘管控水平,为经开区的发展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靓的良好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