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4元!中國平安喊出了自己心裡的“底價”?

中國平安是一隻神奇的股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全A股最大的白馬股,但沒有太多人認為它存在估值溢價空間。這種神奇的悖論,從2017年馬明哲“明確暗示”中國平安估值被低估開始驟然改觀。幾乎所有中國平安的管理層只幹一件事,把中國平安的估值幹上去。 三年以後的今天,中國平安換了新招數,砸下總股本10%的股票回購計劃,誓將市值管理進行到底。這個千年老白馬,估值老大難,能否從此振作?

101.24元!中國平安喊出了自己心裡的“底價”?


中國平安的千億回購計劃,終於有了落地計劃!

4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擬使用不低於50億,不高於100億資金,以不超過101.24元回購A股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回購是中國平安有史以來首次進行股票回購,101.24元的價格,則相當於2007年“6124點牛市”以來的中國平安股價的最高價位。

從公告來看,上述增持計劃的時間跨度為2019年4月29日至2020年4月28日。簡單來說,只要平安的價格低於101.24元,公司就會對中國平安的A股流通股買買買。

作為上述回購行為的背景,2018年10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將回購不高於總股本10%的中國平安股票,至於回購價格,金額,時間長度等要素,當時的中國平安均未公佈。

按照如今中國平安股價計算10%的回購金額,

公司大概要花去1570億進行回購,其相當於整個寶鋼股份的市值。進一步考慮流通股在大額減少後產生的惜籌現象,中國平安真正完成10%的股票回購支付的對價,很可能遠遠高於1570億。

或許是受到了這一消息的刺激,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平安的股價像火箭一樣開始不斷上漲。除了53%的年K線漲幅,更讓人大呼過癮的是中國平安的走勢。周線K線圖上,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平安幾乎沒有任何波折,沒有任何曲率地直線上漲,宛如背後有一個一萬億級的遊資大佬在操盤做局。


101.24元!中國平安喊出了自己心裡的“底價”?


不過,這個操盤人不是別人,正是中國平安自己。

幹市值,一干就是五年


第一次聽到平安為自己估值喊冤,是在五年前。

2014年愚人節,《第一財經日報》發佈了一篇採訪中國平安時任總經理任匯川的報道,後者在為金融科技板塊搖旗吶喊之時,明確表示:“股價和估值都沒能體現出我們良好的業績增長。”

從此之後,中國平安股價一騎絕塵,2014年愚人節前的14.58元(復權價),便再也沒有跌到過。

這五年裡,中國平安的市值管理操作,多到數不清。

2017年3月,2016年度業績發佈會期間,中國平安市值管理最瘋狂的時候。當時中國平安做了有史以來最“花哨”的一版年報,其中加入了很多年報披露並不強制公示的信息。

比如“個人客戶價值”數據——當時中國平安的思路是,一個平安體系的客戶,可以在平安的不同經營主體間進行變現,平安人壽的保險客戶可以在平安證券做交易,可以在平安銀行、陸金所買理財等。

雖然這種“一如平安深似海,銷售電話接到煩”的全家桶式服務一度引起客戶的反感,但中國平安的大BOSS馬明哲不以為然。“這是為了讓專業投資者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平安的價值,讓一般投資者深入淺出地瞭解中國平安的整體表現。”馬明哲在業績發佈會上如是解釋。

“我們很難評價股價,這應該由投資者來判斷”——“傲嬌”的馬明哲不承認自己在唱多自家股票,

卻還多此一舉的列了中國平安的PEG指數低於1(PEG增長模型暗示增長率高於市盈率的狀態下,股票價值被低估),並表示低不低估你們自己看著辦。

也是2017年披露上年年報期間,中國平安搞起了時下最熱的“網絡直播”,還請了喊出嬰兒底,鑽石底,地球底的走穴分析師李大霄客串,力圖簡單直白闡釋平安的價值。


101.24元!中國平安喊出了自己心裡的“底價”?


中國平安CFO姚波,似乎被馬明哲下了估值上漲的KPI。那一年中,比起首席精算師與首席財務官,姚波更像中國平安的首席策略分析師,到處”走穴“宣傳中國平安估值,從科技講到客戶,從投資談到公允價值。

2017年8月,中國平安又一次跨過了萬億市值門檻。但姚波似乎並不滿足。在一份當年他對金融機構路演時呈現的演講PPT中,有這麼樣一頁截圖:這張圖直接將中國平安未來的估值分成技術部分和資本部分,金融科技將成為中國平安超越非線性成長的關鍵要素。雪球大V評價這張圖:平安市值管理做過了,直接把走勢畫出來了。


101.24元!中國平安喊出了自己心裡的“底價”?


從上圖的圖示比例來看,兩相疊加,估摸著十年後中國平安走上四萬億,超越宇宙行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

這次市值管理,最終也以中國平安的完勝告截。中國平安股價從2017年3月的35塊左右,瘋狂上漲到了2018年1月最高81塊。更神奇的是,在監管層打壓遊資,機構持倉抱團的配合下,不僅中國平安漲勢喜人,一批白馬股帶領上證50指數雞犬升天。所有價值投資和偽價值投資者都跑出來,告訴股民,堅持價值,就是勝利。

狼來了?

事不過三,幹市值也是。

2018年3月,即上年年報期間,中國平安的估值已經穩定在了明星非銀分析師趙湘懷預估的1.2萬億水平附近。不過即便是這個數,馬總的臉色依然不太好看。當時,為統一AH跨市場會計準則,中國平安採取了變更會計準則的手法,將中國平安的公允價值從成本計量改為市值計量,從平安大量的體系投資的角度,一旦變更會計準則,大量的公允價值增長就能體現到損益表上,靜態估值也將得到稠化。

而在2017年度業績發佈會上,有記者在向姚波提問估值的問題,姚波言辭之間對去年走勢頗為滿意。不過,姚波話音甫落後,馬明哲立馬搶下話筒說:“作為投資者,看一個公司價值的三個標準,一看行業,二看管理團隊,三看股價;中國保險市場肯定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增長最快、質量最好的市場。管理團隊好不好,由在座各位和投資者進行評價。另一個我就不評價了。”

同時,馬明哲又搬出了上一年PEG這套,言辭之間似乎對估值依然不滿。據說當時馬明哲一席話後,現場竟然出現了投資者叫好的聲音。

兩個月後,中國平安啟動了新一輪員工持股,馬明哲自掏6億腰包購入中國平安二級市場流通股,希望以身作則頂住股價。

不過,這次中國平安並沒有成功。2018年金融去槓桿,股市整體調整幅度較大,胳膊扭不過大腿,中國平安一路從81塊跌到56塊,直到2019年1月,才出現轉折。

如今,平安的市值管理4.0又要來了。

今年3月,就在中國平安回購計劃通過股東大會審議時,美國《華爾街日報》上,竟然出現了一篇名叫《中國平安能獲得像科技公司那樣的高估值》的文章。這種中國企業在外國媒體平臺打廣告的做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紐約時代廣場時不時出現的中國品牌巨幅廣告。

風險更大的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的估值怪相,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一方面,中國平安是機構認可度最高的股票,業績複合增長率全市場領先,持倉機構數量、持倉家數全市場第一(比茅臺還高)。一方面,中國平安本身作為金融機構,行業估值本身偏低,流通盤過大妨礙炒作,集團產業架構分發複雜,多元化折價又不利於公允價值計入市值。

此外,市場擔心最多的問題,還是公司風險的問題——全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有沒有所謂的“後臺”?大量說不清道不明的海外併購,剪不斷理還亂的大量少數股東權益,銷售風格驅動的業績,都是投資者比較擔心的問題。

2019年一季度中國平安的業績報告中,中國平安一季度淨利潤增速達到驚人的77%!這對於可預期性強的保險行業來說只能用驚人來描述。

從業績增長原因來看,由於新會計準則的引入,以及A股2019年年初的大漲,中國平安的公允價值出現大幅增長,增速已然超越主營業務增速。

有人說,比起買黃金,黃金股是更激進的投資黃金的方式,因為金價的增長,體現在黃金股邊際收益上的增長,遠遠超過金價本身。如今的中國平安也變成了這樣一隻股票,除了追隨上證50的波動之外,中國平安的公允價值將追隨市況同步波動,並影響平安當期損益。所以不論如何,中國平安的“風險收益”,以及與2019年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