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大王”王在達:我在砒砂岩上種蘋果

“蘋果大王”王在達:我在砒砂岩上種蘋果

砒砂岩是專家學者們公認的“地球的癌症”,群眾深受其害,視其毒如砒霜,故稱其為“砒砂岩”。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的王在達卻在砒砂岩上種出了香甜可口的蘋果,而且他在發家致富的同時也帶領村民們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王在達的蘋果夢

王在達是準格爾旗暖水鄉德勝有梁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他的祖祖輩輩一直守望著這片寸草不生的砒砂岩、這片貧瘠的土地。

暖水是個農業鄉鎮,由於生態環境惡劣脆弱,農牧業生產受到很大制約。其境內砒砂岩區佔了一大半,水土流失嚴重。在黃河流域,準格爾旗砒砂岩區每年注入黃河的粗沙達7000多萬噸,是黃河下游河床抬高的重要成因。為了治理水土流失,恢復生態,2005年,準格爾旗在全旗禁牧,但始終無法擺脫“砂多草木稀,地多產量低”的蕭條景象。

準格爾旗出臺了一個大膽的生態移民方案:暖水符合移民條件並農戶自願搬遷,全鄉農牧業在冊人口全部退出。原村民向移民新村、城鎮和第二第三產業集中,恢復當地生態。據介紹,這次整體生態移民共涉及10個村55個社,面積551.8平方公里,4683戶,大約1.3萬人。據說這樣大規模的移民,在內蒙古還是第一次,可見砒砂岩的危害有多大!

搬遷時,王在達搬到離老家僅15公里的地方,他不願意遠離是因為這裡讓他難以割捨的東西太多了……

2009年移民時父親留下的祖屋被拆了,至今留在院子裡的只有近百年曆史的搗米用的石臼和一些古老的農具。

“蘋果大王”王在達:我在砒砂岩上種蘋果

離家不遠的地方有兩棵老蘋果樹,王在達說那是父親和他一起種的:“那年我19歲,雖然這樹品種不太好,但已陪伴了我家三代人,有40多年的樹齡了。這是老輩人留下的念想,產量不高,但捨不得拔掉它。那時它是我們這一帶唯一的蘋果樹,也就是這兩棵蘋果樹,讓我堅定了以後在砒砂岩上種蘋果的信心……”

1994年,準格爾旗提出一個口號:“要想富,種果樹。”旗裡有兩個國營果園:沙圪堵和納林果園。果園地理位置優越,水土條件也特別好,旗裡又選拔培養了大批的林業技術專業人員指導工人種果樹,可見其重視程度。

與此同時,旗裡也向村民每家發放6棵蘋果樹苗,樹苗的品種叫寧豐,是實生海棠和新研製的寧豐嫁接而成的,應該是一個很成熟的樹種。

王在達選了自家最好的一塊地,平了又平,滿懷希望地種上了6棵蘋果樹。但一年下來,蘋果樹幹裡生了腐爛病,什麼農藥都不起作用,眼看著蘋果樹慢慢地一棵一棵死掉,心痛啊!

這時一打聽,聽說兩個國營果園的蘋果樹也都死光了,這兩個果園也因此倒閉了,據說後來許多工人一直靠勞保生存。這場轟轟烈烈的“要想富,種果樹”活動,也因腐爛病而以失敗告終。

救果樹的土方法

王在達不甘心,他和老伴日夜守在這6棵果樹旁邊,看著它們一點點被腐爛病侵蝕而束手無策,煎熬得寢食難安。

老伴見王在達一天天愁眉苦臉,一天天消瘦下去,心裡也不是滋味,中午下山包了幾個餃子送上山來,順手拿過來一頭紫皮蒜。王在達無心吃餃子,心不在焉地拿起一瓣蒜嚼起來,越嚼越細,越嚼越辣,蒜味的不斷變化讓他眼睛一亮,突然想:紫皮蒜不是有殺菌作用嗎?為什麼不把死馬當活馬醫呢?

他立刻招呼老伴,拿起刀子,把身邊那棵樹腐爛的部位刮掉,把蒜汁仔細地塗抹到病灶的每個部位上,第二天再看時,樹幹上的腐爛病漸漸消失了,病灶也有了一點點新生的跡象,就用這個方法,王在達救活了家裡的最後一棵蘋果樹。

其實這個用大蒜治療蘋果樹腐爛病的土辦法,至今也沒有找到科學依據,但本地的林業技術員們也在推廣這個辦法。用老百姓的話說“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也許,民間高手就是通過實踐誕生的。

這棵蘋果樹活了下來,3年後開始結果,它結的蘋果又甜又大,遠近聞名,供不應求。

在第一棵蘋果樹身上,王在達學習和總結了許多經驗、技術,這為他以後成為“蘋果大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王在達說,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加上砒砂岩的特點是透氣性好,蘋果不但產量大,而且口感也比較特別,所以深受歡迎。

第一棵蘋果樹的種植成功讓王在達嚐到了甜頭,他馬不停蹄地開始自己學習研究育苗、嫁接等技術,又買了大量有關種蘋果的書籍,認真學習、反覆實踐。就是這棵蘋果樹,成就了一個傳統農民轉變成現代果農的夢想,也打造出一個難得的蘋果樹專家。工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王在達用自己第一次培育出的寧豐蘋果樹育苗,又種上了6畝蘋果樹,因為他有了紫皮蒜這個“秘密武器”,再也不怕腐爛病了。

在王在達的精心打理下,他栽下的果樹漸漸有了收益,2009年和2011年6畝果樹毛收入達到了10萬元左右。

帶領鄉親種樹致富

2009年,暖水鄉開始執行向外整體移民政策,搬遷時,王在達的祖屋等都被拆了。作為老黨員,他心裡明白,只有移民,才能讓農民儘快脫貧,也才能讓這一帶的植被儘快得到恢復。所以,王在達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

暖水整鄉移民後,分別進入旗政府所在地薛家灣、經濟開發區沙圪堵、鄉政府所在地等。這三地都建了移民小區,政府發放了房屋拆遷補貼,靠著每人2.6萬元購房安置補貼,王在達夫婦買了房,進了城。

移民主要靠每人每年6000元的移民補貼,以及退耕還林、禁牧等各種補貼過日子,許多人自謀職業養家餬口,也有人因沒有一技之長或者沒有別的掙錢渠道而無所事事,日子過得相對緊了一些。

王在達說:“2009年,我雖然50多歲了,但從沒有想過要離開這片貧瘠的土地,移民到暖水後見別人去打工,自己也動過心,也到過棋盤井等地找活幹,那段日子真是記憶猶新啊!年齡大、沒文化、又沒技術,工資低得可憐,背井離鄉那種心情也讓人非常難受。我滿腦子裡都是我那6畝蘋果樹:城裡不缺我一個打工的,可那6畝果樹沒我收拾養護,就會枯死。”

人雖然搬下山了,心卻留在了6畝蘋果園裡。於是,王在達每天和老伴騎上摩托帶著米飯上山,中午在僅剩下的一個小棚子裡燒點開水,泡上米飯吃一口就繼續幹活。蘋果收穫時,裝上箱子拉到大街上去賣,慢慢地在這一帶打出了名氣,也打出了品牌。後來蘋果不用往山下拉了,都是人們自己到果園去摘了。

王在達如數家珍,第一棵蘋果樹一年結蘋果900公斤,最大的一個蘋果達到0.6公斤重,小一點的也有0.3公斤,而且他的蘋果是皇帝女兒不愁嫁,蘋果還沒成熟,就被一搶而光。為此,每年都欠下許多人情債……

從1994年“要想富,種果樹”的第一棵成活的蘋果樹苗,25年的不離不棄,到如今碩果累累。王在達果園裡有兩棵果樹已經有44年的樹齡了,另外還有140多棵樹也有20多年的樹齡。近兩年,王在達的果樹平均每棵掛果產量高達550~600公斤,每畝可帶來經濟收益10萬多元。

在王在達的蘋果園裡,那棵掛果900公斤的大樹,樹幹足有一抱,樹冠佔地幾十平方米,由於掛果太多,樹枝被壓彎了。如果不是幾十根木頭支撐著,樹枝怕早就被那密密麻麻的大蘋果壓斷了。據前來考察的內蒙古農科院和西安、遼寧的專家說,這麼大的蘋果樹很少見。一棵樹收入10000多元,已經超過政府目前給一個移民全年的各種補貼。

因王在達的蘋果個大、品相又好看,而且無公害無汙染,每市斤賣到了6~10元,實現每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目標,加上連續幾年王在達培育的寧豐蘋果樹樹苗近8萬株,細算起來收入已超越百萬元大關,這就是蘋果樹不可估量的回饋。

王在達種果樹成功以後,沒有忘記鄉親們,他每年都大量培育寧豐蘋果樹苗,至今已達到8萬株,分佈在鄂爾多斯境內,細算起來這些樹苗可以形成五六千畝果樹,他還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教前來取經學習的農民。

“種樹是一代種樹,三代受益的好事,但想靠種果樹發家致富,一定要耐得住辛苦,就像撫養孩子一樣……”

他告誡鄉親們一定要靠“綠色”佔領市場,不要圖省事使用農藥、除草劑等,那樣既會對土壤造成傷害,又對蘋果品質造成影響。

2015年,王在達聯合村裡10多戶村民註冊成立了“準格爾旗優良創匯綠色果園專業合作社”,他本人擔任法人代表,帶動更多的鄉親參與果樹種植。

現在,準格爾旗境內已有200多戶農戶學著王在達種起了果樹,其他旗區也有人前來取經,在王在達的帶動下,本村有56戶移民回到了自己原有的土地上,發展果樹種植,現已種植蘋果樹面積達到1261畝,而且大多數蘋果樹在2018年已掛果,果農們得到了實惠,嚐到了甜頭。

王在達滿懷信心地說:“照這樣發展下去,到了2020年,我們村發展到一萬畝蘋果樹也不是夢。”

作者/霍秀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