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不看基金报告就亏大了

说到基金投资,大家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挑选基金、哪个基金风险低、哪个基金收益高。

然后,匆匆忙忙随便买个基金,抓到手里再说,很少从官方发布的资料研究下基金的投资策略等重要信息,是否与自己的投资风格匹配。

甚至有时候,连基金运作的基本流程和管理人都不知道,不清楚买的基金是哪家公司的。

实际上,对咱们而言,基金报告却应该是最常用、最能深入了解这只基金运行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相对股票的各项财务报告数据,基金报告很简单,大部分内容都是例行公事,只需关注重点指标即可。

可以这样说,买基金,不看基金报告,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除了基金募集发布的招募书外,基金公司正式发行的基金,都会定时公布报告。

这些报告基本上是按照季度、半年度及年度公布,里面有很多关于该基金的重要信息。

我明白,很多朋友看到大几十页的基金报告直接懵逼了,没看多少直接弃读了,很正常。

所以,各位只需关注重点的几个方面即可。

一般来讲,基金管理人发布基金报告的时间都有固定限制:

  • 基金季报: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
  • 基金半年报:上半年结束之日起六十日内;
  • 基金年报:每年结束之日起九十日内;

注意基金每年定时公布报告的时间,及时查看基金过往的历史业绩,是否符合其招募时的投资策略,如果持续无法跑赢基准收益,就要考虑是否更换基金。

另外,基金报告在哪看呢?

渠道很多,我给划分了两类:基金官网直发第三方平台

这两种渠道都可以直接找到最新的基金报告,甚至过往的报告也有。

不过,我建议大家直接去第三方平台查询即可,如果持有不同基金,选择基金官网稍微麻烦点,要切换不同的基金公司网站。

接下来,直接聊聊定期公布的基金报告,哪些内容和资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以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基金2018年第4季度为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基金的赚钱和分红能力如何?

这里重点关注实现收益和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如果是半年度或年度基金报告,应该会增加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

买基金,不看基金报告就亏大了

2、基金投资收益怎么样?

既然投资基金,我们就想知道这只基金到底能不能为我们带来收益,直白点就是能不能赚钱。

每季度公布的定期报告,就是验证基金是否能赚到钱。

所以,基金报告中有基金净值表现这一重要信息。

换句话说,直接对比基金的业绩基准,虽然我们经常以沪深300作为直接对标产品,但很多基金的业绩目标并不是它,跑赢业绩基准即可。

比如,下图中富国中证红利,4季度净值增长率-7.9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5.88%。

序号1-序号3=-2.06%,富国中证红利2018年第4季度没有跑赢业绩基准。

买基金,不看基金报告就亏大了

3、为什么会亏钱或赚钱?

一般来讲,某一季度是否赚钱或亏钱,在单一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会说明白。

比如富国中证红利为什么亏了,基金管理人表述的较为详细,基本将全球市场的影响因素都含进去了。

影响亏损:外在因素>内在因素

换句话说,不是我不赚钱,是市场不行啊,不能怪我。

买基金,不看基金报告就亏大了

4、基金的具体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基金经理、投资组合、行业配置、重仓股票、份额变动,甚至包含持有人结构等。

上面几点是针对基金的基本面是否有变化,而基金的具体情况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细节,这里有很多细节性的内容,值得研究。

比如基金经理可能存在变动,一个掌舵人对基金的影响可想而知,甚至某些优秀的基金就是基金经理带来的。

而如投资组合、行业配置和重仓股票,对比年度报告,就可以发现资产配置变动情况。

毕竟,每3个月公布一次报告,以A股的波动程度,中间产生的变化因素太多,很多及时了解基金的运作状况。

要注意基金的份额变动、持有人结构,大家要明白,如果份额变动太频繁或者申赎频繁,基金暴涨暴跌的波动性很强。

而持有人结构,基金的散户和专业机构占比,则决定了这只基金是以长期投资为主,还是短期投机为主。

这些都可以从基金报告中看出端倪。

看基金报告要重点关注基金的规模是否少于5000万,或者持有人是否少于二百人。

如果满足这两个任一条件,基金都会面临清盘的风险,别到时候傻傻都不清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