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為什麼能嚇哭雄才大略的隋煬帝?

國史春秋


當突厥人的箭矢到了隋煬帝的腳邊的時候,死亡的威脅來的那樣快,他再也憋不住了,抱著自己最小的兒子楊杲大哭不止,哭的眼睛都腫了。周圍的大臣們用身體為隋煬帝築起了長城,哭夠了的隋煬帝呆呆地看著身邊的大臣,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因為他還沒有從這場戰爭中回過神來,他以為突厥還是曾經的突厥。

想當初,楊廣剛剛登基不久,突厥的實力還是很薄弱的,和隋朝的關係不錯,先是進京朝見,後來在607年,楊廣到了榆林,讓宇文愷做了豪華無比的大帳來宴請啟民可汗和其部落的數千人,宴會的規格是相當高的,而且宴會結束之後還賜給了啟民可汗很多的貴重物品,這次花費的財力是非常大的,賀若弼、宇文弼、高熲等人都認為楊廣對啟民可汗的態度過於好了。

當然楊廣有他自己的打算,向周邊的這些小國炫耀國力是必要的外交手段,能讓他們臣服於大隋。那時的他是高高在上的,是睥睨天下的,是啟民可汗要小心應付的大隋皇帝。

然而時間很快到了615年,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突厥不斷強大起來,始畢可汗繼位。而大隋朝的子民則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楊廣搞的土木工程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還有徵討高句麗的戰爭已經出征了三次,國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三徵高句麗都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615年,楊廣暫時放下了東征的想法開始巡視天下,先是到了太原,後來在八月初巡視北寨,始畢可汗知道後,帶領十萬大軍準備襲擊楊廣的車駕。當時義成公主提前將變故通知了楊廣,楊廣一行在幾天後進入雁門城,而齊王楊暕領兵駐守在了崞縣。

接著突厥人就包圍了雁門郡,開始發功攻擊,隋軍無奈只能將郡內百姓的房屋拆了來提供守衛城池的材料。局勢對隋軍是非常不利的,防禦工事潦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糧食,城內有軍民十五萬人,糧食僅能供給二十天。

不過很快楊廣就沒時間考慮以後的事情了,因為突厥人很快攻下了雁門郡內的三十九座城池,只剩下了雁門城和崞縣,而且突厥的攻勢絲毫沒有減弱,甚至箭矢都到了楊廣的身邊,一直高度緊張的楊廣瞬間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這幾年的不順一下子湧上了心頭,於是曾經那個威武霸氣的楊廣抱著年僅九歲的兒子痛哭,那淚水裡摻雜著委屈、害怕以及孤獨。

這一刻,死亡擦肩而過,楊廣哪還有什麼帝王的尊嚴,他以為自己的一生會在這個地方畫上句號,沒想到過了一會,突厥人暫時停止了攻擊,倒是給了隋軍喘息的機會。

楊廣召集大臣們開了一個緊急會議,討論下一步的工作應該怎麼來做才能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楊廣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下詔停止徵東征高句麗的兵役,楊廣親自慰問戰士,許下諾言:但凡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之後都會有富貴可享,對守城有功的人都要有賞賜,沒有官職在身的直接授予六品的官職,有官職在身的就繼續加官等等。

再就是派人請求義成公主的幫助,以及招募天下有志之士來保衛自己的安全。

很快,一切都在緊張的進行中,現有的士兵固守城池,義成公主也派人通知始畢可汗“北邊有急”。東都和各地招募的士兵陸續往這邊來趕,李世民建議的故布疑兵也發揮了作用。

楊廣多管齊下,很快始畢可汗就下令撤兵,楊廣的命暫時是保住了。


蕭曉四姑娘


面對突厥人,隋煬帝怎麼可能會哭呢?在中國的歷史上,如果沒有隋煬帝楊廣,也就沒有了後來的大唐盛世。可是,這個李唐皇室做事不太講究,為了打擊當時的隴西集團,還不敢明挑,於是就拼命開始抹黑人家隋煬帝。



真實的隋煬帝那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當時隋朝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國內政治結構,而是國際戰略層面上的。隋煬帝一上臺,頭腦就清醒的很!他用“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這一重要思想作指導,然後務實地認為:對突厥這一大家子人,軍事進攻不如政治分化嘛!於是他採取以夷制夷,離間加揍你的策略,一下子就把突厥給搞分家了!

突厥分家後,東突厥歸順。大業四年,隋煬帝乾脆派人直接去找西突厥可汗,一見面見讓人家跪接詔書,說:你丫的趕緊歸順隋朝,若不幹,就把你媽給宰了!西突厥可汗一看還是歸順吧!要不然,他留居長安的老媽就會被楊堅這個強人給宰了!


實際上,突厥人是很懼怕和崇拜隋煬帝的。隋煬帝北巡的時候,突厥啟民可汗率領全體突厥勞動人民專門為隋煬帝修了一條官道,起點在今天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東北,途經現在的烏蘭察布,向東一直到達北京市。
修完御道,剩下的就是維護了!人家突厥人在隋煬帝所要經過的路上,又是灑水又是清掃又是修補又是填坑,那是要多虔誠就有多麼虔誠啊!你說,這麼大的場面,突厥人和隋煬帝之間,真正想哭的是哪一個呢?


歷史兵說


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被後世汙化的皇帝,歷史上的他勵精圖治建立了餘澤至今的豐功偉業。

隋煬帝還是當晉王時,就帶兵消滅了南朝最後一個割據的陳國,統一了全國。

當上皇帝后,隋煬帝更是西擊吐谷渾,北伐契丹,南到臺灣,雄心勃勃,枕戈待旦。

公元615年,隋煬帝三徵高麗後的第二年,因為西北的東突厥逐漸崛起,隱隱成為隋朝的巨大威脅。隋煬帝決定帶兵出巡雁門關,震懾突厥,穩定住西北的局勢。

可是正所謂世事難料,當時突厥的始畢可汗一反以前的臣服姿態,反而帶領數十萬精銳騎兵,團團圍住了在雁門關的隋煬帝。

隋軍將士雖然英勇奮戰無奈寡不敵眾,雁門關大部份城池被突厥人攻下。突厥軍隊日夜進攻,雁門關危在旦夕。

隋煬帝懊悔不已,又驚又嚇,想到自己英雄一世,卻將命喪這裡,心中大悲,不由放聲大哭,直至哭紅了雙眼。正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有軍隊前來勤王的消息,隋煬帝乘機宣佈加重對守關將士的賞賜 ,隋軍士氣大震,終於擊退突厥人成功脫險。

這就是隋煬帝被突厥嚇哭的故事,未鳴讀史歡迎評論點贊。


未鳴讀史


雁門關,位於山西代縣城北20公里處。 代縣,秦、漢為太原郡廣武縣,建廣武城。

北周大象元年( 579年),廣武城為州、郡、縣三級治所。隋唐為代州、雁門郡。五代時期先後歸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皆稱代州雁門縣。宋、金時期仍稱代州雁門縣。元中統四年(1263年)稱代州,明、清也均代州。民國後廢代州,稱代縣。

雁門關關城位於雁門山頂,兩邊有雄峰對峙,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其勢十分險要。關長約一公里,牆高 7米,依次有三座關門:小北門、西門、東門。

小北門頂端刻有蒼勁古樸的“雁門關”三個大字,東門頂端建有雁樓,不遠處是靖邊樓。關城左、右邊牆分置雉堞烽臺。

關城之內分別建有營房、校場。雁門關之雄險,古人形容為“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

公元 615年,隋煬帝第三次巡狩北塞。三月至八月的五個月中,在山西雁門關留下了驚心動魄的故事。

當時隋煬帝北巡,去汾陽宮下榻,因隨從人馬太多,導致“汾陽宮迫隘,百官士卒散佈山谷間,結草為營而居”。

消息傳到了附近的突厥部落,突厥人慾挾天子而令諸侯。始畢可汗親自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雲州,過馬邑,直撲寧武汾陽宮,襲擊煬帝。突厥大軍攻克雁門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僅雁門、崞縣兩城暫時未被攻破。

齊王楊暕率後軍守崞縣(今山西原平縣北崞陽鎮),煬帝慌亂避入雁門郡城。隋軍拆民房的材料增修防禦工事。雁門城中15萬軍民只剩下20天的口糧,突厥人的箭射到了隋煬帝御駕之前。

隋煬帝驚恐萬狀,在危急的情況下,採取了幾項應急措施:

一、下詔書明確表示停止遼東之役,以安軍心;二,許諾給立功者以重賞,並慰勞守城將士;三,把詔書縛在木塊上,投入汾水,流出包圍圈,“募兵赴援”。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士兵,擴大軍隊,並命各地駐軍立即前來救駕。四,秘密遣使向義成公主求救。

全軍日夜抗戰,終於保住了城池,爭取到了等待救援部隊前來的時間。

當時才16歲的李世民,就是後來的唐太宗,也應募參軍。少帥李世民憑藉雁門天險,一邊閉關自守,虛與委蛇,消耗敵人,一邊派勁旅深入敵後,尋找戰機。

不久,突厥人糧盡馬乏,李世民領兵前後夾攻,一舉挫敗了數倍於己的敵人。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在史志中露面,便是因為這場成功的雁門保衛戰。天險、少帥、鏊戰、遠襲、勝利……難忘的戰鬥至今讓雁門人津津樂道。

隋煬帝喜極而泣,在撲朔迷離的淚光中重新認識了這位英氣逼人的少帥。

九月份,隋大軍雲集,匯聚忻口,始畢見隋朝大批援軍已經前來,又聞自己後方出了問題,於是北撤。這時隋煬帝才得以解圍脫困,繼續北行,到達啟民可漢大帳,完成了第三次北巡。

有楊廣賦《 雲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詩》為證:

鹿塞鴻旗駐,龍庭翠輦回。氈帳望風舉,穹廬向日開。呼韓頓顙至,屠耆接踵來。索辮擎羶肉,韋韝獻酒杯。何如漢天子,空上單于臺。






往事不可諫也


這個問題,前哥回答。

一,隋煬帝曾在雁門關被突厥大軍包圍是事實,但被嚇哭一說,純屬捏造和抹黑


大業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煬帝楊廣按照慣例北巡長城,始畢可汗率兵將其圍困在雁門(今山西代縣),楊廣派人向始畢可汗的妻子、隋朝義成公主求救。一個月後大批隋朝勤王兵馬到來,楊廣才得以脫身。《隋書》記載,“戊辰,突厥始畢可汗率騎數十萬,謀襲乘輿,義成公主遣使告變。壬申,車駕馳幸雁門。癸酉,突厥圍城,官軍頻戰不利”。《隋書》還寫到,“上大懼,欲率精騎潰圍而出”,當時到底隋煬帝有沒有“大懼”都很難講,但這句話到了後人那裡,就逐漸演變成了“隋煬帝被嚇哭了”,凡是研讀過隋唐歷史的人,都會覺得這種說法純粹是扯淡。《隋書》的主編,是唐代的魏徵,為了證明唐朝政權來源的合法性,在書中大肆抹黑隋煬帝的段子隨處可見,如暗示隋煬帝謀殺父親隋文帝,但又拿不出任何證據,硬是把隋文帝正常病死說成是被兒子謀殺。

作為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帝王,被遊牧民族圍困在孤城,隋煬帝並不是第一個。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也曾被匈奴冒頓單于的大軍圍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時間長達七天七夜。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妻子)行賄,才得以脫險。劉邦被圍的白登山,距離楊廣被圍的雁門關,只有不到200公里。無論是匈奴,還是突厥,敢於圍困中原王朝的帝王,充分說明己方的軍事實力優於對方,這才有恃無恐。隋煬帝被圍困是在隋朝滅亡前的倒數第四年,經過楊廣三徵高句麗的折騰,國家財政極度困難,既有農民起義的內憂,又有突厥壓境的外患,隋朝已處於崩潰的邊緣。


二,隋煬帝絕對當得起“雄才大略”這四個字


隋煬帝在位十四年,每一年都沒閒著。不算20歲率部滅亡南陳的功績(此時還是晉王),三徵高句麗,遷都洛陽,修建大運河,設置進士典定科舉制度,巡視河西走廊,打通絲綢之路,件件都是一代英主所幹的事。就連一向否定隋煬帝的唐太宗也說:“大業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馬之強,自古以來不過一兩代耳”。


三,隋煬帝本是漢文帝的命,卻做了漢武帝的夢


隋煬帝即位之初,隋朝經過20餘年的開皇之治,兵精糧足,國力強盛,人民生活相對安定。但是畢竟國家剛剛從近300年的大分裂恢復過來不久,門閥之爭、民族矛盾、南北差異,都需要謹慎對待。這個時候,隋煬帝首先做的事情,是效法漢文帝做個守成之君,愛惜民力,與民生息,如果能再養精蓄銳五十年,歷史上就不會、也不需要出現唐朝。但是,隋煬帝被強盛的國力、強大的財力衝昏了頭腦,本是漢文帝的命,卻做起了漢武帝的夢,只用了十年,就把老爸隋文帝積攢下來的偌大家業全部掏空。


結論


成者王,敗者寇,歷史是無情的。隋煬帝的歷史功績,完全可以和漢武帝、唐太宗比肩,這是他可敬之處;但不顧現實,急於求成,終成亡國之君,這又是他可惜、可嘆之處。


前哥說歷史


隋煬帝名楊廣,“煬”字是其叛軍殺死後,追貶帝號。史載:荒淫殘暴,弒父害兄,有權謀,善偽裝,有才情,同時又胸懷雄才大略。隋開國文皇帝楊堅二子。楊廣有一回被突厥大軍包圍嚇的魂飛魄散,不知所措,抱幼子失聲大哭。事情是他自己造成的:一誘殺了突厥國師。二下嫁公主突厥可汗弟弟為誘餌,挑撥可汗兄弟失敗。楊廣有巡幸天下大江南北的愛好,西北草原也去過。615年隋煬帝來長城視察工作,始畢可汗知道消息後,帶著十幾萬大軍報仇來了,隋煬帝就趕緊躲進了雁門郡,當時雁門郡總共41座城,被突厥攻下39城,面對自己惹來的麻煩嚇壞了,抱著小兒子就哭,把眼睛都哭腫了,司馬光資治通鑑的原文是: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這段歷史應該是真實的。





領略非洲風情


隋煬帝楊廣,於604年~618年在位,共十五年。大一統的朝代,只兩代而亡的事,史上除了秦二世胡亥,就是楊廣了。如果不是當權者特別能作,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會發生的。



大凡朝代天下統一後,因為連年戰亂,後續幾任君主都會施行休生養息的國策,以養民力。可楊廣不,當了皇帝后還是大動干戈,較著名的有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特別是針對高句麗的戰爭,出兵百萬,損失慘重,只於第三次因國內頻發農民起義,高句麗也厭戰了,兩方和議了事。



在施行內政上,大興土木,耗費大量民力修長城,疏運河,年年出遊,動用徵發的民力不下於一千萬人次。後期因不堪重負,自611年王薄起,國內不斷髮生農民反抗,到了616年,被宇文化及領頭的宮廷政變滅殺,終五十歲,由楊廣引發的天下大亂,使華夏人口銳減到二百餘萬戶。



由此,將隋煬帝稱為“雄才大略”,也是名過其實。觀楊廣其人,隋統一時,滅南陳,就是楊廣領銜,這說明他還是有些軍事才能,至於隋一統後屢興兵事,特別是以傾國之力三徵高句麗的戰爭,不顧國情民力,可說是本末倒置窮兵黷武了。而據史書記載,楊廣繼位也是與胡亥相似,先陷害太子楊勇,後弒君父楊堅,得位後極盡奢靡,不顧百姓死活,也當不得“雄才大略”。



有不同意見唐史“醜化說”,並非沒可能,但如是天下皆知的大事,也無法醜化。

至於隋煬帝被突厥嚇哭一事,司馬光修撰的《資治通鑑》有載:‘’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因為挑撥突厥內部關係,把始畢可汗惹毛了,帶著兵圍住雁門關,箭都射到面前了,嚇得楊廣抱著兒子哭腫了眼睛。後來還是之前與突厥和親的隋朝公主幫忙,才得以逃生。


百味乾坤


隋朝和突厥一直聯姻,啟民可汗娶的就是隋公主,在隋的扶植下也與隋友好,啟民可汗死後,始畢可汗繼位,娶了隋義成公主,在隋煬帝忙著徵高麗,突厥勢力逐漸強大,大臣裴矩建議削弱突厥,採用離間計,使其自相殘殺,始畢可汗得知後,十分不滿,在探得隋煬帝廵狩北塞,親率數十萬鐵騎南下,準備襲擊隋煬帝,義成公主事前報信,煬帝躲入雁門郡,突厥攻破雁門郡多城,僅剩兩城,雁門和崞城。煬帝被困在雁門城中,面對突厥大軍重重圍困,飛箭都射到腳下,煬帝抱幼子在城上大哭,在危急時,義成公主派人對始畢可汗報信,北部告急,這時各路援軍也到,包括十八歲的李世民。始畢可汗方才撤軍,揚廣才得救。


歸家的綿羊


因為楊廣一生都是個無法面對挫折的人。

他順風順水的時候,到是還好,但是一遇到挫折,就立刻成鴕鳥慌了手腳。

打高句麗,前線久攻不下,後勤斷裂。他直接捨棄數十萬大軍,自己跑路。三十多萬大隋精銳,百萬民夫命喪遼東。

巡遊草原,被突厥突襲圍困雁門關,驚慌下,給天下發文讓組織兵馬救援。

中原造反眾多,他卻躲在相對穩定的江南江都,捨棄掉大本營長安洛陽。讓各地自行平亂,結果大隋中央如此軟弱,地方勢力信心爆棚,平叛的後來也大都造反了。而他只敢在江都對鏡問大好頭顱,誰人斬之。

楊廣的壓箱根底是大隋驍果軍。驍果軍以關中良家子為基礎。天下大亂,驍果軍軍心不穩,希望迴歸關中。楊廣不敢去關中,於是乎神奇腦袋覺得驍果軍有女人就不會鬧事就能安心在江南了。

他強行在江南抓了大量女子,給驍果軍。結果驍果軍更是激怒,而大量搜捕民間女子也激怒民間。

宇文化及這貨造反,弄死楊廣,軍中居然一點反對聲都沒起來。而宇文化及利用了驍果軍,也被驍果軍所裹挾。一路往長安打過去,長途遠征,又因為反賊,沒有隋基層的支持。結果一路大戰過去,精疲力竭被李密撿了便宜被徹底擊潰。但是瓦崗寨也因為和驍果軍的苦戰損耗太大,又被洛陽王世充趁亂滅掉,最後便宜了再關中看風雲的李唐。

楊廣的一生,看得出是個極度聰明的人。但是也很清楚,他是個極度沒有耐心,沒有面對挫折的堅強毅力的人。

十幾年玩死了強盛無比的大隋,居然還有給他叫好的,英明神武這種詞,什麼時候輪到亡國敗家子頭上了。😂


方士的知識樂園


說突厥人嚇哭隋煬帝可能並不是事實,只是為了從側面突出大隋以及隋煬帝的無能以及即將滅亡。現在,我們假定這是事實來說一下原因。

當時,大隋已經處於末期。此時,隋朝在三徵高麗的過程中實力消耗殆盡。另外,修建大運河以及農民起義的發生也嚴重削弱了隋朝的力量。當突厥進攻隋朝時,隋朝簡直不堪一擊,這在一向自視強大的隋煬帝看來嚇呆了,因為,隋煬帝始終想不到如今自己竟然不是突厥的對手。並且,突厥用箭射中了隋煬帝,隋煬帝甚至面臨生命危險。這時候,隋煬帝被對方的強大嚇到了,也被自己的軍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嚇到了。他的落淚,也是大隋的落淚,敲響了隋朝滅亡的喪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