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怎麼樣?

海上生明月193


隋煬帝屬於那種有才無德的君主。

最敗家的富二代往往不是吃喝玩樂,成天無所事事的富二代,而是那些所謂的有理想,有追求,要成一番事業的富二代。

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如果一個富二代只是吃喝玩樂,成天無所事事,只要能夠不惹是生非的話,憑藉父輩積累的財富是能夠供好幾代人過上富裕的生活。畢竟一個人正常情況下吃喝玩樂的錢其實是有限的。


但是有追求的富二代則不一樣,他們有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有追求,在父輩的基礎之上,只要他們付出一定努力就會取得很大的成果。比如年輕的時候能夠上世界名校,幹事業則是順風順水,這會使得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己非常流弊的錯覺。


在這種錯覺之下,他們往往會幹很多大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容易折騰完自己的家產。

作為大隋王朝“皇二代”隋煬帝的一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隋文帝后面繼位的皇帝哪怕是天資平平,只要不瞎折騰,憑藉隋文帝二十多年開創的盛世加上後周打下來的基礎,大隋王朝是可以延續很多年的。


可是大隋不幸呀,遇到了有追求的皇二代隋煬帝楊廣,大於是隋成了一個短命的王朝。道理自然很簡單,隋煬帝是要建立一個遠超周漢的王朝,並且自己要成為子孫萬代都比不上我的千古一帝。所以他剛當上皇帝,就立刻幹起活來,時刻想著超過秦皇漢武的功勞。最主要的有以下幾件事情:

1.營造東都洛陽;

2.開鑿大運河;

3遠征高句麗。

說實話,這幾件事情都是好事情。比如說隋文帝建造大運河,好不好?當然好了,畢竟這可是能夠和大禹治水相媲美的功業呀。可是問題在於你一個人怎麼可能把這些事情都幹。老百姓幹得那麼辛苦,皇帝是不是得犒勞一下呀。


很多人對這些事情的工作量沒有概念,簡單的據一組數據。從隋煬帝公元604年繼位到612年東征高句麗的這巴黎時間裡面,一共徵用了三千零十二萬人。要知道那個時候隋朝全國才四千萬人呀。


隋煬帝表示我大隋的百姓自然能夠吃苦耐勞,人定勝天,我要帶著你們創造不世之功。


可是老百姓表示我已經快活不下去了。比如營造東都的時候,每個月有勞工二百萬人,其中十分之四五四五。607年,他有發動上百萬人去修長城,結果十分之五六的人死亡。所以最後紛紛揭竿而起,連很多大臣都跟著反了,可見隋煬帝有多麼失人心,完全沒有德行。


至於說隋煬帝的才能,當然是有的,但是其實和他自己的野心相比,還是能力不足的。比如遠征高句麗就最好的例子,第一次的時候盲目自信,低估了別人的實力,第二次用兵過多增加了供應的困難,第三次是分兵,使得戰略不集中,第四次自己親自去指揮,使得將領畏首畏尾。


以高句麗的實力,即使後來的唐太宗都沒有能夠征服。隋煬帝不知道那裡來的自信,難道是以為你自己帶兵平定過陳國麼?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楊廣,在智力上一個超級的天才,在智慧上是一個十足的蠢貨。

先說智力上的天才。

楊廣此人聰明絕頂,過目不忘,計謀手段也是了得,最終使得楊堅廢長力幼。

發展眼光卓越,關中平原在隋唐時期已經在下坡路上了,狹小的地區,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開鑿大運河,才能把經濟重心從關中平原,河洛平原向江南之地轉移,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或者說,稅收來源。

隋朝統治有四大威脅:1,關隴軍事貴族。2,山東士族。3,山東豪強。4,江南士族

開運河,不但發展經濟,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老牌關隴軍事貴族,將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李淵在太原一日三驚可不是說著玩的。

打擊了關隴貴族,還有山東士族,這些士族掌握著文化的制高點,甚至對於皇族也是不屑一顧。山東士族,一家之地,大的能獨佔一州一線,個個家族德高望重,家族之間相互聯姻,幾乎壟斷朝堂文職。打擊士族勢在必行。

為了打擊士族,其一,楊廣在父親分科考試取材的基礎上,開創了“進士”,從寒門中提拔有識之士當官,雖然不能完全消滅士族影響,但是已經動搖了士族的根基,士族衰落只是時間問題。其二,楊廣徵伐高麗。征伐高麗時候,最大的兵源地就是山東,這樣就能從勢力上和經濟上打擊士族。

山東豪強,是南北朝時期崛起的軍事豪強,南北朝很多的叛亂都是從這裡發起,山頭林立,擁有私人武裝。說幾個大家都熟悉的“單雄信,秦瓊,程咬金,就是山東豪強的代表,而隋末起義,還有大名鼎鼎的瓦崗寨,也是從這裡爆發。就是一個典型的火藥桶。隋朝的府兵制,藏兵於農,有效的抑制了豪強的發展。

江南士族,號稱擁有純正的漢人血統。但是好名仕清流,總得來說威脅是最小的。也是楊廣拉攏的對象。


但是這些並不能改變他滅國的命運。

有眼光,有謀略,但是魄力,能力嚴重不行,通俗來講就是眼高手低。

開鑿運河,強制15歲以上的男子服役,是的,不給錢那種,共徵發了360萬人。不給錢就算了,還往死裡使喚人,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動不動就用棍棒毒打,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了250萬人。此事一出,民心全失。

征伐三徵高麗失敗,每次失敗之後,大將謀士,砍頭的砍頭,削爵的削爵,流放的流放,總之有錯的都是大臣,他楊廣沒錯。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重臣都在兵敗之後或叛逃高麗或起兵反楊。而反觀李世民同樣三徵失敗,每次都是先述己過,再勉勵臣下。雖然失敗,但是朝堂國內依舊太平。可見,不願意背黑鍋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啊。

開運河民心全失,徵高麗,山東士族怨聲載道,三徵失敗殺臣子,眾叛親離。王薄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大隋天下烽煙四起也就不足為奇了。

隋煬帝楊廣,每件事想的都是正確無比,但是每件事的執行都是錯誤百出。隋煬帝跟秦始皇,漢武帝的性格太像了。 雄才大略,想一人把後代子孫的事情都做完。可惜命不好,是帝國的第二位皇帝,秦始皇有一統六合還需奮六世之餘烈,漢武帝也是在文景之治之後才能一蕩匈奴。而他楊廣,在大隋根基還沒打好的時候就折騰,實在是亂作為,何況還沒有秦皇漢武唐宗的魄力,每每出事都是臣子背鍋,成功才是僥倖,失敗自是必然。暴君的名頭來自開運河死了幾百萬百姓,並沒什麼不對,昏君的名頭來自自己犯錯臣子砍頭,也沒什麼冤枉的。但是要說他是那種荒淫無道,胡作非為的君主,那肯定是不對的。


花樣歷史


楊廣有能有才,並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昏庸不堪!

楊廣自出生就是個天才,自由聰慧,過目不忘,隨著年齡變大,不但勇武過人,而且才華橫溢。

十八歲之時,親率大軍踏平南陳,自此全國統一。而後安撫戰後百姓,使人有吃有穿,嚴令士卒不得肆擾百姓,違者斬之;並命人保護祠堂廟宇,整理皇家典籍,優待南陳士族降將,令這些起初看不起北方大老粗的名流士族對楊廣刮目相看,五體投地。

稱帝之後,修大運河,重開絲綢之路,廣開貿易之渠;修復長城,抵禦外夷;打破封建制度,立科舉,優待知識分子;開疆擴土,三徵高麗,大破突厥,這些都是楊廣有作為的地方。

但是歷史都是後人寫的,唐滅隋,自然要把楊廣寫成個混蛋加三級的貨色,要不然不好封民眾之口。

唐太宗李世民很多地方就是效仿楊廣,後來繼續修建運河、建東都,徵高麗.....做的跟楊廣幾乎一樣的事情。而且李世民喜歡楊廣寫下的詩詞,文獻記載他在朝堂上很多時候對群臣吟詠楊廣的詩詞。

至於楊廣的昏庸方面,我想肯定也是多少有些的,但真如有些野史記載的那樣,宰了自己老子,霸佔自己親妹,連自己母親都不放過之類的齷齪事,應該都是用來黑他的。


大獅


隋煬帝楊廣談不上是詩人、文學家,但是他的文章寫得也相當不錯,在帝王堆兒裡,雖說比不上南唐後主李煜、魏文帝曹丕,但是甩寫詩上萬首的乾隆帝兩條街不成問題。

我們先欣賞一首《無題》:“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是不是很有味道?隋煬帝的人品不如文品,他荒淫無道,又生性殘暴,容不得別人寫作水平超過自己。

襄州地方長官薛道衡才華橫溢,每寫一篇新作,就會在文壇引起轟動,文友爭相傳頌。

他曾寫了一首《昔昔鹽》,其中有一句“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廣為文友推崇,有人說稱得上千古絕句。

文壇名譽主席——隋煬帝不樂意了,他心裡羨慕,嘴巴上嫉妒,腦海裡充滿仇恨。

大業四年(公元609年),薛道衡年至七旬,請求退休,隋煬帝不同意,讓他繼續工作,擔任秘書監一職。

薛道衡後來寫了一首叫《高祖文皇帝頌》,詩中把隋文帝楊堅比喻成上古聖賢君主虞舜和夏禹,隋煬帝很不滿,他認為薛道衡是在諷刺周幽王,拐彎兒影射自己,於是動了殺心。

隋煬帝后來找了一個藉口把老薛關進監獄,稀裡糊塗被賜死自盡了。

薛道衡臨刑前,隋煬帝洋洋得意,帶著譏諷嘲弄的口氣問他:“更能做‘空梁落燕泥’否?”——老薛啊老薛,你丫還能寫出“空梁落燕泥”這樣的名句了嗎?

著作佐郎王胄也是一個詩人,同老薛一樣,因為詩寫得超過老大而被冤殺。

有一天,隋煬帝與大臣約定以《燕行歌》為題創作一首詩歌,寫成之後大家一起評議,看誰寫得最棒。

詩作完成後,大臣們不敢說自己超過皇帝,就違心假謙虛,說皇帝的詩字字珠璣,說自己寫得詩字字垃圾。

王胄很厭惡大臣們阿臾奉承,認為自己的寫的詩“不下帝”——不比皇帝差。

隋煬帝惱羞成怒,當時就急眼了,下令將王胄抓捕起來砍頭示眾。

臨行前,隋煬帝故伎重演,誦讀著王胄《燕歌行》的佳句:“庭草無人隨意綠。”——你特麼還能任性隨意綠,寫出這得意的佳句了嗎?

在這樣心胸狹窄的領導面前,下屬必須學會示弱,否則,稍不留神,就會死的很慘。


漢周讀書


隋煬帝楊廣怎麼樣?

隋文帝楊堅以其不世之才,結束近四百年的戰亂紛爭,一統天下,造出不可一世的大隋。隋煬帝楊廣,上承開皇盛世,卻僅以十餘年光景便敗得一乾二淨,隋之亡,楊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另一方面,楊廣也是有治國之才的,皮日休有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小姐姐鎮樓


楊廣是隋文帝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就因為這一“次”,大隋走上了不歸路。古人有立嫡立長的習慣,楊廣較楊勇晚出生了一些,如無大的變故,皇位與他無緣。太子楊勇也是英俊人物,其人文才出眾,又有其老爹的悉心栽培,楊廣在爭位一事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楊廣在蕭氏的幫助下,做戲近二十年才得到了皇位——這幾乎是大隋衰亡的根源,長年累月的偽裝壓抑,楊廣在精神上已經有些異於常人,頭上徒然沒有壓制,也就難免做出失當的舉動。

史載楊廣是有戰功的,開皇八年(公元588年),楊廣領隋軍平陳,不過他這一陣並非親力親為,而是躺贏,真正出手的高熲,以及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突厥進犯,楊廣率眾擊之,無甚斬獲,《隋書•帝紀》載,“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由此可見,楊廣並無出眾的領軍能力。


楊廣繼位後,為防兄弟反叛,先是假傳隋文帝遺囑,迫楊勇自盡,又將蜀王楊秀囚禁。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漢王楊諒於幷州以討伐楊素為名起兵,不久被鎮壓幽禁,而楊勇諸子皆被其殺害。至此,楊廣算是坐穩了江山。從楊廣坐江山的一系列手段來看,他是個心狠手辣的合格的政治家。

同是大業三年,楊廣厚賜突厥啟民可汗,朝臣頗有微辭,認為對其太過優厚,恐怕養虎為患,以高熲、宇文弼、賀若弼等為首。楊廣遂將這三人處死,蕭皇后的兄弟蕭琮因民賀若弼交好,也被其罷官——楊廣獨斷專行,可見一斑。


楊廣是很有政治才能的,如果沒有三徵高句麗的“壯舉”,他再花點時間好好地將歷史修改一下,那就是堪比秦皇漢武的一代明君。

楊廣下詔興建洛陽雄城,的確是死傷無數,但以洛陽為都均衡天下的政治目標還是實現了;楊廣下詔開大運河,史載其勞役繁重甚至到了役使婦人的地步,也的確是令人髮指,但運河上跑的船隻不是假的,它不僅帶來的經濟的發展,更是加速了各族人民的融合。除了這些譭譽參半的大工程,楊廣還在科舉上摻了一腳,雖然最初的目標是打擊天下門閥勢力,但也正是這制度在楊廣手上的發展,才確立了後續千餘年朝廷取士的大方向。


可以說,楊廣在政治上的“功力”,較古代大多數帝王要深,但他殘暴的方面,也更勝古代帝王一籌,三徵高麗死傷百萬不是虛妄——當然,編隋史的唐人潑些汙水也是可以相見的。


蘇秀夫5946


世人皆說隋煬帝楊廣昏庸無能,我卻說他是一個有能力的暴君,絕非一個昏君。各位,不妨放下偏見,不再人云亦云,聽我接下來娓娓道來。

隋煬帝楊廣並非昏君,他之所作所為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成了一個有能力的暴君。隋煬帝楊廣修建大運河,苦了當時的百姓,卻利在千秋,一直為後人所用,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隋煬帝楊廣開創科舉制,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有利於寒門打破階級固化,為後世歷朝歷代所沿用,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試製度,遠遠地領先於西方;在軍事上他窮兵黔武,三徵高句麗,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亂,同時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隋煬帝不是一個昏君,因為昏君是不知道自己作為帝王的責任,或者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而隋煬帝楊廣顯然不是的,他見到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不老實,一起侵佔中國的遼東地區,他作為一個帝王,承擔起自己守土的責任,三徵高句麗,但是事以願違,三徵高句麗不是慘敗,就是夭折,苦了百姓,損失了軍隊,加速自己的滅亡。

隋煬帝楊廣,一個好色、貪圖享樂的暴君。隋煬帝楊廣為了皇位,弒父殺兄,還強佔自己老爸和哥哥的女人,十足的好色之徒。修建大運河,下揚州,勞民傷財,苦了百姓;好大喜功,不聽大臣意見,執意要三徵高句麗,損失慘重,十足的一個暴君。

總之,隋煬帝楊廣不是一個昏君,他將“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給弄成了“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沒有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最終成了一個有能力的暴君,遺臭萬年。假如他能夠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千古一帝。例如乾隆皇帝也是好色,愛下江南,但他就是處理好了兩者的關係,也沒有遺臭萬年,反而自詡“十全老人”。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首先肯定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善於偽裝的人。為了奪楊勇的太子之位,一有機會就陷害,詆譭楊勇,在父母面前說楊勇壞話,令獨孤皇后對楊勇心生厭惡;另一方面楊廣千方百計地討好獨孤皇后,扮孝順,說話也是專揀好聽順耳的話來說;在父親楊堅面前扮勤儉,做事小心謹慎。來騙取父母的歡心,從而獲得了太子之位。然而在楊堅病重期間調戲楊堅寵妃宣華夫人。事情敗露撕下偽裝,殺死自已的父兄,靠篡位等上九五之位。在歷史上留下弒父,縊號,欺娘惡名。

其次,楊廣即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個好大喜功,極好面子的暴君。他在位期間,他平定陳朝,統一天下;他修建東都,遷都洛陽;他修建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開疆擴土,平定吐谷渾,通絲綢之路,迫使突厥分裂;他開創科舉,重視教育。種種措施,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然而楊廣在位期間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大興木土,建江州,御果園,下令廣徵天下美女供其淫樂。而三徵高麗,勞而無功,耗盡隋朝國力。

最終因人民負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窮兵黷武,對生產民生遭到嚴重破壞。最終農民起義暴發,各地軍閥乘機起事割據稱王,中華大地在一統三十七年後又陷入分裂混亂。

楊廣雖然亡國,但他的舉措卻令後世受益。如隋朝國庫集攢下的錢糧,足夠唐朝使用三十餘年。而他所開鑿的大運河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隋煬帝楊廣,罪在當代,利在千秋!


鋒楓2016


歷史由勝利者寫的,楊廣在後人眼中就是一個昏君。我們對楊廣的評論不應該如此片面,我們要客觀分析。


一、開鑿了大運河,直接水路連通了中國南北,這在古代是一件足以媲美長城建成的壯舉。

二、楊廣推動了科舉制度,是的人才選拔更為正規化。

三、楊廣在滅陳之戰出過大力,使南北統一。

楊廣雖然是昏君,但也做過一些對社會有益功獻。


勇哥侃大山


楊廣這個歷史上是被叫做隋明帝的,而李世民改其稱號為隋湯帝跟商紂王一樣都是被改寫了!

歷史就是一個被人打扮的小姑娘誰贏了就是誰說的算,楊廣的隋朝與其說是被暴政推翻還不如說是被軍閥勢力推翻的!

隋朝最先開始反叛的就是平定陳朝後由於政策實施問題引發叛亂,後被平定!

而楊廣只能說是暴君而不是昏君,隋朝之所以如此快滅亡與其過於使用軍力和民力有關係,先是對外數次出兵攻擊雖獲得周邊國臣服卻大損軍力消耗國力,而後又再運河等大工程上過於快速推進,造成民怨沸騰!

而楊廣不為昏君的則是其進行的一些政策變革,首先是建立起來最早的科舉制度讓平民百姓可以考取功名,重視教育保護書籍也是為何隋末人才濟濟,隋朝是一個百姓不缺吃卻被亡國的朝代,這個也是後面李世民強調的與民休息的重要原因!


淡吃蘿蔔閒超心


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功績。

一、完成國家統一

隋文帝時,楊廣親自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消滅南陳。當時大家認為長江天塹無法逾越,滅陳朝是比較困難的事,在楊廣的指揮下,隨軍軍紀嚴明、英勇殺敵,消滅陳朝。他為拉攏江南學子,親自學習江南方言,娶江南女子為妻,重用學子整理典籍。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結束幾百年來的紛爭局面。

二、開鑿大運河

為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陸路交通運輸,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物質需求。先後開鑿疏浚永濟渠、廣通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將這五段共五千多里鏈接貫通,成了大運河。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的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在有利於軍事和政治的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

三、實行科舉制度

為改變門閥士族把持選舉,注重才學,選拔廣大下層知識分子參與政權統治。削弱了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的壟斷權,它有利於選拔封建統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適應了大一統帝國的政治需要。為選拔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對後世中國影響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