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動駕駛的5大趨勢:純自動駕駛首現、買車將成歷史?

幾年前,如果有人和你說大馬路上跑的是無人駕駛汽車,你一定會覺得他腦子有毛病,或者科幻小說看多了。然而,近年來機器學習和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之快,完全超出了人們想象。照現在的勢頭,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離我們並不遙遠。

2019年自動駕駛的5大趨勢:純自動駕駛首現、買車將成歷史?

綜合近期的新聞,但凡有點分量的汽車製造商,都在大力投資自動駕駛技術,到去年,已經有廠商獲批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進行測試。預計到今年底,我們可以看到可用的自動駕駛技術誕生。除此以外,商業網站《福布斯》總結了自動駕駛技術在2019年可能的5個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分級標準有兩個,分別是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提出的。根據SAE定義,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分為L0 - L5共6個級別。其中,

L1為自動系統有時能夠幫助駕駛員完成某些駕駛任務,且只能幫助完成一項駕駛操作,駕駛員需要監控駕駛環境並準備隨時接管,比如定速巡航;

L2為自動駕駛系統有多項功能,能同時控制車速和車道,駕駛員需要監控駕駛環境並準備隨時接管;

L3為有條件的自動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車輛可以完成所有的駕駛動作,並具備提醒駕駛者功能,駕駛者無需監控駕駛環境,可以分心,但不可以睡覺,需要隨時能夠接管車輛,以便隨應對可能出現的AI應對不了的情況;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一臺汽車可以實現L5級自動駕駛,最先進的是百度的阿波龍自動駕駛巴士,屬於L4級別。但是,包括本田、雷諾、寶馬和豐田在內的大廠均表示,2020年之前會將全自動汽車投入生產,按照汽車行業的生產流程,這意味他們今年應該就要拿出樣車,開展試驗。

當然,計劃只是計劃,特斯拉說過2017年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現在已經推遲到了2020年。

美國是汽車產業最發達的,所有新的汽車技術幾乎都要到美國展示一圈,得到美國人認可,才算邁出進入市場的第一步,自動駕駛技術也不例外。在此之前,中、美、歐的車廠都在美國設立了研發或測試中心。現在最讓人關注的是,誰能搶下第1次長途自動駕駛測試的頭籌?

2015年,一臺使用Delphi自動駕駛技術的奧迪SQ5從舊金山行駛3400英里到了紐約,然而,出於安全考慮,坐在副駕駛的駕駛員多次接管了汽車控制權;2018年底,一位前谷歌工程師駕駛一輛L2級自動駕駛汽車完成了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的長途測試,雖然當時他並沒有操縱過車輛,但這個級別的自動駕駛顯然需要人來操控。

從商業層面看,在測試中搶到第1個,將會為品牌帶來巨大的聲譽,我們很可能在2019年看到技術競賽的升溫。

自動駕駛不僅會改變普通人的出行方式,還有望徹底改變運輸和物流行業。實際上,相較於城市路況的複雜,彎慢路直的高速公路,以及跑在上面的卡車和HGV車輛才是自動駕駛測試的首選。更何況,自動駕駛在長途運輸安全性方面起的作用更大長途司機常常面對疲勞和注意力喪失的風險。

據悉,明年,奔馳將推出Arocs半自動卡車。這種卡車將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動行駛,到城市道路中再交由司機控制。

更準確地說,Arocs是一套系統。當一組Arocs卡車車隊行駛時,由一輛人工駕駛的車輛領頭,後續車輛沿著它的軌跡自動行駛。它將在涉及預定路線的旅程中運行,因此路線查找是手動完成的,但是自動駕駛系統能夠識別和避免道路上的危險,以及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意外行為作出反應。

如果你覺得未來的趨勢是人手一臺自動駕駛汽車,那麼只能說,你可能沒有把握住時代的脈絡。據走在技術前沿的幾家自主駕駛大廠稱,他們的想法是,未來大多數人將不需要擁有自己的汽車。

汽車通常是一個家庭或個人會購買的最昂貴的物品之一,而且90%的時間都待在路邊或停車場裡。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來說,拼車可能是未來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至少,這是目前幾家汽車巨頭和科技公司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背後的想法。

去年,谷歌旗下的Waymo已經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街道上小範圍推出了自動駕駛的士。包括福特、通用和優步在內的廠商,預計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類似的服務。

雖然在2019年,自動駕駛汽車大概率無法取代傳統汽車,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對傳統汽車進行自動化改造,將是廠家的新潮流。

特別是駕駛員輔助功能,比如自動剎車、加速和車道切換技術將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普通汽車。此外,利用先進AI系統(如增強現實和車內虛擬助手)使自動駕駛成為可能的功能,將在2019年變得越來越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