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8月25日,受金融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维萍教授邀请,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面向我校全体师生举办了《金融大数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思考》讲座。当天到场有西南交通大学金融大数据研究院师生、数学学院师生以及经济管理学院师生。

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刘莉亚教授讲座进行中

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讲座一开始,刘教授举例说明了传统金融数据与金融大数据的区别,以及金融大数据的重要意义及发展趋势。

传统金融学基于宏观数据、市场交易数据、以及公司财务数据等。但基于这些数据的研究对于金融现象的解释能力有限,无法深入解决金融中非理性的“异象”问题。

而新兴的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的非理性是常态,因为人存在认知局限。但如何去度量人的非理性行为和程度则成了新的研究方向,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数据。

现在的大部分金融学研究都主要以定量信息和文本信息为基础,对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传输渠道的研究开始渐渐涌现,但是总体占比仍然较少,而声音线索和视觉线索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金融领域中,上市公司和分析师、媒体、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

因此,刘教授的研究团队试图通过声音维度的新视角进行金融研究,并通过文献综述引出了清晰的研究问题:

在资本市场中,如果传统文本信息(财务报告,公司公告等)对于投资者属于“眼见为实”的信息,那么声音等非文本信息对投资者是否属于“耳听为虚”?

分析师在电话会议中展示的乐观性是“成竹在胸”抑或“虚张声势”?

刘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电话交流会的录音文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业绩好、市值大和治理好的公司更倾向于对外披露电话会议。上市公司电话会议中高管的声音情绪确实含有信息,并且高管在问答环节中声音情绪的信息含量更高,市场会迅速对其做出反应。市场对于高管在电话会议中的声音情绪的反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对于高管的正面声音情绪缺乏反应,而对负面声音情绪较为敏感。当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或者机构投资者关注度高时,高管更可能因为压力而通过声音情绪透露更多信息。

同时,刘教授的研究团队将上市公司电话交流会议中分析师语音情绪的直接证据,作为分析师的自身乐观的代理变量,并深入分析分析师的自身乐观的产生动机以及其对于后续盈余预测结果和市场的影响。

研究发现语音乐观情绪会显著增加分析师预测误差,并对于未来股价超额收益率基本没有解释能力。

刘教授的介绍结束后,金融大数据研究院张春梅老师向刘教授介绍了金融大数据研究院基本情况,刘教授认真聆听,并同在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刘莉亚

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刘莉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2003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6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商学院交流访问。

主要研究领域:

宏观金融风险预警及管理、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从事宏观金融风险预警及管理、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目前已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所发表论文获得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时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内的多项纵向或横向研究课题。2013年,获评第二届中国金融博物馆授予的“中国青年金融学者奖” 2013年,获评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多次获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入选上海市曙光支持计划 2012年入选上海市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新闻|金融领域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

时刻关注iFBD最新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