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業行業優秀企業——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帶動老區農民脫貧致富

——記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編者按:為響應國家十三五發展綱要和農村工作方針政策,積極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帶動陝西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更好更快地擴大當地人就業、創業、促進老區紅色民宿及特種農業種植、養殖活動走規模發展道路,以紅色民宿及特色農業生態園與旅遊業協調穩定發展,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藍田縣進行民宿及綜合生態農業主題公園項目的開發運營,發展地方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帶動老區農民脫貧致富。

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入園企業,享受曲江新區旅遊文化產業相關政策,與陝西大唐航空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西安龍行影視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曲江新區已達成相關共識、公司後期可以進入曲江新區文化產業孵化器進行孵化。

從2017年開始,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藍田縣葛牌鎮進行13000畝的紅色民宿及綜合生態農業主題公園項目的開發——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觀光農牧業博覽園園區。

藍田地處關中東部(東經109. 07' -109. 49北緯(33. 50-34. 19-),隸屬陝西省西安市,縣城距市區22公里。藍田自古為秦楚大道,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之一。葛牌鎮不僅風景如畫,更是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紅色民宿示範鎮)和省市規劃的文化旅遊名鎮及西安唯一的古村落村石船溝村所在地。原紅二十五軍於1932年在此建立起陝西關中最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現在葛牌鎮仍保留有“紅25軍軍部舊址”、“鄂豫陝省委擴大會議舊址”以及“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觀光農牧業博覽園園區,規劃範圍為藍田縣葛牌鎮以東北4公里處距西安62公里,規劃區域以輞川河米湯河向北一直到山頂。以農村現有民房為載體、農林業綜合開發為主導,積極利用現有自然條件,建設“宜宿則宿、宜林則林,宜農則農,民宿林農畜牧,種養結合,綠色環保,兼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紅色民宿、綜合性農村開發的示範園,為老區剩餘勞力人及老齡化人口提供力所能及的基本就業渠道,創造基本生活保障,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生態觀光農牧業博覽園園區以民宿為主,走出以民宿林牧副業綜合發展的農村經營新模式,積極利用現有民房、林地、退耕地大力發展民宿及林特牧副產業,實行現有民房置換改造民宿、低產林改造,建立以村民自有資源養自己、林養林、以林養牧、以遊養牧、以牧帶遊、民宿及林副並舉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新型經營模式。合理利用農業勞動力優勢科技興農種養遊兼顧實現脫貧致富,依託院校先進科技帶動,公司農戶聯合投資創新平臺,大力發展紅色民宿及特色種植和珍禽飼養訓化、家畜野化飼養業,推動農村產業經濟升級,儘快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園區建設因地制宜,走綠色生態農業兼保護利用村民自有資源的森林良性發展道路建立起立足農村農民宿林牧副漁發展為基礎,依託大城市市場營銷網絡,走紅色民宿、綠色特色農業和森林景觀旅遊及生態風貌保護利用良性發展之路。發展農村產業經濟, 努力扶持當地人就業,徹底改善農村當地人福利和生活條件,創建和諧社會,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之一。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生態觀光農牧業博覽園園區,建設期限:018—2023;建設地點:葛牌鎮米湯河村;經營期:2019—2085;規模:經營面積13000畝,總投資概算28800萬元;本項目建設總投資28800萬元,由農業專項資金、農村發展資金,農民以工代酬和建設單位自籌解決;項目共分三期建設建設週期為(2018---2023)共計6年。一期建設期限為(2018---2020)規劃投資7500萬元。二期建設期限為(2019---2021)規劃投資8000萬元。 三期建設期限為(2020---2023)規劃投資13300萬元。

根據本項目建成後設計生產經營能力,以及周邊市場情況,初步估算將可實現年營業收入為34000萬元。其中:年旅遊收入3600萬元;養殖年收入20300萬元;種植年收入100萬元;狩獵年收入8000萬元等。

西安市灞紅色民宿水源生態觀光農牧業博覽園園區堅持七個建設原則:即堅持以人為本,立足長遠;堅持因地制宜、全面規劃、合理佈局、突出重點;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基地;堅持以科技為依託,開發,應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結合;堅持為農村民宿及生態綠色農業工程建設和林牧副漁產業化服務;堅持質量第一,嚴格質量監督和管理的七個原則,著力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帶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

藍田縣是農業及旅遊大縣,當前藍田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民宿及生態觀光農牧業可持續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效益,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加速農村旅遊與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進程。

藍田縣葛牌鎮雖離縣城38公里,但在大山深處發展相對落後勞動力及旅遊資源豐富而集中且保護比較完整,農村經濟差,農業生產水平低,目前還是傳統經營模式一戶為單位根本沒有調動全體勞動力積極性,依託園區建設一定能發揮農村勞動力資源優勢,帶動綜合經濟發展,提高群眾收入走向勤勞致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解決老區農村當地人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

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的現代民宿及農業園區成為農村經濟技術組裝集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村經濟生產的示範載體,是連接市場與農戶的紐帶,是現代農村經濟科技信息的輻射源,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對周邊地區農村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起著較大的示範與推動作用,是實現傳統農村向現代化農業跨越的必然選擇。

民宿生態休閒觀光農牧業作為現代農牧業發展必要的組成部分,既能有效促進傳統農村經濟生產模式向現代農村經濟模式快速轉型,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又能創造和提供大量的農業人口就業機會,為農村解決和轉移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還能帶動農村教育、衛生、交通、環境、生活水平的發展,改變農村社會生活環境面貌,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現代民宿農牧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其目的是在農村生產技術創新以及生產組織方式建設方面先行一步,為現代農村高科技的實驗,成果轉化,示範帶動全縣現代農村經濟發展在機制上奠定基礎,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生產,加工,流通,管理等環節的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生產可持續發展。

根據現代農村經濟流通體系建設發展的客觀要求,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實現產業,加工,流通,消費供求關係的科學平衡。在藍田縣現代民宿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以建設以高科技為依託,市場信息對等交流為導向,農業生產資源高效持續利用及保護挖掘為根本,社會生態,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的的現代化民宿農村產業化發展模式,實現了科技和農村產業有效結合,市場與生產相互協調發展,社會繁榮與農民增收同步增長的現代化民宿及農村產業新格局,探索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農民受益的農村產業化發展模式。

現代民宿及農牧業園區作為現代民宿及農牧業科學技術的有效載體,依託高新技術力量和生產實踐基地,能夠為當地農民群眾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樣板,是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最理想的場所。通過民宿及農牧業科學技術、人才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有效推進“科技興農”戰略,為區域發展提供足夠的人才,實現區域農村經濟現代化整體推進的預期目標。

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的現代民宿及農牧業園區,合理利用農村勞動力優勢科技興農種養遊兼顧實現脫貧致富, 依託院校先進科技帶動,公司農戶聯合投資創新平臺,大力發展紅色民宿及特色種植、珍禽飼養訓化、家畜野化飼養業,推動農村經濟建設升級,儘快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由於公司依據國家政策又實行了多種經營扶持政策,使產業結構已發生質的轉變,以民宿及林特藥副農綜合發展改變了農民傳統農業單一觀念的束縛,從種植經濟林如核桃、板栗、山茱莄等,到栽培藥材豬苓、天麻和發展香菇、木耳等山特產,再到發展民宿及多種養殖業及現代觀光休閒旅遊業、廣大農民深刻體會到新農村政策帶來的切切實實的發展機遇,因此煥發出高漲的熱情,有望帶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

成為休閒度假良好場所

民宿及生態休閒觀光農牧業滿足城鎮人口休閒觀光旅遊度假的精神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環境汙染、街道交通擁擠、人們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加上城裡人的工作和生活緊張、競爭激烈,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很希望利用節假日離開城市到郊區欣賞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進行農牧業觀光旅遊,體驗農家生活,回顧和感悟大自然,達到郊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目的。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養殖觀光農牧博覽園區,因地制宜,走民宿開發及綠色生態農業兼保護利用森林資源良性發展道路,建立起立足農村民房、農林牧副漁發展為基礎,依託大城市市場營銷網絡,因地制宜,走紅色民宿及綠色特色農業和森林景觀旅遊及生態保護利用良性發展之路。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養殖觀光農牧博覽園區建設是在傳統農村經濟生產向現代農村經濟生產轉型時期的農牧遊產業化發展的有效載體,以高新技術為生產基礎、以現代化管理為經營手段、以全新的運作方式和組織形式為紐帶將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農村經濟生產組織起來,對現代農牧遊業經營活動產生了極大影響和促進作用,必將加快現代循環農牧遊業經營體制的變革和農村經濟的成長壯大,促進傳統農村經濟模式向現代農村經濟模式轉變,加快循環農村經濟的發展。

同時,將為陝西省同類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村經濟建設、農村經營體制變革和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起到示範帶動作用。通過應用高新農牧遊業科技,培育或引進新的品種,應用新的管理技術,確保現代民宿農牧業園區建設能充分體現區域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特點,帶動地域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實現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方式的推廣應用,促進園區科研、生產成果轉化,不斷髮揮現代農牧遊業科學技術的輻射大的作用,實現農牧遊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副產品競爭能力綜合提高的發展目標。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養殖觀光農牧博覽園區,如園林綠化景觀林、 規劃園林200畝山地,新建苗圃150畝山地;新建狩獵場5550畝山林,休閒養老區50畝山坡地,滑雪滑草場500畝山坡地,東北民俗文化園50畝山坡地;建立現代鄉村觀光旅康體狩獵遊管理處,以目標旅遊人數每年不少於20萬人次,建立景觀點12處,景觀步行道17公里,現代鄉村觀光遊;建設休閒觀光為一體的鄉村情調多功能體驗區1500畝山林地,遊樂拓展為一體的健康體驗區2000畝山林地;建設旅遊度假山莊,日接待300人,每年11000人;森林氧吧小木屋:接待能力100人,每年2000人,步道8000米;紅色民宿體驗區,規劃一期農家戶150戶;乾鮮果加工和食品加工廠,規劃項目區建設食用菌加工廠、乾果加工廠、藥材加工廠、肉食品加工廠,總面積2500平米,為上游初級產品深加工創造條件,增加產品附加值,並提高產品市場竟爭力和銷售收益,也能為村莊森林旅遊業品牌服務等。

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及生態養殖觀光農牧博覽園區使民宿生態休閒觀光農牧業實現了農牧業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現代農牧遊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和實施運行,將體現高起點、高效益的現代化農牧遊業生產基本特色。堅持經濟效益為中心,並與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在園區內不僅要選擇具有突出優勢的農牧遊業高新技術生產項目,而且還要選配和組裝農牧遊業產前、產後的有關項目及現代農牧遊產品深加工項目。這就有利於形成市場、技術、資源一體化的整體優勢,有效帶動農牧遊業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之路,成為市場與農戶連接的紐帶,保障農民利益,從根本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同時,社會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勞動薪酬不斷增加、節假日時間不斷延長,民宿生態休閒觀光農牧業為人民群眾放鬆心情、迴歸自然、融於自然、享受自然提供了客觀條件。西安市灞水源紅色民宿生態養殖觀光農牧博覽園區,促進了都市農牧遊業、現代農牧遊業、休閒農牧遊業和市郊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在藍田生產了一個新興行業----生態休閒觀光農牧遊業。便利的交通、舒適的食宿環境為城鎮居民走出家門,享受優美的自然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西安智聯創生態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