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工業廢水(industrial wastewater )包括生產廢水、生產汙水及冷卻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

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份複雜。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以下幾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

含酚廢水有何危害,怎樣處理?

含酚廢水主要來自焦化廠、煤氣廠、石油化工廠、絕緣材料廠等工業部門以及石油裂解制乙烯、合成苯酚、聚酰胺纖維、合成染料、有機農藥和酚醛樹脂生產過程。含酚廢水中主要含有酚基化合物,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和硝基甲酚等。

酚基化合物是一種原生質毒物,可使蛋白質凝固。水中酚的質量濃度達到0.1一0.2mg/L時,魚肉即有異味,不能食用;質量濃度增加到1mg/L,會影響魚類產卵,含酚5—10mg/L,魚類就會大量死亡。飲用水中含酚能影響人體健康,即使水中含酚質量濃度只有0.002mg/L,用氯消毒也會產生氯酚惡臭。通常將質量濃度為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高濃度含酚廢水,這種廢水須回收酚後,再進行處理。

質量濃度小於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低濃度含酚廢水。通常將這類廢水循環使用,將酚濃縮回收後處理。回收酚的方法有溶劑萃取法、蒸汽吹脫法、吸附法、封閉循環法等。含酚質量濃度在300mg/L以下的廢水可用生物氧化、化學氧化、物理化學氧化等方法進行處理後排放或回收。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含汞廢水怎樣治理,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

含汞廢水主要來源於有色金屬冶煉廠、化工廠、農藥廠、造紙廠、染料廠及熱工儀器儀表廠等。從廢水中去除無機汞的方法有硫化物沉澱法、化學凝聚法、活性炭吸附怯、金屬還原法、離子交換法和微生物法等。一般偏鹼性含汞廢水通常採用化學凝聚法或硫化物沉澱法處理。偏酸性的含汞廢水可用金屬還原法處理。

低濃度的含汞廢水可用活性炭吸附法、化學凝聚法或活性汙泥法處理,有機汞廢水較難處理,通常先將有機汞氧化為無機汞,而後進行處理。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含油廢水有何特性,怎樣治理?

含油廢水主要來源於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廢水中油類汙染物質,除重焦油的相對密度為1.1以上外,其餘的相對密度都小於1。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μ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μm之間,懇浮於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由於不同工業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L,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L,煤氣發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L。因此,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L;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

方法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處理過程中,儘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採用氣浮法和破乳法。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重金屬廢水來源及其處理原則是什麼?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自礦山、冶煉、電解、電鍍、農藥、醫藥、油漆、顏料等企業排出的廢水。廢水中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及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企業而異。由於重金屬不能分解破壞,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

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形態轉變成難溶性化臺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汙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

因此,重金屬廢水處理原則是: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其次是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用量和隨廢水流失量,儘量減少外排廢水量。

重金屬廢水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複雜化。更不應當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擴大重金屬汙染。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通常可分為兩類;一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

可應用方法如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電解沉澱(或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方法有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方法應根據廢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怎樣處理含氰廢水?

含氰廢水主要來自電鍍、煤氣、焦化、冶金、金屬加工、化纖、塑料、農藥、化工等部門。含氰廢水是一種毒性較大的工業廢水,在水中不穩定,較易於分解,無機氰和有機氰化物皆為劇毒性物質,人食入可引起急性中毒。氰化物對人體致死量為0.18,氰化鉀為0.12g,水體中氰化物對魚致死的質量濃度為0.04一0.1mg/L。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隨著環保要求的越加嚴格,我們需要對各種廢水的處理工藝多加了解!那麼其主流工藝有哪些呢?效果又如何?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

多效蒸發結晶技術

在工業含鹽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工業含鹽廢水進入低溫多效濃縮結晶裝置,經過3—6效蒸發冷凝的濃縮結晶過程,分離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點有機物)和濃縮晶漿廢液;無機鹽和部分有機物可結晶分離出來,焚燒處理為無機鹽廢渣;不能結晶的有機物濃縮廢液可採用滾筒蒸發器,形成固態廢渣,焚燒處理;淡化水可返回生產系統替代軟化水加以利用。

低溫多效蒸發濃縮結晶系統不僅可以應用於化工生產的濃縮過程和結晶過程,還可以應用於工業含鹽廢水的蒸發濃縮結晶處理過程中。

多效蒸發流程只在第一效使用了蒸汽,故節約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熱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生物法

生物處理是目前廢水處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應用範圍廣、適應性強、經濟高效無害等特點。

一般情況下,常用的生物法有傳統活性汙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種。

(1)傳統活性汙泥法

活性汙泥法是一種汙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目前是處理城市汙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它能從汙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汙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活性汙泥法去除率高,適用於處理水質要求高而水質比較穩定的廢水。但是 不善於適應水質的變化,供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空氣供應沿池水平均分佈,造成前段氧量不足後段氧量過剩;曝氣結構龐大,佔地面積大。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主要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汙水處理的方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浸沒生物膜法,是生物濾池和曝氣池的綜合體,兼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點,在水處理過程中有很好的效果。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接觸氧化池構造

生物接觸氧化法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汙泥生成量少,運行管理簡便,操作簡單,耗能低,經濟高效;具有活性汙泥法的優點,生物活性高,淨化效果好,處理效率高,處理時間短,出水水質好而穩定;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具有脫氧除磷的作用,可作為三級處理技術。

SBR工藝

SBR是序批式活性汙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的縮寫,作為一種間歇運行的廢水處理工藝,近年來在國內外被引起廣泛重視和研究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SBR的工作程序是由流入、反應、沉澱、排放和閒置五個程序組成。汙水在反應器中按序列、間歇地進入每個反應工序,每個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間歇運行的。

SBR法具有以下特點:工藝簡單,佔地面積小、設備少、節省投資。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力大、處理效率高、運行方式靈活、可以除磷脫氮、汙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耐衝擊負荷,處理能力強。

雖然法SBR以上優點,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進水流量大,則需要調節反應系統,從而增大投資;而對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如脫氮除磷等還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改進。

MBR工藝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汙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汙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平片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抽出。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MBR工藝設備緊湊,佔地少;出水水質優質穩定,有機物去除效率高; 剩餘汙泥產量少 ,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易於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但是,膜造價高,使膜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於傳統汙水處理工藝;膜汙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能耗高,工藝要求高。

電解工藝

在高鹽度條件下,廢水具有較高的導電性,這一特點為電化學法在高鹽度有機廢水處理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高鹽廢水在電解池中發生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經過沉澱(或氣浮)或直接氧化還原為無害氣體除去,從而降低COD。

溶液中的氯化鈉電解時,在陽極上所生成的氯氣,有一部分溶解在溶液中發生次級反應而生成次氯酸鹽和氯酸鹽,對溶液起漂白作用。正是上述綜合的協同作用使溶液中有機汙染物得到降解。

因為電化學理論的侷限性,高耗能,電力缺乏等問題,目前電解處理高鹽廢水工藝還是處於研究階段。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是一個單元操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離子與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陰離子或陽離子)上的反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

採用離子交換法時,廢水首先經過陽離子交換柱,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Na+等)被H+置換而滯留在交換柱內;

之後,帶負電荷的離子(CI-等)在陰離子交換柱中被OH-置換,以達到除鹽的目的。

但該法一個主要問題是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會堵塞樹脂而失去效果,還有就是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需要高昂的費用且交換下來的廢物很難處理。

膜分離法

膜分離技術是利用膜對混合物中各組分選擇透過性能的差異來分離、提純和濃縮目標物質的新型分離技術。

最全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彙總

目前常用的膜技術有超濾、微濾、電滲析及反滲透。其中的超濾、微濾用於工業廢水的處理時,不能有效去除汙水中的鹽分,但可以有效截留懸浮固體(SS)及膠體COD;電滲析(electrodialysis)和反相滲透(RO)技術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脫鹽技術。

另外,反滲透技術還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機物,這是其他脫鹽技術不能夠達到的,但是由於其處理成本高、操作經驗不足,反滲透技術在城市汙水處理及工業廢水處理方面的應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而且,膜技術處理高濃度含鹽廢水時,膜易被汙染,從而導致操作過程難以正常運轉。況且噸級廢水進行膜處理成本高,企業難以承受。

目前,處理工業廢水應用最廣泛的是多效蒸發工藝、生物法、SBR工藝和MBR工藝,因為理論成熟,處理效果好,經濟高效;對於電解、離子交換、膜分離等工藝,由於理論和技術的限制,更多的是出於研究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