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词到底说了什么内容?

君笺雅侃红楼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金陵十二支曲·好事终》

秦可卿的来历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他们二人的事件,就勾出许多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秦可卿便是风流冤家之一。

秦可卿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债。

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嫁入豪门,却芳年早逝

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看板时几副杉木板贾珍皆不满意,到底买下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又从大内红人戴权手上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前程,还特地请了凤姐协理。更有六公、四王等当朝显贵都来设祭送殡。出殡后寄灵于贾府家庙铁槛寺。

秦可卿的丧礼埋伏一系列重大祸患: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宝珠请愿自任义女,出殡后守灵铁槛寺;凤姐在铁槛寺弄权,间接害死张金哥一对情侣;最严重的是贾珍擅用潢海铁网山樯木板,接上了后来贼寇入室抢劫、海疆戡乱一条线索。

秦可卿死于腊月初二,她的丧礼却在翌年八月,间隔达九个月 ;从她的病情来看,似乎是病逝,从她的判词、曲子及对鸳鸯的自述来看,似乎又是自缢。她的死所以成为红学悬案。

因情生悲

"金陵十二钗"正册以宝钗,黛玉开头,可卿收尾,秦可卿的曲子名为《好事终》,从曲名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两层含义:秦可卿是梦幻一般的身影,承载着兼美理想但却又转瞬即逝;贾府的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一场幻,水月镜花,皆是泡影,最终都会走向幻灭。宁荣两府悲剧之始便是秦可卿这一"兼美"形象的陨落。薄命司中关于秦可卿的判词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诗后画有一女子悬梁自尽于高楼之上,歌曰:"擅风情,兼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又道:"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这位"兼美"的女子在红楼女子中最早殒灭未得"善终",她独钟情但却困于情、伤于情、毁于情,秦可卿的悲剧是由情而生,因情而亡。抱养秦可卿的养父名为秦业,谐音"情孽","孽"有"恶因、恶事"之意,"知情"的秦可卿是"情孽"的女儿,似乎隐喻着秦可卿的一生因"情"都有一场逃不过的"劫难",所以才说:宿孽总因情。

现实中,秦可卿更是有一场"情劫"。她虽自小被抱养但日后能成为贾家的长孙儿媳妇并且能得到贾家上下的认可与褒扬,秦氏定是倾尽了自己的感情:她是一个在贾母眼中"极妥当的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是尤氏评价"打着灯笼也无处寻去"的媳妇,是在贾珍看来"比儿子还强十倍"的儿媳妇,是与丈夫"相敬如宾""从来没有红过脸"的贤妻,是对待下人"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主子,连凤辣子听闻可卿病情时也流露出真心的牵挂"眼圈儿红了半天""不免又眼圈儿一红"。秦可卿的"知情"让她善解人意、通晓世故。她虽如此倾情与动情,但丈夫贾蓉却是一位纨绔子弟。这样一个"知情"的女子,面对这样一个风流成性,无耻卑贱的好色之徒,自然在婚姻中得不到幸福。而秦可卿与公公的那份隐秘的情愫,更是秦可卿情路上的致命一劫。

不管秦可卿是因为什么而死,然她终究是离开了,纵使葬礼再豪华,那又如何了,她终究是带着满腹心事,永远离开了那个偌大,却孤独寂寞的府邸。


一往文学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秦可卿排第十二位,她是红楼梦中最为敏感的人物。刘心武先生专门研究其人物原型,揭开其身世之谜,笔者认为作为《红楼梦》趣味性的延伸未尝不可,但其身份于第八回秦钟陪读家塾章回,其命运于“贾宝玉神游太虚境”金陵十二钗判词及曲目中已经讲得很清楚。

先看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便是秦可卿的判词,另有红楼梦十二曲,秦可卿曲目《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是贾家宁国府贾珍的儿子贾蓉之妻,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大管家,秦可卿则是宁国府的大管家。在贾母眼中,她是“极妥当的人”、“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评价比王熙凤要高。秦可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她是宝玉性启蒙老师,其房中香气、“海棠春睡图”、武则天宝镜、赵飞燕金盘、安禄山木瓜、寿昌公主宝榻,无一不是启蒙“物证”。在仙界秦可卿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原为钟情首坐,于警幻仙子座下管风情月债。在贾宝玉梦游仙境时,被警幻仙许配给贾宝玉教他云雨情。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在人间,她降生为一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五旬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小名唤可儿,同时还抱养一男婴没养活。秦业五十三岁生了秦钟,为秦可卿无血缘的弟弟。秦业为官清廉、家境清寒,但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姐弟的教育。这便是秦可卿的身世。

贾家宁荣两府选媳标准可谓完全极端,荣府媳妇都是史、王大家族的千金小姐,象郝夫人、李纨亦是富裕、官宦人家正统出身;而宁府尤氏三姐妹同母不同父,秦可卿是清贫官员抱养的弃婴,但共同特点都是长得十分漂亮。贾母眼中的秦可卿“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

回到秦可卿的判词和曲词上,她为什么要上吊自尽呢?“情既相逢必主淫”,“擅风情,秉月貌”,“宿孽总因情”。《红楼梦》第十三回目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甲戌本第十三回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雪芹、芹溪都是作者的外号,此处畸笏叟乃“命芹溪删去,估计畸笏叟是曹雪芹的长辈,因念秦可卿报梦给王熙凤关乎宁荣两府的命运,所以命令曹雪芹将其淫丧天香楼的细节删去。通过赖大的骂词,可以知道她与贾珍有染,从凤姐探病的症状来看,估计是怀了孕,宿孽如何了结,唯有自缢归于太虚幻境。当然,接受过礼教教育的秦可卿未必自愿与贾珍苟且,因为当属“沉塘”处置。对于儿媳的死,身为公公的贾珍“哭得泪人儿似的”,比丧妻的儿子贾蓉还伤心。又是为儿子捐官,又是超规格办理丧事,其铺张浪费程度为红楼梦人物之首。

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曲词“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暗示贾府破败的开端在于贾敬盲目修仙出道,丢下宁府无王为大的儿子贾珍尽管袭了官却胡作非为,与秦可卿发生丑闻,导致家业破败、最终被抄家,揭示情海孽债是罪魁祸首。而荣府也出了只贪图女子脂粉不事长进的宝玉、图私利包二奶的贾琏、老大还要纳妾的贾赦等不少不肖子孙。揭露贾家破败的根源,伏笔贾府走向灭亡的必然。

秦可卿的唯一功绩便是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讲出了拯救贾府的具体办法,包括置土地、物业,设立家塾基金,为子孙留后路等,可惜王熙凤未领会,加上只顾以权谋私,“三春去后诸芳尽”,贾府终跳脱不了“树倒猢狲散”的厄运,实在可叹!





玲珑随笔



在这一回中,作者借警幻之口,邀贾宝玉神游太虚,以其所见所闻甚至所亲历,阐释了万恶淫为首之要义,作者之苦心孤诣于此章节亦见一斑。辟如此章中所写到的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旨在警醒宝玉,旨在警醒世人。如宝玉到得太虚境,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而当宝玉进得薄命司,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副册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诗后又画一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这就预示了秦可卿的最终结局。


其后。。。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泄露天机。。。这之后,仙姑又引着宝玉,尝千红一窟茶,品万艳同杯酒,只是仙姑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溯路之行2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十一】

这页的图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根据脂批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但是,作家曹雪芹虽然删去了这段故事情节,却在她的判词和画中仍然保留了初稿中关于秦可卿结局的暗示。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天情海:比喻人世间风月情多。

幻情身:在这众多的红男绿女中,其中有一个人幻化出了一个具有代表与象征风月之情的女身。

这一句话在《红楼梦》中暗示了太虚幻境里的那位仙姬可卿,就是指秦氏可卿所幻化的形象。

《漫言不肖皆荣出》不要说不肖的子孙都出自荣国府,天下之大,每处都有。

《造衅开端实在宁》勾引秦可卿伤风败俗做坏事的开端实在还是宁国府的人,指秦可卿的公公贾珍等人。

这贾珍是宁国府的当家人,世袭三品威烈将军,也是一个好色之人。因整日无事所做,又见儿媳貌美如花,便见机把她搂入怀中。

《红楼梦》一书的原稿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一段文字,写秦可卿与贾珍正在私通,被婢女撞见,望着这不伦不类的公媳的丑事,这个婢女羞愤自缢。

后来,曹雪芹又作了删改,写秦氏因"忧虑伤牌肝,木忒旺,病重而死。

宁国府的主子贾珍,最后的结局因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强占良民妻女为妄凌逼致死等罪行,被皇帝下旨革去世职,遣往海疆赎罪。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一片红与红楼梦


秦可卿一直备受争议,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判词的“情既相逢必主淫”,一个是脂批“淫丧天香楼”。两个“淫”字将秦可卿钉在了耻辱柱子上,成了《红楼梦》中唯一的潘金莲?但这是事实么?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里先说说秦可卿判词中的“淫”字。

秦可卿判词最开始阅读有点莫名其妙,明明是宁国府中人,为什么要提到“漫言不肖皆荣出”,多读几遍就发现秦可卿判词将她的死讲的一清二楚。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四句判词诗一般,写清楚了秦可卿出处,经历和结果。

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作为茫茫大士口中应劫之人,本身就带着任务而来。她此生化作情身应劫,主要是作为贾宝玉的性启蒙者,和宁国府的终结者而来。

情既相逢必主淫——秦可卿幻作今生“情身”,引动他人对她产生“淫行淫念”,贾宝玉这个天下第一淫人对秦可卿动心。而贾珍老公公同样对秦可卿动了淫念。此淫是秦可卿第一淫,此淫很多人认为秦可卿为人淫荡。可根据贾宝玉的行为看,秦可卿没有淫行,是他人对她有淫念。

漫言不肖皆荣出——贾宝玉虽然年纪小,到底是秦可卿名义上的小叔叔,对侄儿媳妇产生绮念是不肖。而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想法,秦可卿毫不知情。她万万没想到一个与弟弟一般大小的小叔叔竟然会对她有绮念。就像她不可能想到公公贾珍对她有不轨想法。

造衅开端实在宁——贾宝玉发乎情止乎礼,秦可卿之死与他无关,真正死因是贾珍在天香楼制造事端暴起侵犯(造衅)秦可卿,秦可卿清白受辱无颜苟活,因此上吊自尽,含冤而死!

关于爬灰,与通奸有很大区别。“爬灰”指公公对儿媳妇有觊觎之心,未必一定要成事。打个比方,潘金莲爱武松,对武松勾勾搭搭。如果潘金莲是老公公,武松是儿媳妇,那潘金莲的勾引行为就构成爬灰,无论武松这个“儿媳妇”顺从不顺从。焦大醉骂,影射贾珍爬灰行为也没错。但绝不是证明秦可卿与公公发生实际关系,那样就要叫通奸了!

关于通奸,潘金莲和西门庆你情我愿就是通奸。哪怕一方不愿意,只要长期保持关系,都叫通奸。秦可卿是宁国府的大少奶奶,绝不是潘金莲那样自由,丫鬟婆子一大堆,根本不可能具有和公公贾珍秘密通奸的可能。反倒贾珍对秦可卿有想法,时常出没在秦可卿周围,被有心奴才看在眼中,渐渐传出风言风语,焦大听到一点风声,正好生气贾蓉骂他,口无遮拦不分事实咒骂一通,纯属醉汉粗话!

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影射贾珍对秦可卿的淫念。贾宝玉费尽心机睡到侄儿媳妇房中,预示贾珍对儿媳妇不轨之心,天香楼侵犯儿媳妇致死。秦可卿判词将此说的清清楚楚,此淫,秦可卿不知情,绝不是和贾珍通奸,是被“淫”!秦可卿判词虽然只寥寥四句,却对秦可卿的清白大有证明。几乎讲清楚秦可卿的一生。细读,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对秦可卿的念头影射贾珍对儿媳妇企图,而“造衅”二字,将贾珍强奸儿媳妇的事实描述很清楚!再结合脂批,更可证明秦可卿的清白,欢迎看下文对脂砚斋批语“淫丧天香楼”的解释。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看看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孝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典型的八大山人的图,鱼和鸟都是白眼向天。您用一般人的思维,无法理解这画的好。如果您要知道八大山人家族是和明王朝的覆灭紧密相连的。你就会理解八大的感情和艺术表现手法。

秦可卿的判词是八大山人朱耷写的。幻字是诗眼。表面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的。用美女比皇上不是八大山人的首创。李白就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诗。八大山人编了一个故事把好多人都绕进去了。

还有两个字,过去的解释都不对。一个是荣字。解释为荣国府是不对的。八大山人在写这判词时,还不知道有荣国府。应该把这个荣字理解为荣华富贵。

另一个字是宁字。难道只有宁国府姓宁吗?宁古塔不是也姓宁吗?

看懂石头记,红楼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郝明41


在红楼梦的第五回里,宝玉和王熙凤去探视秦可卿的病情,然后宝玉困睡在秦可卿的卧室,随后像做了梦一样,用圣经里的话说是魂游象外的光景。书中的作者也是表达了这种意思,宝玉魂游太虚幻境,还有警幻仙子陪着,让他看到了天机不可泄露的事,就是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对每个人命运的注定之语。我很佩服曹雪芹大师的写作才能,我不知他懂不懂圣经,因为圣经里也有这样的话,在诗139篇16节,,诗人大卫写道,,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子上了。其实曹雪芹写宝玉也是等于是这样的意思,写出人都是按命运而生活,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红楼梦里秦可卿的命运注定是,,其判定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从这段对秦可卿的判语里她的结局是应该上吊而死,但是在红楼梦里的13回里,只提到她临死时,灵魂还去和王熙凤告别,也警告了将来自家大厦将倾,没提到她是自缢身亡,给读者感觉就是病死的。


张学红871


我们来看看《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

1.正册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2.红楼梦曲-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什么意思呢?贾府的败落归根结底需要从“情”和“淫”中追溯,而贾府的败落,看着是荣国府的问题,实际问题出在宁国府。秦可卿的悲剧,在于自己的公公喜欢她,这个观点在书中很多地方都有细节的证据呈现,而贾珍和贾蓉父子,更是荒唐无比,比如联合起来调戏尤二姐尤三姐 等,以此呈现宁国府已经是烂透了的,所以最终贾府的败落根由,还要从宁国府算起。

秦可卿,意在呈现“情”字。在太虚幻境中有可卿,在现实中有秦可卿,很多解读的人,认为此可卿就是彼可卿。比如蒋勋老师,认为宝玉第一个意淫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侄儿媳妇,可卿,因为她太漂亮了,所以会惹得男人都喜欢,情既相逢必主淫。但是学者欧丽娟则认为,虽然两个人都是可卿,但并不是一个人,可卿只是一种意向,象征着情字,代表着情欲,而不是单纯的指代人,这样的表述,也未为不可。

但从整体看,可卿是一个可怜的人,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大野泽的风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秦可卿的判词。判词前"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根据脂评本及小说中的伏笔,小说第十三回回目原作《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中写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的乱伦关系,并有“遗簪”、“更衣”等情节。丑事败露后,秦可卿因羞愤无地自容,遂自缢身亡。画面当指秦可卿在天香楼悬梁自尽的结局。情天情海幻情身:写秦可卿的来历。情:谐音秦可卿的“秦”。情天情海:与“太虚幻境”的匾额“孽海情天”同义,喻人间之情犹海水之多,天空之大。幻情身:指秦可卿是由“情天情海”中幻变出的“情”的化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暗示秦可卿与贾宝玉两位多情人相遇的情节。作者借梦幻予以暗示。一说此句指贾珍与秦可卿的淫乱关系。

后两句意谓不要以为导致贾府败落的不肖子孙都出自荣国府,而酿成祸端的,其实是宁国府的人。造衅开端实在宁:隐指宁国府中贾珍等的丑行是贾府衰败的开端。




三古读书


图画中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荣国府中有一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但是这个不肖子却不是贾府大厦倾覆的关键,是宁国府,宁府的“淫”才是毁灭的根本。



自秦可卿出殡,贾家就开始了衰落。贾珍作为族长,起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贾珍的骄奢淫逸,不遵礼法,才是把贾家推向灭亡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