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边疆浪费时间兵力,为何不直接判死刑?原来是这个目的

说起古代的刑罚,我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残忍、残暴、毫无人性,死刑是所有刑罚中最重的一种,但除此之外,我们在古装影视剧中还常常看到,一些王公贵族犯了罪,被流放边疆。流放边疆也是一种刑罚,它只比死刑低一级,古代人家听说自己亲属被判处流放边疆,常常如丧考妣,很是悲伤,和死刑差不多。

流放边疆浪费时间兵力,为何不直接判死刑?原来是这个目的

对于朝廷来说,这种刑罚不仅耗费人员、时间,长途跋涉还耗费相当的金钱,他们为什么非要如此大费周章来处理一个罪犯呢?直接处死不是更省力。

其实古代人很聪明,他们的目的远不止处死一个罪犯那么简单。

首先,流放边疆路途遥远,古代运输又不发达,路上暑热寒冷,瘟疫流感,都可能直接要了犯人的命。一般情况下罪犯都到达不了目的地,就因环境的恶劣积劳积病而死。而且被判处这种刑罚的人常常不是皇宫贵族,就是在京城里当官的,他们与皇帝不是亲戚,就是曾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直接判死刑显得不仁义,除非犯的是谋逆的重罪。所以,为了显示皇上的恩德,留罪人一条命,也无不可,并且古代明君被认为不能杀很多人,不过这种刑罚就是一个处死人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给天下人演一场戏罢了。

流放边疆浪费时间兵力,为何不直接判死刑?原来是这个目的

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会看到,罪人家属贿赂押犯人的士兵,期望在路上能给多照顾照顾,先到了目的地再说。有钱的人家其实早安排好了那里的接应人员,不过这也得看命,毕竟被判处流放边境的犯人一半都死在了路上。

流放边疆浪费时间兵力,为何不直接判死刑?原来是这个目的

其次,边疆之地荒无人烟,条件极差,即使在路上能侥幸存活下来,在当地的生活也不会好过。这样的地方一般少数民族聚居,茹毛饮血,过着野人的生活,远不如中原的条件好。被流放的地方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认同中原文化,有心造反的人很多,中原派汉人过去,可以一定程度上同化那里的少数民族,通过繁衍和传授技艺,慢慢教化那里的人民。其实皇帝是在下一盘大棋,几十年的教化不仅当时对外派官员的统治有好处,之后对占领这里,拥有统治权利益更大。

流放边疆浪费时间兵力,为何不直接判死刑?原来是这个目的

最后,这些人还是免费劳动力,可以用来当一些大工程的苦力,反正是罪人,不用白不用。

这么一举多得的惩罚,不得不让后人感叹,古代人真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