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作為小國,為何能打敗強大的楚國?

_記憶中窺見



吳國原本就不是小國。而是一個落後,缺乏完善軍事制度的蠻夷大國。吳國的崛起,有兩個人起到決定性因素:一是巫臣。二是伍子胥。

一、楚國的崛起,要感謝春秋第一淫婦夏姬。

夏姬是鄭穆公之女,後嫁與陳國司馬夏御叔,故被稱為夏姬。夏姬最早與其兄長公子蠻亂倫。因其淫蕩,而致使公子蠻被殺。之後嫁給陳國大夫夏御叔後,又同時與陳靈公、孔寧、仲行父通姦。此君臣三人身穿夏姬的內衣,嬉戲於朝。曵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靈公告與二子,二子殺遂殺曵冶。

陳靈公與孔寧、仲行父在夏姬家中宴飲。靈公謂行父曰:“徵舒似汝。”對曰:“徵舒似君。”夏徵舒恥之。陳靈公歸,夏徵舒射殺之。二子奔楚。

次年,楚子因夏氏之亂伐陳,殺夏徵舒,光復陳國。楚王獲夏姬而歸。楚王、令尹先後欲納夏姬,皆被巫臣勸阻。之後夏姬嫁給連尹襄老,襄老在邲之戰中戰死,連屍首也被晉國虜走。襄老死後,其子黑要作的第一件事,並非尋回父親的屍體,而是與繼母夏姬通姦。


巫臣得知後,命夏姬暫回鄭國,並承諾以後的迎娶她。巫臣迎娶夏姬後,楚國令尹子反惱羞成怒。盡滅巫臣、黑要全族。

巫臣為報滅族之仇,投奔吳國,助其治國整軍,吳國開始崛起,並逐漸成為楚國的大患。

在春秋諸多淫婦中,夏姬不但最為淫蕩,並且禍害最大,“殺三夫,弒一君,戮一子,亡一國,死二卿,滅兩族”。無愧於春秋第一淫婦之名。

若無夏姬,就無巫臣奔楚。楚國就無法崛起。

二、楚平王殺伍子胥全家,使吳國更加強大。

楚平王命費無極為太子建選擇太子妃。費無極覆命時,稱準太子妃傾國傾城。建議楚王納為嬪妃。 楚平王認為,這是兒子的媳婦。不能亂倫。而費無極則稱,沒過門,還不是太子妃。不算亂倫。 楚王還是覺得不妥。後來,費無極把準太子妃帶到平王身邊。楚平王見到準太子妃的容貌後。色慾完全戰勝了理智和廉恥。便納其為妾。

楚平王年紀越來越大,費無極深知。有朝一日山陵崩。太子建即位後,便是自己的末日。 費無極便誣告太子建謀反。楚平王認為,費無極得罪了太子。怕太子秋後算賬。才誣陷太子的。平王不信太子會謀反。 費無極絞盡腦汁,羅織罪名。炮製太子謀反的‘事實’。在費無極的挑唆之下。三人成虎,楚平王下令誅殺太子建。 伍子胥父親伍奢是太子太傅。伍奢命伍子胥帶太子建出奔。自己和長子被楚平王逮捕殺害。 伍子胥帶太子建投奔吳國。

多年後,幫助吳國攻陷楚國郢都。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對楚平王掘墳鞭屍。

吳國強大之時,攻陷楚國郢都。打敗強大的齊國。威脅霸主晉國。


楊朱學派


楚平王昏庸無能,聽信奸臣費無忌之言,懷疑太子建有謀反之罪,作為太子建老師的伍奢也首當其衝地被牽連進去,和其長子均遭到殺身之禍,幸運逃出虎口的次子伍子胥幾經周折逃到吳國和一心伐吳的吳王闔閭一拍即合,英雄相見恨晚。伍子胥立志要滅掉楚國,替父,兄報仇。與此同時楚國文臣伯嚭也因費無忌所陷害逃到吳國,因有同樣的經歷因而也產生了和伍子胥同樣的想法。伍子胥,伯嚭後來都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這和他們對楚國有著刻骨銘心之仇恨有很大關係,同時又和這二人的卓越才能也分不開。

外因方面是吳國和楚國由於邊界之處兩個婦女為爭桑葉而由口角發展成撕打多,最終導致兩國兵戎相見,因派刺客刺殺吳王上位的闔閭正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因而他上位登基上時刻不忘國仇,決心招賢納士,力精圖治,振興吳國,掃平楚國,當此之時,為了躲避殺身之禍的兵聖孫武也正好逃到了吳王,並得到吳王的重用,隨即給吳國練兵佈陣,訓練兵將,由於文有伯嚭,伍子胥,武有孫武這些能人義士治國強軍,經過幾年的韜光養晦,吳國終於成為經濟繁榮,政治清明,軍事過硬的地區強國。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吳王闔閭即命人說服唐成公和祭召候一同伐楚。

另外關於內因方面還需要強調的是,楚平王由於聽信奸佞費無忌,謀害忠臣絞除異己,使得楚國民憤極大,楚平王也民心大失,以至於楚國百姓都希望外部勢力來顛覆楚平王政權。

由於可見吳王伐楚明面上是一場侵略戰爭,但實質上已成為了正義之戰,正因為如此楚國的滅亡已是必然之勢。果然當一切準備就緒後,在兵聖孫武相親出馬,伯嚭,伍子胥雙雙參與之下,吳軍勢如破竹,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擊敗楚軍,並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嚇得率其妹流亡他國。楚國滅亡,楚亡之後伍子胥命人挖出已死多年的楚平王並鞭屍三百,留下千古爭議話題。

吳國伐楚,是兵聖孫武一手導演的以弱克強,以小搏大的逆襲之戰,也是他的成名之做,經典之戰,它的勝利在歷史的那個階段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是和吳王闔閭的奮發圖強,雄心強國戰略分不開的,也是和楚國自身君王昏庸息息相關的,正所謂“不做死不會死”。這場戰爭說是偶然的是因為一個昏庸國君正好遇到了一個有作為的明君。

正因為這種偶然,當吳王闔閭死後,他的繼任者夫差也因逼死伍子胥,逼走孫武,才使得吳國又被越國所滅,又一次驗證了“不做死,不會死的”金科鐵律!






張生史話


春秋時期,地處東南的小國吳國能夠戰勝地域廣大的楚國,主要有三個原因,缺一不可。



第一,晉國的支持和開發,文明的進步。

大家都知道,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都非常強大,都想一直當霸主,尤其後期楚國和晉國交替稱霸,天下第一強國非楚即晉,為了牽制楚國,晉國派人去楚國的後方吳地,勸課農桑,教育民眾,發展經濟,提高吳國的國力和軍力。

可以說,吳國的崛起和晉國的扶持息息相關。



第二,楚國佞臣當道,國力的衰落。

楚國在春秋後期,由於奸佞費無極的得寵,楚平王殘害忠良,不顧人倫霸佔太子妃,國家日益衰落,楚王死後,其子年幼,費無極更是大權獨握,變本加厲,排斥異己,天天哄騙楚王嬉戲玩樂,荒廢國政。楚國在這種情況下日益衰落,國力大不如前。



第三,吳王闔閭的雄心壯志,任用賢能。

吳國在吳王闔閭時期,由於吳王闔閭的勵精圖治,任用伍子胥為相國,大力發展經濟,積蓄國力,吳國國力蒸蒸日上。



在軍事上,吳王闔閭任用一代兵聖、《孫子兵法》的主人孫武為大將軍,訓練軍隊,吳國軍隊經過訓練,戰鬥力大大增強,紀律嚴明,兵精糧足,吳國大振。




正是在楚國衰落、吳國上升時期,吳國又恰逢一位有雄心壯志的統治者,兵聖孫武又為其所用,吳國雖小,卻打敗了貌似強大的楚國。

篇篇原創,給你獨特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楚國伍子胥因楚平王殺了他的父親和哥哥,逃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幫助下自立為王,史上稱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既位後,封伍子胥為大夫,幫助他處理國家事物。並起用孫武為大將。吳王闔閭在這兩位軍事家的輔佐下,整頓軍馬,很快就兼併了臨邊的小國。

而此時的楚國,楚平王已經去世多年,楚昭王熊珍繼位,當了多年的國王,只有二十歲左右,國家的權利掌握在奸臣費無極和囊瓦手裡。由於他們陷害忠良,得罪周邊國家,使楚國內憂外患,危機四伏。

公元前506年,楚平王去世十年後。(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或許來自這裡吧)吳王闔閭躊躇滿志,與伍子胥和孫武計劃伐楚,一是答應過伍子胥為他報仇,再有就是稱霸江南。

在大軍事家孫武的精心準備下,很快吳軍就打敗了楚國。楚昭王逃到了隋國去了。伍子胥“掘墓鞭屍”報了家仇。

吳國之所以能打敗楚國,伍子胥和孫武的功績不可少,而楚國奸臣當道,朝政荒廢,也是必敗的根源!



路遙lgy



國家內部的狀況。當時的吳王闔閭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他深刻意識到如果稍有不慎,吳國就有滅亡的危險。於是上臺之初就立志將吳國建設為強國。他任命伍子胥為行人,並採納他提出的“建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使吳國的實力得到提振。



而當時的楚國,自康王執政時期就有很嚴重的內鬥。這種高層的不穩定是一直持續到昭王時代。一代名臣伍子胥就是在楚國內鬥的受害者之一。


完備的攻楚策略 。吳國攻楚,既能接觸吳國的禍患,又能協助伍子胥復仇,能得到更多支持。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為了攻楚而做了充分的外交和軍事準備。

  1. 當時晉楚爭霸,晉景公為了制約楚國,有意想借助吳國的力量,而吳國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大國支持。兩國走向聯合。
  2. 攻打楚國,勢必是遠距離作戰。因而吳國先是攻滅了徐國,從而掃清了通往楚國的障礙。
  3. 疲楚。吳國將軍隊分為三支,輪番侵襲楚國,使楚軍疲於應付,也使楚軍分不清吳國軍隊的主要方向。
  4. 將唐、蔡兩個附屬國爭取到吳國一邊,使楚國孤立。
  5. 趁楚軍疲憊、疑惑和孤立之際,吳國最後“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先是在柏舉重創楚軍,而後五戰五勝。到了冬季時,吳國舉全國之力再次發動對楚國的進攻,消滅二十萬楚軍,逼進楚國都城,楚昭王逃到了隨國。
可以說,吳國攻楚是對孫武兵法的一次完美實踐,也是戰爭史上一個經典。


所以有人說孫武的兵法就是為了攻楚而寫的。

我是【獅子貓】,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您。如果您喜歡,請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呦。


獅子貓



春秋時期的楚國在問鼎中原的楚莊王之後就已經開始衰落,吏治混亂,內鬥不止。已經沒有當初與晉國交替爭霸的強勢,國力已經大為衰退。

伍子胥作為楚國大夫,在內鬥中家人被殺,逃出楚國,並且立志要消滅自己的母國。

而此時的吳國正在崛起,由兵聖孫武助力。接連擊敗齊楚徐等國,儼然新的霸主,比宋國夠格的多。

伍子胥是楚國大臣,對楚國地理軍力等相當熟悉。楚國混亂之際,吳國多次襲擊楚國,雙方竟然在楚國境內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一方面說明楚國地大,但無人區眾多。另外也說明楚國防務非常虛弱。

所以此時的楚國已經沒有那麼強了,吳國也沒有那麼弱。

但好在吳國只是曇花一現,楚國滅國邊緣被秦國打了一針強心劑又活了過來。而吳國也陷入了內鬥,此後一蹶不振。


碼上春秋


首先來說,吳國並不是小國,論出身吳國甩楚國幾條街。吳國與周是本家,文王的父親兄弟三人,文王大哥泰伯,二弟仲雍,老三為文王父親季歷。泰伯為了讓三弟季歷即位,與二弟仲雍遠走江南。後來武王伐紂,分封天下,派人尋找泰伯與仲雍,泰伯沒有後代,只找到了仲雍的後代,叫周章,便分封在此,號曰勾吳。

吳國到了壽夢時候開始成王,到了公子光接任王位之後,開始了強盛之路,有伍子胥,孫武等人,文武雙修,國力大盛。因此敢挑戰楚國,並且重創了南邊的越國,甚至跟北邊的齊國都打過。對於春秋五霸的說法,有種版本就是有吳王出現的,這也足可證明當時吳國國力的強大。

因為後來的常年征戰,才使得國力衰退,再加上君主的原因,最終遇上了臥薪嚐膽的勾踐…


從來去留


越滅吳,楚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