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爱情灰常假


为何刘备坐视不理?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就没这事儿,所以刘备怎么管?难道要让刘备跟张飞说:“三弟,速速去杀了你二哥一家”?然后刘备再出面劝阻?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很自然的发出一阵哂笑,但是我想告诉各位的是,这种比野史还不靠谱的故事情节真的有出处,而且“来头”还不小!

1967年的一天,在今上海嘉定区一座明朝的墓葬被发现,人们对它进行发掘后在一口女性棺椁中发现了一批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共十二册。其中有一册《花关索传》,里面详细记载了张飞如何杀了关羽全家老小。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话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这时候刘备突然说了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我本就孤家寡人一个,外出闯荡可以毫无牵挂,但你们不一样,你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跟着我出去肯定会有所牵挂,这样就不能一心扑在事业上,又如何能成就大事?”

说实话我不明白刘备说这句话的意思,但性情耿直的关羽却对刘备说:“大哥且放心,我这就回家杀了我那一家老小”,就在关羽提刀便走的时候,张飞拦住他,难道是张飞不忍要劝阻关羽杀亲吗?不是!一根筋的张飞又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对关羽说:“二哥忍心对自己的至亲下手吗?不如你去杀我家人,我替你去杀了你家人,岂不完美?”关羽听后“开心”的夸赞三弟懂事,刘备自然非常赞同这件事,但也不能表现出高兴的情绪,毕竟自己的弟妹,侄子们马上就要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去见阎王了,所以在刘备的默许下,关张二人各自去杀对方家人了。



张飞来到关羽家后,三下五除二的几乎杀尽了关家人,后来他看到关羽的妻子胡氏已怀有身孕,心中不忍便放她走了,而关平也被张飞领了回来,毕竟关平年纪不小还能跟着他们一起闯荡。

所以最终关羽的家人中只有关平,妻子胡氏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三人幸免。后来胡氏生下一男婴,七岁时走丢被一姓索的员外收养,后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所以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他取名“花关索”,而民间就叫他“关索”,关于关索的故事在《花关索传》中还记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以上这些记载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完全不可信,甚至庞德之子庞会随邓艾,钟会灭蜀后杀尽关羽后代也几乎不可信。而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所体现出的兄弟之情乃后世之典范,哪里会有《花关索传》里描写的那么腹黑?

所以大家也只当个笑话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咸鱼闲聊


张飞杀死关羽全家的故事,出自于一本名为《花关索传》的说唱词中。书中刘备对张飞杀关羽全家而坐视不理,那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刘备策划的。而且张飞杀关羽全家的时候,关羽也遵循约定杀了张飞的全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嘉定县的一座明代古墓中出土了一本名为《花关索传》的说唱词。故事内容充满了玄幻题材,整本书中以关羽的儿子关索为主线,讲述了关索类似于“神人”的经历。

开篇第一部分讲述了关索的出身。当时的刘关张刚刚桃园结义,准备联起手来干一番大事业。但当时刘备比较腹黑,因为害怕关张会半路会因为家室而抛弃自己,所以总是唉声叹气。

作为兄弟的关张二人,看到大哥愁眉不展之时,问刘备什么情况,于是刘备把心中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听到刘备的忧愁后,关羽首先表态,愿意杀死自己的妻儿老小,以绝后顾之忧。



听到关羽准备杀死自己全家时,张飞在一旁说话:“那可是自己的家人呀,又如何下的了手?”关羽随即说对张飞说到:“不如这样,你杀我全家,我杀你全家,这样就都下的了手了。”

此时在一旁的刘备被没有说话,兄弟二人以为大哥默认了此事,于是关羽和张飞分头行动灭掉对方妻儿。

关羽这边非常痛快,三下五除二解决掉了张飞的家人,因此张飞的妻儿老小全部成为了关羽的刀下亡魂。但张飞这边不是特别顺利,在杀到关羽的老婆胡金定时,胡金定跪在地上祈求张飞放过自己,而且关羽的长子关平也跪在地上请求,并且表示愿意给张飞牵马坠蹬。



当时的胡金定已经身怀六甲,加上年幼的关平跪在地上祈求,所以张飞动了恻隐之心,便放了这“两个半”人。

胡金定被放后,回到了娘家,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因为各种奇遇,被一名索姓员外收养,后来又有一名花姓道士教导其武艺,所以取名“花关索”。后来花关索在偶然间得到了神力,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来历,所以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这个故事情节离奇,引人入胜。尤其是后来关索上路之后,在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都逐一化解。并且在此期间还收获了鲍三娘、王桃、王悦等几个漂亮的妻妾。但实际上这个故事纯属虚构,正史中关羽只有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关平在临沮和关羽一同被杀,关兴在蜀中继承了关羽的爵位,但不幸英年早逝,唯一的女儿在关羽失荆州后下落不明。




刘关张妻室

实际上,刘关张三人在创业路上是一直带着妻室的,并不可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失去徐州后,妻室曾经被吕布擒获,后来刘备回到小沛之后,吕布也将其妻子还了回来。再后来刘备在长坂坡逃亡的时候,也曾经抛妻弃子。以此可见,刘备在创业路上一直是带着家人的。



同样,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关羽曾经跟随曹操战败吕布后,向曹操请求迎娶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华阳国志》中记载“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妻子当时并没有生育,所以请求娶杜夫人。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常年征战,也是带着自己的妻室。

张飞更是如此,在徐州盘踞的时候,就抢了夏侯渊的侄女为妻,此后一直带着夏侯氏到了蜀中,夏侯氏还为张飞生育了两个女儿,后来这两个女儿还成为了刘禅的皇后。


我是越关


张飞和关羽互相杀了对方的妻儿老小,以安大哥刘备的心,是不是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桃园三结义,千古永流传,刘关张那是个个具备“侠骨柔肠”的精神的嘛,怎么还有这么血淋淋的一出呢?

故事出自明朝成化年间的一本书《花关索传》,这书里讲述了不少故事,其中就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事情。

话说这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一见如故,欲结拜为兄弟,以图一番大业,但是结拜之后,刘备却怅然起来。

关羽张飞不解其里,就忙问大哥顾忌什么?

刘备叹口气说:我现在是孑然一身,孤家寡人,也算是把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可你们都有妻儿老小,留了后路啊,万一你们将来眷顾家人,回心转意不再图谋大业呢?

关羽和张飞这就愣住了:还有这道理?

两人思索一番,为了解除大哥的后顾之忧,两人就狠下心来,决心杀了自己的家人。

但是自己杀吧,下不去手,那就互相做掉对方的家人吧。

听了两人的建议和安排,刘备表示赞同,就放手让两人去办。

于是,按照书中叙述:关羽拎着大刀,跑到张飞家里,把张飞全家杀了个精光。

而同时,张飞也赶到关羽家里,把他家杀了十八口,这见一个杀一个,简直杀红了眼。

结果,当张飞举刀落在关羽老婆胡氏身上时,胡氏哀求说:自己怀有身孕,恳请放过她。

张飞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就放过了胡氏。

此时,关家还剩下一个关平。

关平跪在张飞面前,恳求说:三叔,你不能杀我啊,我还小,你留着我这条命,以后我给你牵马打杂,给你干活好不好。

张飞长叹一心,放下了手中的刀。

这就样,在这次杀戮中,张飞家都被杀光了,关羽家还剩下1个孕妇和一个儿子,胡氏逃回娘家,把孩子生了下来。

这孩子后来被索员外收留,再大一些,又被武林高手花岳收做了弟子。

他长大之后,也慢慢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于是,他以关家、索家、花家三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

当然了,这个故事也只是个故事,一种民间传说罢了,古人聊以为谈资罢了。

毕竟,在正史里,关羽和张飞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个故事乃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虚构情节而已。

自然,就连“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故事,比如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也不过是演义罢了,当小说、电视情节看就行了。


云中史记


这个故事源于《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一书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篇。

在这本书中一开始就写道:刘关张三人一见如故,相约在“青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所谓乱世出英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打算在这乱世之中干一番大事业。结拜完之后,刘备却愁眉不展,关张二人便上前问询。

刘备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

关羽一听就急了,忙说:“我杀了老小,共哥哥同去。”

还是张飞善解人意,于是说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的老小。”

刘备道:“也说得是。”

于是关张二人相约杀死对方的一家老小以表明干大事之心。关羽大刀一挥,就杀死了张飞全家。张飞跑到关羽家,杀死了关羽一家十口人,但是张飞见关羽的妻子胡氏已经怀有身孕,就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放走了胡氏。

杀完家小之后,兄弟三人再次相聚,书中记载“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而被放走的胡氏后来产下一子,名为关索。关索得到高人指点,习得一身武艺,去到荆州认父,引出一大段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关索的故事。

这个故事显然有点耸人听闻,但仔细琢磨却发现它是经不住推敲的。

第一、这本书是一本民间演义,不具有史料性质。

所谓《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一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江苏南通,根据专家考证,成书于明朝成化年间。这本书一看名字就可以猜出来是一本民间通俗演义,就像《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一样,是根据历史上的某位名人的事迹,进行艺术加工和扩充之后产生的一种供市民阶层娱乐的传说故事,在当时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会拿它当真。由于关羽在民间的形象十分令人尊敬,所以人们难免会以他为蓝本创作出很多故事。因此,这不足为奇。

第二、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关索其人?

关于关羽的身世问题在当时的史册中鲜有记载。《三国志 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也。”仅凭这一句,我们并不能知道关羽的世系情况。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终于有人发现了关羽的世系资料。康熙年间,解州太守王朱旦有一次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了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孙三代的世系,生卒年月等。根据这些墓砖,我们可以得知,关羽有三个子女,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女儿关氏,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在民间传说中名为关银屏。

第三、刘备以仁德著称,不可能让自己的兄弟杀死家小。

在曹操发兵十万讨伐陶谦之时,天下诸侯大都隔岸观火,不做行动。袁绍,袁术坐拥几十万人马都不动声色。而刘备却独以五千兵马,前来救援,这不可谓不仁义。对待他人,刘备尚且以仁相待;对待自己的兄弟,刘备又怎么可能以“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之名,令兄弟杀死自己的家小呢?

综合上述观点,可见,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版本,并非真正的历史,我们大可一笑置之!


无笔史官


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而且是一个蹩脚的传说。历史上的根本没有这件事情。   

张飞关羽是有情有义的典范,这里的情不只是兄弟情,更包括对家人的情,尤其是关羽,作为一个熟读春秋的人,是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兄弟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所谓关羽张飞互相杀死对方弃妻儿老小的故事,是出自一本叫做《花关索传》的小说。


  

事情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说起的,刘关张三人,义气相投,结成异性兄弟!收服了如此两个强大的小弟,刘备本该高兴才是,不料他竟然暗自惆怅,长吁短叹起来!   

“大哥这是为何?”心细如发的关羽敏锐的感受到了刘备的异常。   

“大哥,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证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可二位贤弟都是有家有室之人,跟着为兄闯荡天下,万一哪一天你们牵挂家人,一去不返,这可如何是好?”刘备语气诚恳的说道。


  

“大哥,这...”张飞顿时语塞。   

“罢了罢了,二哥大哥不放心我们,觉得我们会眷顾家属,耽误了他打天下,索性咱们把家人全都处理掉,这样咱们也能和大哥一样无牵无挂,一起闯荡天下!”   

关羽一个愣怔,随后缓慢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两个人商定互相杀死对方的妻儿老小。刘备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大手一挥,两位贤弟,去干吧!   

于是关羽张飞各执兵器一人送50青龙偃月刀,一人挺长八蛇矛去取对方的家人性命去了。   

关公轮着青龙偃月刀,一会儿就把张飞的家人全部处理干净了。   

而张飞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张飞遇到的关羽的夫人胡夫人!此时胡夫人已经身怀六甲!   她跪在张飞面前:“三弟请看在结义兄弟的份上,放过我肚子里的孩子吧,这也是你的侄儿啊!”   

张飞,看着跪在眼前的二嫂,心中渐起不舍之意,“也罢,你快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张飞,别过头手一挥。   

“三叔我还是个小孩子,你不要杀我,好不好?以后我给你牵马坠蹬,你看行不行?”说话的是半大孩子关平!   

“唉,放走一个也是放,放走两个也是放,你们快快离开这里吧”张飞放下了手中的屠刀,长叹一声。   

就这样,那湖夫人和关平逃出生天了。

  

整个屠戮家人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刘备!在消灭了两员猛将的家属之后,他们也和刘备一样,再无牵挂,可以全心全意的随着他打天下!可以这么说,整件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刘备,刘被利用两位兄弟的义气,对他们进行煽动,让他们在头脑发热的情形下做出了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他这样的人品和仁义两个字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真正的精彩才刚刚开始。胡夫人回到娘家生下一个儿子,开始了传奇的一生,这个小家伙被索员外收留,又被武林高手花岳收为了弟子,学成了极高的武功,不亚于乃父关羽!这个小孩就是大名鼎鼎的花关索!然后就有了战场救父,情定花鬟等情节,基本上和传统的评书小说是一个套路的。

  

故事终究是故事,这并不是历史,刘关张,这个创业团队他们的妻子儿女始终追随在他们的身边,否则怎么会有千里走单骑护送两位嫂嫂的桥段呢?   

这个花关索的故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认同之下,对于张飞关羽这样的行为能够容忍,甚至得到下层人民的赞许,但是到了21世纪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就是封建主义的糟粕,完全是灭绝人性的!      


策神历史


无论从正史《三国志》或者小说《三国演义》来看,张飞从来没有做过杀死关羽全家老小的事。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曾上拜苍天,下叩厚土,焚香盟誓“不愿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张飞怎能残忍杀死关二哥全家老小呢?

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个人把关羽的后人灭族了,此人名字叫庞会。

公元263年正月,邓艾率奇兵“走阴平小路”突袭蜀国国都成都,后主刘禅不战而降,蜀国灭。

此时魏国大将庞会带领手下百余人冲进关府,把关羽后人千余口屠杀殆尽。庞会为何要对关羽后人灭族呢?



▲刘、关、张相遇

原来在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战役中,曾“水淹七军”俘虏并杀死了庞会的父亲、曹操的先锋官庞德。换言之,庞会在事过境迁40多年后,为了报仇把关羽后人灭族了。

讲真庞会这事做的不地道,战争一定会死人,将士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不过是各为其主,不存在着个人恩怨,庞会没必要把仇恨报在关羽后人身上。

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引自《蜀记》关羽传记。

如果不排除野史传说的话,张飞确实杀死了关羽全家十几口人,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刘、关、张哥仨桃园结义时,为了全心全意的共创大业——恢复汉室,哥仨相约互杀对方的妻子儿女,为的就是以后毫无牵挂和义无反顾。

刘备当时没有老婆孩子,他的四位夫人都是后来才娶的。

穆皇后是平定益州时娶的;孙夫人是火烧赤壁后娶的;糜夫人是刘备和袁术死磕时,袁术的手下糜芳为了讨好刘备把妹妹嫁给了他;甘夫人是刘备为豫州牧是纳的小妾。

也就是说刘备和张飞、关羽结拜时是光杆司令,说来说去就是让关羽和张飞互杀,他从中监督。



▲张飞

话说张飞和关羽分别来到了对方家中,关羽心狠手辣手起刀落把张飞的4个夫人和11个儿女都砍了。张飞是杀猪卖肉的一方土豪,老婆孩子一大堆,关羽全当自己练练刀法,免得以后上阵杀敌刀法生疏。

顺便说一下,张飞后来的夫人是在一次战役空闲时间娶的夏侯氏,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侄女。然后生下了四个子女,长子张苞、次子张绍,两个女儿大、小张氏到后来都成了后主刘禅的皇后。

咱们接着说张飞这边,张飞到了关羽家中挺长矛便刺,关羽是卖绿豆出身的小贩,家中经济条件比织席贩履的刘备强,他娶了两房媳妇,生了5个子女。

张飞大喝一声,一矛刺死了大房,反身要刺二房时,二房扑通跪下了,哀求“叔叔”放她一马,原来二房胡氏正身怀有孕。



▲花关索

张飞不忍下手,放过了胡氏。后来胡氏生下了儿子花关索,在关羽襄樊战役中,花关索带着母亲胡氏阵前认父,关羽这才知道原来小弟张飞还是一个粗中有细,有情有义的人,这让关羽感动万分,悔恨自己当初为何那么绝情把弟弟全家杀光了。

结语:显然张飞杀关羽全家的故事都是无稽之谈,讲真《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都是作者罗贯中杜撰的故事,所以民间野史和唱词不能拿来当历史,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秉烛读春秋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文学中精彩的一部

它主要讲的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因为书中的角色都很有特点,形象很鲜明,所以让人忘不了。其中刘备,张飞,关羽这个三人组就是书中的一大焦点,关于他们之间兄弟情谊是书中的一大看点,很多人都羡慕他们这种出生入死的感情。但是让人不知道的是张飞居然杀了关羽的家人,这样一个耿直忠义的人为什么会做这种事情呢?

故事还得从三人的相识说起。

刘备张飞与关羽刚认识的时候就觉得很奇妙,很投缘,刘备做事有谋略,也非常的照顾关张二人,而他们两个人也非常的敬佩刘备这个大哥,经常为他两肋插刀。当时正值不平的时代,刘备心中满腔热血却十分惆怅,想要干出一番大事,却没有个左膀右臂相助。

刘备与关张相遇

当时与关张二人相遇,就觉得这两个人是难得的人才,关羽忠义冷静,张飞耿直豪爽。而关张二人对刘备也很是敬佩,在得知他的理想抱负后,都愿与他携手共创大事。经过大大小小的事情的历练,三人兄弟情谊越发深厚,于是便有了桃园结义的故事,同时也自那一刻起三人一体,同心协力闯出了乱世的一片天地。

那么上文所说的张飞为何会杀了关羽的家人,刘备得知又为何没有劝住呢?

如果大家有读过三国演义应该都有印象,书中的关羽和张飞从来都是潇洒自如毫无牵挂,根本没有什么关于他们的感情的描述,这让很多读者都以为这两个人是没有家室的。所以也会疑惑关羽哪里冒出来的家人,张飞又是什么时候杀了他的家人,这样的两个仇人又怎么会结拜为兄弟,这一切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其实早在三人桃园结义的时候,刘备就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当时的刘备孤家寡人一个成天云游四方,也正是这样才有机会遇见了关张二人。而当时的关张二人其实是有家有口的,只是书中没有描写到,或者省略了,所以在三人结拜之时刘备突然顿了一下,恍然大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说他自己只身一个人,行动都很方便没有顾虑,干大事的人不能被任何事情所牵绊住,他可以无所顾忌,但是关张二人他们因为家室突然犹豫该怎么办,这样是会影响他们干大事的,要知道当时他们心系的是天下,要想有所作为就要置死地而后生,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到他们才行。

于是为了让刘备把心放到肚子里,也为了表明二人的决心

他们相互之间商量要不将自己的家人都杀了,但毕竟是多年相处的家人实在难以下手,便商量出交换的方式,于是关羽将张飞一家老小全都杀光了,张飞也没有顾忌将关羽的家人也杀死了。

至于刘备为什么置之不理?

其一这是他们二人各自的家事,虽是大哥但他们心意已决也不便插手。其二,在他自己看来真要有所成就,确实应该跟那些羁绊做个了断,为了更长远的大计,也为了天下的苍生,他也只能看着他们舍小家而保大家。

后来,无牵无挂的三人也就放手大干,靠着刀枪马背闯出了一片乱世的成就,最后也达到了当时的初心,让蜀国的百姓可以有饭吃有地方住,所以不得不说他们一个个全都是真正的英雄好汉,血性十足,当然这些都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不是这样也只有考究正史才知道。


羽评郡主


桃园结义史上有沒有,无从考证。但刘关张生死之交,卧同床,出共行,义薄云天,不容置疑。

当时天下大乱,正是群雄奋起之时。贩卖草鞋的失业高材生,杀恶霸亡命天涯的逃犯,杀猪的小财主,有缘走在一起。一说,关张比试举重,互不服气,大打出手(我倾向于比武),难分难解,不分胜负,沒有本钱押赌刘上前,概然正色凛人:大丈夫不为国家建功立业,却私自以命相搏,何等羞辱啊!

众看客和老板皆怒颜,却换来关张休手相顾,大关拜礼:吾乃浪迹天涯无家可归之人,望贤兄指点则个!

小张也是外粗内精之屠夫,也忙致意:尔乃燕人张翼德,愿承兄关照。

老刘其实比关少一岁,忙双手打揖:本是中山王之后,奈自小双亲亡故,学而无业,暂栖草莽,欲寻博士导师卢植(朝廷命官丿。

众人皆惊,卢大师学生啊!只是背着草鞋,看起来装束也不光鲜?

想不到两大汉的眼里,这是难得遇到的大贵人,双膝跪下三叩首:草野拜见刘皇叔!

众多青年和流浪之徒,也有人拜伏刘皇叔。

刘关张就此拉起一支游击队,上应朝廷之召,征战张角,很快封了一个县令,开始政军生涯。

由此可见,三人义结于草莽,共同为刘皇叔拯兴汉室崇高理想而奋斗,情同手足,自然生死于共,决不会行背义之事!


用户5125891399925夏


这个只是民间故事和民间文学的传说演义。

大概是这样的,刘关张三人结义,准备起兵干大事。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无牵无挂的干大事,关羽和张飞决定把自己家人杀光光。但是自己有不忍心下手,所以约定相互杀!




张飞去杀关羽的妻儿,关羽去杀张飞的妻儿。

故事大致就是这样,荒唐而又残忍!

历史上关羽和张飞当然没有彼此杀害家人,他们相亲相爱,亲如一家。

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相互砍杀的情节。


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流传关羽张飞互相杀妻儿的故事呢?

水是有缘的,树是有根的。这个残暴的传说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

那就是明末农民起义。

李自成就是杀了老婆后造反的,只不过他杀老婆是因为被戴了绿帽子。

李自成手下的大将郝摇旗,也干过杀老婆的事情。据说崇祯十年 ,李闯王领导的义军在潼关陷入重围 ,突围前, 义军的先锋郝摇旗为解除家眷拖累 ,力保闯王脱险, 决计杀妻。


多么残忍。后来好像是因为李自成的干预,没有杀成。

但是这样的事情,明末的起义军肯定干了不少,历史上肯定也不少。

它反映了妇女在古代社会的低下地位,更中国传统文化中残忍愚昧黑暗的一面。如果读过二十四孝,你会对此深有感触。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好的,它包涵了大量的糟粕。需要我们批判的传承。


上将嗳福斯


这就尴尬了吧,三兄弟情同手足,张飞砍了关羽一家老小,关羽也砍了张飞一家老小。这个事儿,出自《花关索传》。

(桃园结义)

《花关索传》,并非现代人写的雷文,它也是来自明代,和《三国演义》差不多的时间。

事情要从1967年说起,这一年,在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发现了一处墓葬,经考古发掘,发现是明朝的墓葬。在挖掘过程中,其中一个女性棺木中,赫然躺着一批明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由此可见,棺木中的女性当时也是个娱乐达人,追剧小能手。)

在这批资料中,就有一份《花关索传》。关索,传说中关羽的儿子,正史当中并无记载,被多数研究者认为是虚构的。


但是,这份《花关索传》,讲的主要就是关索的故事。这其中的第一部分,说关索出身的时候,有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情节。

(《花关索传》)

说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时候,觉得干这种大事情不能有牵挂,于是关羽和张飞就想杀掉自己的妻儿。

但是,自己不忍心动手,于是互相杀。(不要问我刘备在干嘛,他应该在旁边瑟瑟发抖。)

张飞到关羽家一看,发现关羽妻子胡氏怀有身孕,就不忍心了啊!于是偷偷的把她放回了娘家。胡氏后来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关索……后续内容还有很多,各种精彩的内容。


在明朝那个话本传奇满天飞的时代,《花关索传》无疑是很精彩的。只不过,编的有点假了,按现在的说法,绝对的“神剧”。

(民间关索的戏很多)

关索这个传说人物,虽然在民间非常流行,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他的存在。相关的演绎话本也是自相矛盾,无法证明关索的存在。

至于说关羽张飞互相杀了一家老小,就更加无法理解了。这三人刚认识,再“一见钟情”也不会拿一家老小的性命换“信任”吧?

更关键的是,大哥刘备呢?这俩人咋不把刘备一家老小也杀了?大家组建“钢铁直男团”,一门心思抢地盘多好!

你看后来关羽还千里走单骑护送刘备的老婆,月下读春秋在帐篷外面守着……为啥不进去一刀劈了她们,大家都不要有啥牵挂了……

都是演绎,都是戏,就看谁玩的更吸引眼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