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新增祕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作者 空三

這一陣我軍新露面的那兩款新輪坦著實是當了一把網紅,關於其火力什麼的討論也已經很多了,而筆者注意到的,是新輪坦屁股兩邊那依舊熟悉的螺旋槳推進裝置,這說明我軍對新輪坦的思路,還是以犧牲防護性為代價保留傳統的兩棲浮渡能力。而這也引發了一點筆者的思考,這種做法真的適合未來的戰場需求嗎?

那熟悉的螺旋槳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對輪式裝甲車而言,防護永遠是其最大軟肋,倒不是技術上沒法放寬噸位,而是輪式裝甲車輛誕生的初衷,就是作為過重的履帶式裝甲車輛的補充,要的就是輕巧帶來的高機動性和低成本。而隨之付出的代價,自然就是防護性的低下。

早期冷戰時代的輪式裝甲車,10來噸的車重下能防防步槍子彈就算及格;而到九十年代,輪式裝甲車車重已經普遍升級到近20噸的量級,正面扛扛12.7甚至14.5子彈已經成為主流。但隨著冷戰的結束,歐洲人首先就遇到了難題:隨著軍費的縮減,各歐洲主流陸軍都不得不裁減旗下的重型履帶式裝甲車輛,輪式裝甲車輛由於其省錢的好處,一夜間由老二成為了大當家的,極端如法國人,甚至乾脆拿輪式裝甲車輛當步戰用。

當然這種定位的輪式步戰,其體重也根本不可能還維持在20噸上下的水平,VBCI、拳師犬這些代表性的歐洲重型輪式裝甲車輛,在防護向防禦小口徑機炮的水平看齊的同時,體重也紛紛向30噸級靠攏。

法國VBCI,近30噸的重量在防護性上已經超越20噸級的BMP-3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當然並不是所有國家都需要這種重型輪式裝甲車,比如美國,出於全球快速部署的需要,斯特賴克裝甲車的全重也必須向C-130的運載能力低頭。

而我國同樣也不需要這種重型輪式裝甲車,但與美國不同的是,我們是出於對兩棲浮渡的要求才必須將車重控制在25噸以下,這個硬性規定同樣也適用於除坦克外幾乎所有履帶式裝甲車輛。

會出現這種硬性規定也很簡單,一方面是要適應我國南方密佈的水網環境,另一方面則是解放臺灣的要求。

但現在新的情況在於,我國的輪式裝甲車旅級部隊,定位是基於鐵路和公路機動的國土機動防禦打擊部隊,而隨著我國近些年來城鎮化率越來越高,鋪裝道路網絡越來越密集,各種橋樑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即使是在廣西雲南之類的地區,需要這些輪式車輛下河淌水的幾率越來越低;而橋樑之類的薄弱環節,隨著我國國土防空能力的提高,被敵方空襲炸燬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另一方面,隨著兩棲運輸能力的提高以及專業兩棲車輛的服役,我軍也不需要這些輪式車輛擔當兩棲進攻作戰的第一梯隊。

新輪坦前部的防浪板設計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可以說新輪坦由於還是要保留浮渡能力,其重量也必然要控制在20噸出頭,雖然可以通過優化車體設計來擠出一部分重量用於防護,但總重的上限在那裡,其防護與11式輪坦相比並不會出現質的變化。

那麼在周邊潛在對手的火力越來越強,單兵反坦克武器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軍這種為了保證浮渡能力而削減防護的做法,還能適應未來的戰場需求麼?尤其輪坦與輪戰共同作戰時,擁有大口徑主炮的輪坦必然也是對方重點照顧的對象,而這時的輪坦防護能保護自己的安全麼?

美軍為了航空部署而對斯特賴克削足適履,而我軍同樣也為了浮渡能力對輪式戰車削足適履。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特別是在廣大的北方和西北地區,那裡的輪式裝甲旅也要為南方地區的浮渡能力做出犧牲,那麼這種犧牲真的合適麼?

這種地形下保留浮渡能力是為個啥?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這種錯位帶來的影響也體現在國際維和之類的任務上,作為主力的輪式裝甲車基本都是充當公路巡邏車或者觀察火力點,精心設計的浮渡能力用不上,防護問題卻成了一大難題。

維和任務中的裝甲車,基本就是固定靶,沒有硬抗能力很難生存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面對到處都是的RPG類反坦克武器,輪坦如果不在噸位上留有足夠的防護增加冗餘,在未來的國土機動防禦作戰中是要吃虧的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當然還有一種思路,就是為輪坦專門研製一個專用平臺,因為現有輪式裝甲車車族都是要先滿足運兵的需要,這在車體尺寸設計和發動機佈局上都給輪坦帶來了侷限性。通過專用平臺的設計,減少噸位浪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強化防護,比如法國人的AMX-10RC,意大利人的半人馬座等。尤其半人馬座,由於專用底盤的設計優勢,意大利人甚至推出了搭載45倍徑120mm炮的版本,在火力上已經完全比肩主戰坦克。如果我軍通過專用底盤來讓輪坦用上125mm炮,即使是面對周邊國家的主戰坦克,在火力上也一樣不遜色。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而我軍的08車族與現在新露面的這兩款新輪坦,在設計上其實是兼顧以上兩種思維的優點,一方面堅持車族化設計,另一方面在保證通用化的基礎上為輪坦量身定做底盤設計。當然這種保證平衡性的做法也導致性能上也比較平衡罷了。

當然由此就引出一種終極做法:為什麼不把15式輕坦下放給輪式裝甲旅呢?

15式輕坦,號稱輕坦,實際也是高達30噸的重量,與59之類的早期主戰坦克也差不了多少,防護性能與基於運兵車思路設計的輪式裝甲車有著質的區別,但30噸的重量也使其公路摩托小時遠比更重的主戰坦克更多,同時自身也有優異的高原和南方地形通過能力。

另外必須要注意的是,浮渡不是涉水,實戰中的浮渡,對河流水文狀況的要求極高,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多,並不是軍迷想的那樣,車門一關,防浪板一開,螺旋槳一轉,就是千軍萬馬下餃子,光是尋找一個合適的渡河口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大量裝甲車輛擁擠在少數渡河地點,實戰中的衝擊速度並不會比架設機械化橋快到哪去。

這種理想狀況只存在於試驗中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而如果遇到這種經過整修的人工河堤,你還浮渡?下去了就別想上來,而這樣的人工河堤在好歹也是工業化地區的臺灣的普及率恰恰是很高的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那麼如果我們把大八輪旅中的輪坦換成15式輕坦,以犧牲部分過河速度為代價,換來的卻是輪式裝甲旅在火力和防護上質的飛躍,這筆買賣,是不是更加划算呢?

這種坦克+輪式步戰的思路也是美軍正在考慮的, 美軍正在給斯特賴克旅招標新一代輕型坦克,以加強斯特賴克旅的火力。但美國人是把這種輕坦當救火隊員來用,每個旅只裝備一個連,哪裡出問題就往哪裡堵。而我軍沒有空中機動部署帶來的噸位限制問題,完全可以把15式輕坦下放到各合成營,與輪式步戰混編,屆時這樣的組合將是地表最強快速機動打擊部隊。

中國陸軍新增秘密武器 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


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比再研發一款輪坦更划算呢?

不過,說了半天我軍還是接受了新的所謂“輪坦”,其實所謂的輪坦只是軍迷封的,真正的叫法應該是新型突擊炮,或者叫125突擊炮更合乎真實情況。

主要是輪坦說的不到位,人家這型車是突擊炮車,炮是多用途炮,與坦克上的坦克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軍新型大威力突擊炮的125高膛壓滑膛炮是從99A坦克炮改進、變化、升級、移植過來,也是一款專門為輪式突擊炮打造的多用途大威力高膛壓火炮,在彈種的配置上與反坦克炮有很大區別,既可以反坦克也可以防空反導也可以當成面壓制的榴彈炮使用,這才是我軍建造新型突擊炮的真實意圖。

戰役機動的重火器

新型突擊炮主要是在陸軍戰役使用上迅速彌補火力薄弱方向(戰線某節點)的密度和投擲的火力當量,這種突擊炮還可以防空和提供巷戰用的高膛壓直射火力,是拆房子的利器。

戰役使用,指揮員面對突發態勢要迅速做出決斷,考慮浮渡能力和反裝甲能力只是考慮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考慮薄弱節點的火力密度和投送當量。就是要及時彌補薄弱地域節點如何增加火力的強度和火力的多樣化。

戰役上,某些節點和地域整體薄弱了,坦克馬上過不去,履帶式自行火炮也過不去,那就先將突擊炮頂上去,可以迅速提高某些地域的攻擊和防禦的戰爭資源配置的厚度和質量和力度,浮渡和反坦克不是考慮的重點。

另外,新型突擊炮考慮了浮渡能力,這也是坦克所不具備的,跨越江河坦克必須要重型舟橋部隊,新型突擊炮能過的江河就過,實在繞不過去,輕型舟橋部隊也能頂用。

還有,新型突擊炮可以裝載在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上,一架運20可以運載2輛,一個運20旅可以將一個新型突擊炮旅直接運到海外部署,有力的支援火力和反裝甲能力薄弱的輕步兵旅,迅速漲大已經部署的輕步兵旅的火力密度和強度,直射火力和曲射炮火力相當於一個坦克旅或者變身為一個榴彈炮炮兵旅。

新型突擊炮雖然在防護能力上不如坦克,但是在鋪裝路面和壞路上的運動速度卻是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輛不可比擬的,即便是山地和鬆軟野地中的運動速度也不比坦克和履帶式車輛差。所以新型突擊炮機動速度快這種優勢的一面可以抵消缺陷的一面,達到戰役級別重火力迅速彌補薄弱節點的目的,這是空突旅這樣的輕火力不能替代的,雖然空突旅的機動速度更快。

遠火(遠程火箭炮的簡稱)是軍迷最推崇的火力戰隊,但是遠火在多用途上就是空白,而且屬於不接觸式交戰,新型突擊炮可是直接與敵人面對面的交戰,它強大的直射火力是遠火不能替代的。

現在出來個新詞“地表最強戰隊”,地表最強強在哪裡?還是火力密度和投送的當量大小為標誌吧?

可以說,新型突擊炮使中國陸軍集團軍司令手裡再添一張決勝王牌,你說它是決戰決勝的生力軍也好,戰役指揮員的救火隊也好,新型突擊炮絕對是改變戰役結局的制衡器。在世界各國陸軍都在大力發展更大口徑的突擊炮成為大趨勢之時,中國的125突擊炮來的正當其時!

新型突擊炮大有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