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考研路上如何奮鬥到初試第一

東南大學-考研路上如何奮鬥到初試第一

姓名:王昌唱

專業:工業設計

本科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目標院校:東南大學

初試各科分數:政治72 英語62 專業課一124 專業課二122 總分380

初試排名:並列第一

“考研不是那麼痛苦的旅程”

漫漫考研征程終於結束,一直想仔細回憶這一年的經歷然後寫下來,卻又一直沒有開始動筆,藉此機會正好記錄下來,分享給學弟學妹同時也給我自己留作紀念。

我對我的大學生活不太滿意,雖然成績還說得過去,但我自知我的專業技能和優秀的人相比差距是很大的,而且缺乏實踐經驗和比賽經歷,沒有準備好去工作,對自己的人生也沒有清晰的目標。所以在大三選擇出路的時候,我堅定地選擇了考研,不僅家裡人希望我能讀研究生,更重要的是我自己有這個信念,因為我想去更好的學校,同時也希望在研究生階段繼續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選擇目標院校

我是在大三的寒假真正開始思考考研這件事的,選擇目標院校和專業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好好考慮的,有不少同學考研備考到了一半突然想去找工作或換學校專業,包括我自己也有過這種短暫的念頭,這種情況也很正常,備考階段有太多幹擾因素,這時候我們需要再次確定並堅定自己的目標。

首先是專業的考慮,因為本科學設計時有時會感覺力不從心,有點不想繼續學,當時有考慮過其他專業,但思考過後還是放棄了;後來想選擇交互設計,後來發現很多交互設計是屬於工業設計下面的方向,那就繼續學工業設計好了,而且本專業考研應該容易些(現在跨考工設的同學也不少,有時候跨考的同學還挺有優勢的)。

然後是選擇學校,對於一些炙手可熱的設計名校我是不打算考慮的,有些只有幾個名額, 競爭很激烈,我本身不愛練習手繪,之前也沒有什麼特別優秀的作品及比賽經歷,感覺自己優勢不大。因為本科在南京的一所211,希望考研上一個臺階到985院校,我覺得南京這邊還不錯,所以當時搜了搜南京大學的相關信息,發現南大沒有工業設計,然後又搜了搜江蘇省排名第二的東南大學。在百度上搜索相關信息發現,東大在藝術學院和機械學院都有設計學,本來想考藝術學院的,書都買好了,後來才知道設計學是學碩。因為我比較偏向讀專碩,然後東大工業設計的專碩叫工業設計工程,設在蘇州聯合研究生院,這是東南大學和澳大利亞的蒙納士大學合作辦的研究生院(以下簡稱東蒙),研一在蘇州,由東南和蒙納士的老師用英文授課,研二在南京,畢業時可以拿到東南大學和蒙納士大學的碩士學位證書。具體情況大家可以自己在網上了解一下,它每年招的人和機械院和藝術院相比要多很多,一般是40個左右,而且這裡沒有推免生。但是有兩點要注意,一是這裡是對英語的要求比較嚴格,初試考英語一,必須要過60,不然總分再高也沒用。複試也有一個蒙納士負責的英語測試,要合格才行。二是這裡的學費比較高,今年已經漲到5w一年了,但這邊的住宿條件和硬件設施貌似都是不錯的,還有去澳洲學習的機會。

學習時間分配

我比較喜歡自己安排時間的生活,充實而且有目標。雖然我在2月份就開始準備考研了,但之前並沒有全心全意準備,不僅因為課程有點多,而且在時間上還沒有那種緊迫感。7月份才算真正將複習計劃提上日程。

從大四開學9月份開始,我每天的作息就比較規律,是這樣的:上午7點起床;8:00--12:00專業課;下午2:00--5:30 英語;晚上7:00--9:30 政治;一般學了一天到這時候我是有些疲憊的,我就會回去洗個澡,到被窩裡繼續看沒看完的東西、回顧今天看過的東西或者用手機軟件背背單詞什麼的,因為燈光不太好這時候效率會有點低,然後在12:30之前睡覺。當然有課的時候還要去上課,或者哪天一直學一門課也是可以的,所以時間也不完全固定,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看自己的狀態儘量保證能精力充沛,才能高效地利用時間。

關於專業課

東南大學工業設計的考試形式和別的學校不太一樣,手繪不作為單獨的一門150分的專業課,而且理論科目也不是史論。學碩和專碩的專業課參考書是有些不同的,專碩的兩門科目是:工業設計工程(人機工程學)和設計基礎。與官方給出的參考書目不太一樣,真正複習時,人機那門專業課我重點看的是《人機工程學》(丁玉蘭2000版)(新版本也建議買來看下後面章節一些新的設計趨勢)和《人因工程學》(郭伏)兩本(因為聽說界面設計那本書沒怎麼考過,所以就沒看),考試題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還有最後的作圖題,內容基本都是書上的,像填空、名詞解釋這種儘量就按書上的描述寫,後面的簡答論述之類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今年有一些往年考過的題再次出現,我還挺意外的,我以為以前出過的題不會再出了,關於往年的真題大家可去東南蒙納士工設考研QQ群文件裡找學長學姐的回憶版(不需要花錢購買市面上的)。今年的作圖題是寫出座椅設計要點並畫一款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座椅,分值是25分。設計基礎專業課參考書是《工業設計基礎》(薛澄岐2012版),這門課要背的知識點相比人機那門課少了很多,主要記一些書上分點描述的東西就可以了,其餘的需要自己分析及課外積累的內容比較多。題型是簡答題,論述題,設計題,比如今年第一題是說三個設計師及他們的作品,還有對三個馬路上指向牌的比較分析,以及對“最好的界面是沒有界面”的理解等等,我在做這種題時就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戶,假設自己在場景中,結合一些理論知識把感受寫出來,寫的時候條理清晰一點更好。最後的手繪題是基於共享單車現有的問題設計一款新的,分值是40分。

我真正開始看書是在7月份,花了一個星期就把《人機工程學》和《工業設計基礎》基本過了一遍,然後在學長學姐那裡學到了一些重點和答題技巧,8月之前把三本書裡學長的重點大致過了一遍,瞭解了大概會怎麼出題。

仔細看書是在9月份大四開學後,我發現《人因工程學》的內容在《人機工程學》裡幾乎都有對應章節。所以我決定把兩本書的內容整合起來看,也就是看到人機某一章節時,到人因裡找相應內容作為補充。把兩本書裡自己認為可能會考的在筆記本上寫下來。因為我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所以把有可能考到的都抄下來了,每天上午的時間都用來做這件事,一直到11月中旬才整理完,期間也沒怎麼看另一門專業課和練習手繪(其實不是很推薦這樣抄,不如直接在書上做好標記,然後直接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做總結工作)。11月後半月到12月上中旬衝刺期間,我開始做最後的總結工作,用手機下了一個叫“思維導圖”的軟件,目的是讓考前複習更有效率,雖然之前把兩本書的重點內容整理到一個本子上了,但我發現這個本子上的內容還是很多,所以我想再精簡一下,便大膽地捨去自己認為不會考的,並把句子拆分成關鍵詞,嘗試看見這幾個關鍵詞可以在腦海中還原出書中的原話。

另一門設計基礎我中後期幾乎沒有花時間,因為書裡的內容和人機兩本書相比少很多,也沒那麼多細節(有個別章節甚至不會考),需要死記的很多都是標題性的文字,後面的解釋性文字比較容易理解,本科也學過相關的內容,反正自己能說出來就可以。臨考試還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時候我用幾天的上午時間把書又翻了翻,將需要記憶的內容整理並打印了出來。

至於手繪,因為手繪在東南的初試佔分不多,而且我本身可以畫一些基本的形態、馬克筆上色之類的,所以我沒有為了初試專門練手繪,還是把重點放在了理論和英語上。

關於英語

2月份的時候就開始看新東方朱偉老師《戀練有詞》的視頻課,但之後斷了一段時間才繼續看。因為我的英語基礎不太好,裸考過不了六級的水平,報東蒙也是抱著想學好英語的態度逼一下自己。《戀練有詞》看似是一本詞彙書,但在看視頻課的過程中會學到很多別的東西,朱偉老師講課也比較有意思,可以在打基礎階段使用,基礎階段我還看了新東方田靜老師的《句句真研》和視頻課,是主要講語法的,英語基礎比較好的應該就不用看了。對於要記憶的科目來說,複習真的很有用,說實話艾賓浩斯記憶時間點太多,感覺無從下手,其實可以每天晚上回顧一下白天學的內容,然後第二天開始每門課新的學習之前花點時間複習一下昨天這門課的內容。

其實考研英語還是比較有套路的,做多真題就會有感覺了,因為我的基礎階段拖了很久,開始做真題時已經9月多了,算很晚了,這裡建議早一點做真題。我做真題用的張劍黃皮書,從2005的開始做,我是一套一套做的,作文也從那時候就開始背了,背的王江濤的《高分寫作》,背完試著默寫出來。做一套真題加分析大概要用四五天,真題裡的每一句都要好好分析,一直到考試前幾天才剛做完17年的真題。做真題的這一路確實有提高,但我最後的英語成績不算高,62分算是剛進東蒙的線,好在沒有成為絆腳石,關於英語大家可以再看看其他考英語一的高分大佬的經驗。

這裡我更多的想說一下考試的心態問題,因為說實話,考東蒙初試過不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語是否能過,做往屆真題時我的預計分數一般在55--70之間,並不能有把握考到60以上,所以考英語的時候我是比較緊張的,剛發下來試卷時有點懵,好在過一會就進入狀態了,考試過程自我感覺還可以,就是對今年的新題型有點沒把握,所以考完當天晚上,我去微博上搜答案……對完答案發現新題型竟然錯了四個,因為一般這個都不會錯的,而四個就是8分……而且前面閱讀也不是太好,估了一下分,大概50出頭,我瞬間感覺涼涼了。因為英語過不了60的話,其他再高也沒什麼用,所以當晚心態崩了,明天的專業課考試都不想去了,也沒怎麼複習就睡了。

但後來,我發現之前估計的英語分有錯誤,少算了10分,所以可能還有希望,果然成績出來是60出頭,查成績的那一刻看到英語過了60,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關於政治

政治的複習是在8月開始的,最初一個月在看新東方阮曄老師講的馬原部分,後來還是決定看肖秀榮老師的《精講精練》,看到那厚厚的一大本,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完。而且我的進度和英語一樣,和別人相比都慢不少,但著急也沒用,每當我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想到“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這句話,既然已經這樣了,就著眼於眼前要做的事吧。

其實政治的複習就是看書,然後做配套的選擇題《1000題》,過程看似枯燥但是也很有意思,比如看到近代史部分的時候,感覺像在看歷史;然後馬原部分的一些思辨觀點也很有趣;唯一讓我感到有些枯燥的是毛中特部分。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一天看多少內容,前期看馬原看的慢不要著急,後面的部分看的會比較快,我刷完第一遍的時候已經12月份了,因為感覺前面的內容有些忘了,所以我選擇二刷1000題的方式來查缺補漏,而且我認為政治的選擇題還是比較重要的。但二刷的速度必須非常快,我用了一星期左右,因為後面還有《肖八》 《肖四》的模擬題,尤其是還要背肖四的大題。我背書是傾向於記住答案的邏輯關係和採分點來背,出聲多讀幾遍可以幫助更連貫地回憶起整個句子,我不是很喜歡通過一直重複讀一大段的方式來背,而且考試的時候,記住了分條要點,可以用一些材料裡的原話對每個點加以補充也就是湊字數。有一本叫《風中勁草》的書也挺有名的,但我沒怎麼用,不過裡面有整理好的重要事件和一些時間線,可以作為複習參考,12月份肖秀榮還會出一本《形勢與政策》的小冊子,是總結了一年內的國內外大事,可以看一下。總之政治的大題我也沒有花太多時間來背,因為兩門理論課都要背,當短時間內要背的內容很多時,精簡要背的內容,抓住關鍵點就很重要了。

關於複試

初試成績出來之後,我看到我是排名第2(後來才發現是並列第一),很驚喜,感覺已經成功了一半,但這一階段的壓力也是更大了,因為比起初試沒過,複試被刷會更讓人遺憾。複試分三天,分別是筆試(六小時手繪),英語測試,面試。這三項有一項不合格會直接被刷的,還是有點殘忍的。

因為我準備初試期間沒有怎麼練習過手繪,所以複試之前是有準備的,雖然沒有到畫的很好的地步,但對自己的手繪也沒有很擔心,因為我的透視、版面、上色都沒什麼大問題,但我一直都有的問題是細節畫的不夠細緻,我覺得這就和我手繪練習太少有關。筆試是從早上9點到下午3點,本來帶了麵包進教室,但是發現中午的時候好像沒人吃東西,所以我也沒吃,而且也沒感覺到餓。手繪題目是設計三款城市休閒座椅,要求用草圖和效果圖的形式表現,還要寫幾百字的設計說明什麼的。看到這個題目,我在想是要畫三個效果圖還是什麼意思,可是平時都是畫一個效果圖的呀,於是我就畫了一個上了色的效果圖,是一個類似旋轉木馬的空間,裡面有秋千一樣的座椅,草圖倒是畫了不少不過不夠細緻。不知道是因為我沒按要求畫三款座椅,還是我畫的不合老師的心意,我的筆試成績不好。

本來最擔心的是英語測試,因為之前聽說應該刷雅思題,而我也沒怎麼準備。試卷發下來後我發現並沒想象中的難,有聽力、語法、詞彙、閱讀,都是選擇題的形式,然後還有一篇作文,題目是介紹家鄉或談談是否有必要上大學。雖然題不難,但題量還是挺多的,時間到了的時候我有幾道選擇還沒做,隨便選了就交上了。

第三天是一個手繪小測試加面試,小測試就是大家在一個大教室裡,外教會給每人發一張紙,上面有wheel、cube、ball、soccer shoe等簡單的詞彙,簡單地畫出相應的形體就好了,還讓畫了一個茶壺的透視圖、俯視圖、側視圖,時間是20分鐘。之後就到面試了,分成兩個教室,一個教室四個老師,其中一個是外教,面試我的外教是IAN。輪到你的時候就去。我進門後先用英語給老師打了招呼,然後外教讓我拿著剛剛小測試畫的內容拍照,簡單的交流後遞給老師們我的作品集,他便讓我開始了自我介紹。因為有點緊張加上準備不充分,自我介紹中途卡了一小會,不過還算是順利說完了。之後老師又讓去講臺上用電腦抽題回答,我抽到的兩個題目分別是“工業產品的一般用色”和“工業設計中技術與藝術的關係”,不會用英語的話其實可以用中文回答。回答完問題後外教很有興趣的樣子問了我作品集裡的一個東西,我用英文表述不清的時候一旁的東大老師還幫我把意思翻譯給了外教,然後氣氛就從剛才的緊張中略帶尷尬轉變的輕鬆愉快了。

考研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在此將我不夠成熟的考研經歷分享出來,其中有經驗、有教訓,希望對19考研的學弟學妹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