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駕崩,為何不是兒子即位而是弟弟?宋太宗:我憑實力做皇帝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趙匡胤病逝於皇宮。對於太祖駕崩,《宋史·太祖本紀》中只記載了一句:“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接著,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對於這次“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一直以來都有“斧聲燭影”之說,真相迷離,但是無法證實,成了千古疑案。事實早已隨著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湮沒在歷史中。但無論真相怎樣,可以證明,在開寶九年,趙光義已具備登基之勢。

從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始,有一點不容諱言,那就是太祖對這位弟弟一直很有好感並極度認可。

宋太祖駕崩,為何不是兒子即位而是弟弟?宋太宗:我憑實力做皇帝

​建隆元年(960年)陳橋兵變“政治秀”時,太祖在幕後指揮,趙光義和趙普在前臺表演,三人配合得天衣無縫,把一出欺負孤兒寡母的把戲演出了最高境界,比曹氏、司馬氏的“李代桃僵”高明許多。

建隆二年,趙光義升為開封府尹,掌管京師大權,地位越來越高,並在開封府尹任上長達15年之久。根據五代舊制,儲君一般都是先擔任開封府尹的職務,太祖的這一舉動,實際上已經在暗示弟弟就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太祖還曾對近臣稱讚趙光義說:“光義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雲。”在此期間,趙光義組織了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幕府成員便有60人之多。與此同時,他還有意結交不少文官武將,即便是哥哥的嫡系舊部,如楚昭輔和盧多遜等掌握實權的朝中要員,都著意結納。

開寶六年,太祖封弟弟趙光義為晉王兼侍中,朝廷排班時,“班宰相上”,其地位、聲望已達到皇位繼承人的程度。太祖以兵變起家,當然知道權力的重要性,除非是他默許或是有意培養,否則不會讓趙光義如此介入權力中樞。

再有,整個太祖一朝從未立太子,這事也透著迷離。五代以來,國祚和皇帝的壽命都很短,所以兵變後,朝廷未來的接班人問題應該是太祖內心最重要的事。柴榮的後果就在眼前,不要以為太祖年輕就沒這個打算,而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只有趙光義最符合這個條件,因而,太祖刻意培養弟弟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兄弟再優秀,也沒兒子親,隨著統治基礎越來越穩定,太祖也逐漸慢慢培養自己的兒子。乾德二年(964年),太祖之子德昭出閣,但沒有按照規矩以皇子身份封王,到了開寶六年,德昭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北宋的政治舞臺上開始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這一年,太祖卻封趙光義為晉王兼侍中,並“班宰相上”,從這一點上看,趙光義比德昭更像繼承人。

宋太祖駕崩,為何不是兒子即位而是弟弟?宋太宗:我憑實力做皇帝

​幾年後,開寶九年,太祖另一個兒子德芳也出閣,政治天平雖然開始向德昭兄弟轉移,但德昭始終沒被冊封為太子,也沒有進入權力核心。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所以歷史上對德昭的正面記載不多,但德昭的個人能力也可見一斑。趙匡胤去世的976年,太祖50歲,趙光義38歲,而德昭也26歲。

26歲了,太祖如果還沒肯定德昭的太子位,只能說明德昭不合適,再者,就算得不到父親的認定,德昭也應該像李世民、朱棣那樣積聚勢力,不可能讓叔叔佔了便宜。相反,他的父輩卻成熟得都很早,父親34歲就做了皇帝,叔叔22歲就策劃了陳橋兵變,23歲任開封府尹,26歲帶兵剿滅後蜀叛亂。可以肯定地說,德昭的個人能力確實不敢恭維。

從歷史角度看,一個新的朝代最難過的是“瓶頸時期”,也就是開國之後的第二、三代。太祖以兵變止兵變,由大亂到大治,他的政治操作、觀察能力非同小可,聰明的太祖肯定看得出:強大的秦朝、隋朝都亡在可憐的第二代,真正順利度過“瓶頸時期”的只有漢唐兩朝,漢朝有呂后,而他的後宮無人,只能找李世民類的人物了。

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是基礎。打仗打的是什麼,是後勤補給,是人力、土地、財物資源;“陳橋兵變”是什麼,獲得皇位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經濟以及經濟能力的重新分配。大宋帝國的萬世長久,在於繼承人的雄才大略,更在於經濟層面的保駕護航。

東京汴梁,無險可據,北方的騎兵兩三天即可衝到城門外。在太祖的心中,建都長安是上策,建都洛陽是中策,建都東京是下策,因此他一直希望把都城遷到洛陽或者長安,但因立國之初,需要穩固政權,所以暫時擱置。十幾年後的開寶九年,太祖率領文武眾臣來到洛陽,準備遷都洛陽,再遷入長安,許多官僚表示反對,他卻態度堅決,以致“群臣莫敢言”,最後趙光義一句話“在德不在險”,太祖沉默不語,只能放棄遷都的念頭。

建隆二年,太祖召見宰相趙普問道:“天下自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戰鬥不息,百姓塗炭,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想去掉兵災,為國家長久打算,怎麼辦?”趙普馬上說:“癥結在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太祖當然明白,他的天下是如何來的,從此,“守內虛外”就成為大宋王朝的國策。因此,“杯酒釋兵權”應運而生,將兵權收在自己手中,並把地方上的精兵選拔到朝廷禁軍之中,歸皇帝親自統領。這樣一來,皇帝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幾十萬禁軍要吃飯,吃飯需要糧食。

宋太祖駕崩,為何不是兒子即位而是弟弟?宋太宗:我憑實力做皇帝

​關中地區在秦、漢時期是全國的經濟中心,有問鼎天下的帝王之氣,但經過東漢後期的董卓之亂,人口、資源大量銳減。到了唐朝,安史之亂,唐末的軍閥混戰,再加上黃河水利的失修,關中地區早已貧瘠,不足以養起幾十萬的禁軍。而東京雖無險可據,但漕運發達,水路交通優越,各地的糧食可以輕而易舉運到帝國的中心。

於是,一個邏輯關係出來了,趙宋天下要長治久安必須“守內虛外”,要“守內虛外”必須在都城供養大量軍隊,要供養軍隊必須有大量的資源,要獲得賴以生存的資源必須選擇東京為都,而東京的主人不是他的兒子,是他的兄弟。雖然太祖遷都有很大的原因是想削弱弟弟的實力,脫離他的勢力中心,但為了大宋的基業,只能作罷。“遷都之議”不到半年,健健康康、年僅50歲的太祖撒手西去,政治天平無法再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兒子德昭始終沒成即位之勢。

從法理上,趙光義取得皇位不是理所當然,但從政治上,趙光義集團已成為當時除太祖外唯一可以扛大樑的獨立系統;從經濟上,趙光義掌握了制約帝國長治久安經濟命脈,其即位是“勢所必然”。如果太祖真的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說不定四百年之後的“靖難之役”會提前上演。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張維謙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