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来战,东吴文官皆主降,武将主战,为什么?

衣羊羊潮衣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的。

大体上来说,主战派和主和派不分文武官,而是分派系。

在官渡之战的同时,孙权才接替哥哥上位,好不容易搞定了江东地方豪族反叛力量。

到了赤壁之战,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孙权也算坐稳了位子,但仍然搞不定江东豪强实力。

其实当时东汉就是这样,地方权力主要把持在地方实力派手中。无论刘备、曹操、孙权都要讨好这些人!

就比如赤壁之战前的刘表,其实始终搞不定荆州的大家族蔡家、张家。

刘表死后,其实他的继承人刘琮还想作战,但荆州大家族力主投降,也就最终投降了。

当时东吴也是如此,大体是江东地方派想投降。他们本身就不是孙权嫡系。

对他们来说,换个主子而已没有什么关系。

就算曹操来了,一样会保持他们的地位。

但孙权嫡系,也就同孙权自己、他爸、他哥打江山的那批人,比如程普,韩当,黄盖,周瑜等人,都是主战的。

原因也不复杂。

东吴的江山是这些人豁出性命打下来的,自然不可能拱手送人。

除了派系问题以外,还有个实力对比问题。

当时对于军事不太了解的人,比如一些文官,大多选择投降。

这主要是双方实力比较悬殊。

当时孙权可以立即动用的只有三四万人马,刘备最多不过1万人,另有刘琦的1万人。

但刘琦的军队战斗力不可靠,刘备的部队是刚刚被曹军击溃的。

孙权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嫡系三四万人马,另外还有大约2万左右的预备队,不能随便拿出来拼。

但是,曹军吃掉刘表7万大军以后,南下兵力高达20万,也就是东吴总兵力的4倍。

同时,曹军是比较精锐的,名将众多,3000骑兵昼夜兼程三百里,在当阳杀得刘备5000人落花流水。

正常来说,东吴是无法和曹军对抗的,投降也是应该的。

就刘表来说,他的实力并不比东吴差太多,刘琮都直接投降了。

然而,周瑜等人却看到了曹军的大问题,也就是轻敌加上不习水战。

想要在长江流域打垮东吴,没有制江权是不可能的。所以,曹军陆地兵马再多,也奈何不了东吴的水军。

这就是周瑜他们主张的原因。


萨沙


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主战的只有两个人:周瑜和鲁肃,而主张投降的不仅仅是以张昭为首的文官,连大部分的武将都是主张投降的。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

意思是说:当时曹操新得刘表的兵马,声势浩大,孙权的谋士们都闻讯深感畏惧,不少人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周瑜、鲁肃坚持抗击曹操的主张,意见与孙权相合。



孙权手下的人,只有周瑜和鲁肃是坚持主战的,其它所有的的人,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包括程普、韩当、周泰、黄盖等武将,也是主降的。

张昭作为孙策的托孤孙权的辅政大臣,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吴大多数人的意见,张昭为什么要投降?

按理说,张昭对孙权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而且张昭也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从张昭对待孙权的事迹来看, 张昭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敢于对孙权不正确的做法进行直言纳谏,甚至当孙权拔出剑来,张昭也毫不惧怕。



张昭的投降还要从孙策的托孤来说,当年孙策去世前,选定的接班人是孙权,这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包括张昭,张昭以为孙策会选择孙翊,因为孙翊的性格处事更像孙策。

但孙策选择的接班人却是孙权,出乎所有意料,包括张昭,孙策对孙权说:论带兵打仗,你不如我;但论治理国家, 我不如你 。

孙策选择孙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江东孙氏集团今后的发展规划是保住,是守业,不是创业,因为孙策认为孙权没有能力继续创业 。



孙策在选择孙权后,还特意对张昭说了一番话:如果孙权不能胜任,你可以取代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策定下的国策是守江东,或者说保江东,如果万一保不住,孙策的意见就是保住家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投降。而张昭作为孙策的首席托孤大臣,基本上也是按照孙策的既定思想去执行的,张昭原来就中意孙翊,但孙策选了孙权,张昭二话不说,一心一意辅佐孙权,在张昭心目中,保全江东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曹操的大举南下,除了周瑜和鲁肃外,没有人认为能够抵挡曹操,那么保全江东的唯一方法就是投降。



况且当时的曹操可是代表着东汉的朝廷,投降曹操就是归顺朝廷,在心理和法理上不存在问题,张昭本来就是北方人,流亡到江东的,包括孙权手下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北方人,投降曹操,回到故乡就更加容易了,孙权领导的江东政权本质上,还是外来政权,其内部的本地豪强集团,基本上也是倾向于投降。

所以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及大部分武将都主张投降。

而鲁肃与周瑜主战,是因为二人是有政治理想的人,有着自己的战略规划,鲁肃早在孙权刚接手江东时,就对孙权阐述了先三分、后统一天下的塌上策。



而周瑜也是,周瑜向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全取长江以南,与孙权划江而治,进而寻求机会统一天下。

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与一般人是不同的 ,是会为了达到政治理想而努力的,而孙权主战,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鲁肃与周瑜的影响,再加上赤壁之战前,孙权只有27岁,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政治家,自然不会像刘琮一样,只想做个富家翁。

当然了,周瑜和鲁肃主战,除了为达到政治理想,还有出将入相的考虑,能够达到理想,进一步出将入相,能为自已及家族带来巨大的回报,周瑜和鲁肃在某种意义上,与诸葛亮有些类似,为了达到理想而终身努力,哪怕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更何况是主战。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国演义》中曹操肃清北方较大势力,后率领大军剑指江东、亲征东吴。头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角光环,手握“号称八十万大军”的嫡系精锐,以摧枯拉朽之势,想要先杀刘备再除孙权而一战定江山。

此时刘备势单力薄,被曹操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唯一的出路就是与孙权结盟抗曹,于是就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典故事。题者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于此。

第一,张昭投降的理由:1.曹操兵多将广(敌强)。2.曹操夺取了荆州,东吴已经失去了长江天险(我弱)。3.曹操是借汉天子的名义征战四方(名正)。4.投降后,我们(文官的宗族、妻子)也都能够照常生活(私心)。

第二,薛综投降的理由:曹操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治下人人归心,是天命所归的雄主。

第三,顾雍投降的理由:刘备已经被打残了,派诸葛亮前来游说,打的就是祸水东引的如意算盘。

题者第二个问题表述稍有瑕疵,原著中是这样说的: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详见《三国演义》四十三回)。

武将也只有一部分积极请战。原因:武将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越大的风险意味着越大的收益,一旦打败了如日中天的曹操,论功行赏、升官发财、乃至青史留名都不是问题。最终周瑜在诸葛亮的激将下,和诸葛亮联手火烧赤壁,千古留名。正所谓“博一搏,单车变摩托”,古人诚不欺我。

我是阿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留言必回,感谢支持。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云天明的视角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方式来看待这个。

三国时期,科举制度还没出生,升迁靠的是论资排辈。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当选理由是他家族四世三公的背景而不是能力

1⃣️对东吴大多数文官而言,好不容易熬到现在,有的马上就要熬出头了。此时如果孙老板一打仗,打赢了没啥好处,打输了身死国灭,自己算白熬了。再加上万一孙老板把自己派到战场上,当个监军参谋啥的,被曹军乱军打死或者乱箭射死相当不划算。

2⃣️对武将来说,军功才是王道。和平年代没啥仗打,即使自己练个十年八年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也少有机会用得上,顶多是哪天孙老板高兴在酒宴上点名舞个剑,打套拳助助兴。平日没少受那群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的白眼,好不容易有机会了,那不得往死了打……别说三国了,即使到清朝,一听有仗打,连自己护院家丁都拉过去,图啥?不就图个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嘛。

对文官而言风险大于收益,何况搞不好小命不保;对武官而言,机会难得,稳赚不赔,即使战死疆场那也是光耀门楣的……所以文官主降,武官主战。

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全看利益。不知这样回答题主能否明白了没有?


精读孙子兵法要以


文官投降了,亡国后,只要听话,往往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可以继续当官,治国理政。且文官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一些士大夫能够体恤百姓,不想见到生灵涂炭,不想看到老百姓跟着军人受罪。

而亡国了,统一了,和平了,就不需要经常打仗了,于是武官就成了累赘,一些实力派武官甚至成为皇权的潜在威胁。况且武官们常年征战,难免会有血债,一旦投降,亡国后,容易被翻老底,秋后算账,得不偿失,与其受辱而死,不如抗战到底。

所以文官主降的居多,武官主战的居多。


马桥客


在三国时期,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所代表的表面仍然是汉朝道统,是正统官家朝廷,顺从曹军对文官来说不丢脸,还有转正成为朝廷正式任命官员的好处,自然会得到许多东吴文人认可;而东吴武将基本都是追随孙策起兵打江山的一方豪杰,认同孙策的割据战略,与曹操本质上对立。如果降草,被裁员的可能性极大,毕竟一批怀有二心的武将利用起来,即便胸怀如曹操也会心生疑虑,彼此心知肚明。因此是战是和,东吴文武官员的倾向根本不同。


吉星西行


三国没有文武之分,那来了文官求和武将求战啊。应该改成本土派求和,毕竟战要在家乡打,三亩田二分地的,在打坏啊,再说孙家,操家谁不一样啊,而且自从孙家来啊,这些江东本土士族就没有好日子过。而外来,或者元从派都是舍家弃业跟你孙家打江山来啊,已经是命运共同体啊,你完啊,我前期投资都白花啊,不如先打一下,赢啊,更好,输不也像曹操展示了中的能力,实在不行,手下有兵,嘛事都好说啊。


大汉玄德


文官鲁肃是坚定的主战派。


柴皇承彦


德仁求仁,智者不展其谋,尤如武者未配其剑;故操战东吴,谋擒人心固周郎名千古。而文官主降,乃书生之义气尔!正所谓白话书生欲侵权耶!


神人舞


文官的官职,利益多是阿谀奉承得来的,而武将的职位,功名多是出生入死,流血流汗而来,得之不易,所以不愿轻易舍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