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偷玩具,比孩子“偷竊”行為更嚴重的,是家長的態度

01

佩佩今年剛剛4歲,在上幼兒園,最近媽媽發現了佩佩書包裡有很多她沒見過的玩具,媽媽很好奇,沒有錢,佩佩哪來的這麼多玩具,於是問佩佩怎麼來的,佩佩說是幼兒園裡的,因為自己喜歡,覺得玩不夠,就帶回家了。

孩子在幼兒園偷玩具,比孩子“偷竊”行為更嚴重的,是家長的態度

媽媽問佩佩幼兒園老師知道嗎,只見佩佩支支吾吾的,媽媽有點生氣,告訴佩佩以後不許這樣,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了東西,這叫偷竊,以後要坐牢的,並且讓佩佩明天把玩具迴歸原位,佩佩答應了。

可是剛剛過了三天,媽媽又發現了佩佩出現了一樣的情況,媽媽本以為佩佩知錯就改,可沒想到她是屢教不改,女兒這種“小市民”的行為,讓媽媽非常苦惱,甚至不敢想象自己的女兒這樣下去,長大後會是什麼樣的人。

孩子在幼兒園偷玩具,比孩子“偷竊”行為更嚴重的,是家長的態度

02

實際,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偷竊”,所以家長們也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心理學上說了,5歲之前的孩子大多都有這個現象,是因為“佔有慾”。他對於什麼東西是這個主人的,意識很模糊,他只知道“我很喜歡它,它就是我的。”,即便他或許模模糊糊的知道這個行為不好,可是他不知道這樣的後果,所以無法剋制自己。

孩子偷拿東西其實也反應了他或許是缺少關注,又或許因為心裡有不滿足不快樂的事情,可能因為她心愛的玩具爸爸媽媽沒有給她買,正好看到了學校裡有,她就拿回家,來發洩。

孩子在幼兒園偷玩具,比孩子“偷竊”行為更嚴重的,是家長的態度

03

孩子有這種現象時候,父母要怎麼做呢?

1、給孩子建立一個“物權”意識

告訴孩子,每樣東西都有它的主人,就像別人拿你東西,你也會惦記它回沒回到你身邊沒有,每個人也有保護自己東西的權利。如果不想贈與或者借予,那麼你就沒權利再去打主意。

發現孩子有拿別人東西行為,父母也可以讓孩子感受一下自己心愛東西突然不見,是什麼體驗。

2、尊重孩子,不要審問

當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候,先平復自己的心情,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法官”,讓孩子承擔“犯人”角色,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真相,假如讓孩子感覺到了你的嚴肅,她會害怕,會被迫撒謊。如果孩子特別喜歡一樣玩具,如果你恰巧也可以和他買下來,你可以讓孩子嘗試每天早睡,堅持一週,做到了週末就作為獎勵給他,這樣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同時又讓孩子如願以償。

孩子在幼兒園偷玩具,比孩子“偷竊”行為更嚴重的,是家長的態度

3、讓孩子做一個有責任的人

孩子拿了東西,你打罵她容易傷到她的自尊心,而且可能她還會繼續犯錯。鼓勵孩子承擔責任,既然拿了別人的東西,錯誤已經造成了,那就要勇敢自己為自己解決錯誤,可以要求孩子把東西放回去,並且主動給別人道歉認錯,而不是這次就算了,那下次肯定還會再發生的。

育兒是門學問,家長在給予孩子關愛的同時,也要做到尊重孩子,前提就是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孩子小或許真的不懂,但是心理陰影卻很容易形成,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愛,被需要,內心滿足,孩子就沒理由再去“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