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香蕉行情的低迷和香蕉黄叶病的发生与蔓延让香蕉种植者苦不堪言,尤其是黄叶病的发生更是让种植者“谈黄色变”,其惊人的破坏力让广大香蕉从业者根本无从招架,一路向西的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香蕉人面临着无地可种的局面,抗病品种和寻找新的土地成了种植者的两个方向。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今年在原来的老蕉区零星种植了一些以各种抗病品种为代表的新植蕉园,由于对新品种缺乏系统经验的种植管理经历,种植更大的程度上属于探索管理经验和探索实际生产中的抗病效果如何?在近期的香蕉基地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新植蕉园开始的以黄叶为主,植株开始凋萎死亡的症状,严重影响种植园主的管理积极性,更严重打击了从业者以及持观望态度的种植者们的信心,是不是这些枯萎凋黄症状的香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叶病呢?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通过在田间的仔细观察和简易实验操作,这些发黄的香蕉并非完全是镰刀菌黄叶病,而是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枯萎病。已经报道的香蕉细菌性病害主要有4种——香蕉细菌性枯萎病、香蕉细菌性软腐病、香蕉细菌性凋萎病和香蕉细菌性叶斑病。就目前的实际生产而言,由于认知和危害程度的影响,香蕉细菌性病害的被关注和重视程度远不如真菌和病毒病害那么高,所以被认识的程度和范围有效,当发生的时候不能被准确的判定和进行早期的综合防治,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危害。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

早在1840年,Schomburgh首先报道了香蕉细菌性枯萎病。1901年,Rorer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对本病进行了研究,将本病称为Moko病,并于1911年将病原菌鉴定为芭蕉芽孢杆菌Bacillus musarum。192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报道的泻血病(Blood Disease),后来通过FRIR(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技术证实其致病菌为细菌性枯萎的病原细菌——青枯假单孢菌。区别于另一种真菌性的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又叫巴拿马病,俗称黄叶病。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维管束病害,在植株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能感病。其病原菌为青枯假单孢菌2号生理小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Race 2),属真细菌,假单胞菌杆菌属。植株感病死亡,对蕉园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幼年植株感病,迅速萎蔫而死亡,中间叶片锐角状破裂,不变黄。成株期感病,首先内部叶片近叶柄处变污黄色,叶柄坏死崩溃,叶片萎蔫变软下垂而死亡,同时从里到外的叶片逐渐干枯脱落围在假茎周围似裙状,根部出现条状开裂,叶鞘变黑。

感病植株若开始结果,则果实停止生长,香蕉畸形,变黑皱缩。病株萌生的嫩吸芽的叶开裂,变黑色。若仅成熟的果实感病,外部可能没有症状,内部果肉则变色腐烂。

感病假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呈浅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维管束可由球茎和假茎的中心部分向叶、叶柄和果梗扩展。将维管束放在水中,常从切口溢出灰白色或灰褐色的菌脓。里面叶鞘和果柄、假茎、根围及单个香蕉上均有暗色胶状物质及菌脓。香蕉果肉最终当果皮开裂后形成灰色干腐的硬块。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病原细菌经切割吸芽的伤口侵入所引起的症状与通过雄花序侵入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经吸芽切口侵入的,表现为幼龄植株最嫩的叶片迅速黄化、萎蔫或倒塌,假茎木质部变色和全株迅速枯萎。经雄花序侵入染病可见雄花芽变黑、萎缩。果实未成熟就变黄,切开可见果肉坚硬,呈褐色干腐,果皮开裂,最后整个花穗腐烂变黑!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很容易与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即巴拿马病)的症状相混淆,尤其是内部症状,诊断时必须仔细观察内部和外部症状结合病原菌的分离。仔细观察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外部症状区别,巴拿马病最初发病是最老的叶片或最低的叶片开始变黄、萎蔫而变褐,然后扩展至内部叶片,果实上没有症状。而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往往内部三张叶片变黄或淡绿色,后扩展至外,且果实上有症状。内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维管束病害,通过简单的溢菌现象可以有效区别——将维管束放在水中,从切口溢处灰白色或者灰褐色的细菌菌脓的是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没有的则可以认定为镰刀菌枯萎病。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发生的特点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由对应的病原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原细菌侵入香蕉组织后先将细胞或者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组织或者细胞中吸收营养,造成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初期受害组织通常表现水渍或油渍状,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褐色或者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随着病害的发展,组织腐烂并伴有臭味。

香蕉病害防治的新方向!细菌性枯萎病和巴拿马病的区别

伤口通常是病原细菌的侵入点

病原细菌通常通过自然孔口(气口、皮孔等)和伤口侵入。农事操作、暴风雨等造成的损伤,红蜘蛛、网蝽等害虫为害出现的伤口以及香蕉因营养元素缺乏导致的太阳灼伤口都是病原细菌入侵感染的通道。高温湿热、密闭通透性性差的季节和蕉园容易导致香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香蕉细菌性病害,尤其是细菌性叶斑病常常和真菌性病害的黑星病、叶斑病混合发生,如果不能有效的识别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很容易导致病害的蔓延而造成损失。细菌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使杀菌剂失效,因此不但要针对性的防治,还要适量的用药。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的病原细菌主要通过伤口入侵,通过流水、风雨在田间侵染和循环,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种苗,因此在防治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栽种吸芽苗一方面容易在球茎处造成伤口成为病原细菌入侵的通道,另一方面带病原细菌的吸芽移栽后成为侵染的初侵染源。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利用组培技术,培养抗病品种,使用组织培养种苗,一方面可以实现生产上的整齐生长,同时间采收。另外一方面对于香蕉常见的病毒病、镰刀菌枯萎病以及细菌性病害都有很多好的防治作用,从源头上杜绝病害的来源和传播。

合理规划和建设香蕉种植园,确保香蕉种植园不积水,排水通畅,尤其是雨季天来临时要确保大量的水能从蕉园中通畅的流走。具备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滴灌等现代化肥水设施,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化的实现统一,同时还可以减少因浇水带来的伤口和串灌、漫灌导致的病害传播。

蕉园要合理的密植,避免过密而导致阴郁密闭不透风,成为病害发生的温床。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避免香蕉因营养不良而出现伤口成为病害入侵的通道。例如香蕉缺钙容易导致灼伤,灼伤的伤口往往是细菌入侵的通道。生产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红蜘蛛、网蝽等害虫危害的伤口也是病原细菌入侵点。生产使用的劳动工具可以进行简单的消毒杀菌处理,在石灰水中浸泡5—10分钟,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菌。发现田间有病株要及时的进行防空,严重的病株要及时清理出田间,并处理周围土壤。田间劳作时尽量减少造成香蕉的机械损伤。

保持田间卫生

当田间发现有病害时要施药防治,目前对细菌性病害有效的药剂包括:铜制剂(包括有机铜和无机铜)、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乙蒜素、噻霉酮等,不同的药剂有不同的特点,铜制剂杀菌范围广,对真菌、细菌都有效,但是铜制剂的混配性一般比较差,潮湿的时候容易出现药害,使用时需要具备相对的应用技术。目前在香蕉上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比较常见的有春雷霉素、中生菌素、乙蒜素、噻霉酮等!细菌性病害卓豪推荐使用:歌蓝德、细格、道优。

病害防控从苗期抓起

在香蕉细菌性病害防治的过程中选择好防治产品是一方面,对病害高效且对作物安全,可以和使用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在香蕉上不但能表面杀菌,而且还能通过内吸传导,全方位铲除病菌,保护香蕉是首选。但是在实际的病害防治中也要注意使用方法,由于香蕉细菌性病害危害的部位在心叶、假茎基部、叶鞘等部位,施药的时候要面面俱到,否则就达不到好的防效!

针对当前香蕉园发生的细菌性枯萎病,及早发现诊断并选用有效的药剂防治,一方面要进行根部处理,一方面要进行叶片处理,同时下手,可以有效的防治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香蕉种植正常进行。

噻霉酮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对多种多种细菌、真菌性病害有效。 其杀菌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破坏病菌细胞核结构,使其失去心脏部位而衰竭死亡和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两个方面。

噻霉酮作用特点:该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对真菌性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杀菌过程中,噻霉酮系列产品可同时做到,第一:破坏病菌细胞核结构,使其失去心脏部位而衰竭死亡,第二: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将病菌彻底杀死,而达到铲除病害的理想效果。噻霉酮具有高效性、低毒、广谱性对多种细菌、真菌性病害均有特效,具有保护和铲除双重作用。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可有效保护植株不受病原物侵染,病害发生后酌情增加用药量可明显控制病菌的蔓延,从而达到保护和铲除的双重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