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张迪学

张迪学,河南省林县人,1924 年3 月出生,中共党员。1943 年3 月参加八路军,1944 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7 月转为正式党员。1947 年7 月,任二野三纵队二十七团八连指导员。1950 年9 月转地方工作,先后任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九区区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 年离休,现享受正厅级待遇。

参加八路军

太行山连绵不断,横跨北京、河南、山西、河北四省市。林县就坐落在太行山南段东麓,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国民党庞炳勋、孙殿英两个军与日本鬼子占领区犬牙交错的战略要地。1943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最后一年,日本鬼子为了巩固在华北的军事地位,频繁地对林县等地区进行扫荡,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当年春三月,林县遭遇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吞噬了刚刚转青的庄稼。日本鬼子的扫荡和蝗灾,使本来就穷得叮当响的当地农民更无法生活。没办法,张迪学就和三哥张成用一起外出打工。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一个名叫“河西”的小山村,兄弟俩遇上了八路军地方武装——林县黄花寺游击队。

游击队正在动员农民参加八路军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游击队指导员和他兄弟俩交谈,动员他俩参加游击队。张迪学心动了,在征得三哥同意后,就参加了黄花寺游击队。三哥没有参加,在三哥离开时,指导员对三哥讲,回去对任何人都不要说,只对父母讲,日本人知道了要诛灭全家。为了家人的安全,三哥回家没对任何人讲。张迪学参加游击队后,就随游击队在林县黄花寺山里打游击,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 年,部队经过他家时,才回家看望了一下父母。

林南战役

1943 年5 月,国民党军第24 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庞炳勋、孙殿英率集团军大部向日军投降,日军趁机侵占了林县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为重新开辟太行山南部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129 师集中了11 个主力团和地方游击队,分为东西集团向林县县城、合涧镇、原康等地的日伪军进攻。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林南战役”。

7 月,黄花寺游击队接到命令配合主力部队行动。才参军4 个月的张迪学随游击队出发,分为二人一组,在敌援的路上埋地雷后,张迪学又和游击队员们频繁的出现在平汉、白晋铁路周围打冷枪骚扰,使平汉、白晋铁路日伪军产生错觉,以为八路军要攻打白圭晋城,不敢出援林县。

8 月16日部队展开,18 日晨攻打林县县城,黄花寺游击队又奉命配合主力团攻打林县县城。县城外是环城壕沟,壕沟里放满了水,在越过壕沟时,牺牲了不少的八路军战士。张迪学和游击队员们对付壕沟有经验,他们冲到壕沟边,借着惯力,向前一扑,滑过水面,手抓住对面的壕沟坎,一跃就过去了。在他们的示范下,八路军战士也向他们一样越过了壕沟。当夜,攻克了林县县城。

在历时9 天的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7000 余人,击落日机1 架,缴获山炮1 门、迫击炮20 门、轻机枪83 挺、步枪3118 支,攻克与收复据点80 多处,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拥有40 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游击队整编

林南战役后,八路军迅速撤出县城。黄花寺游击队编入林县大队,就在林县周边打游击。日本鬼子重占林县县城后,在城东三四里路的龙头山,修筑了一座碉堡。这座碉堡是掐着太行根据地和外面联系的咽喉。1944 年春的一个晚上,林县大队夜袭准备拔掉这个钉子,谁知道打了一夜都没攻打下来。天快要亮时,林县县城增援的鬼子到了。部队奉令撤退,但不能喊,只能是在战壕里一个拖一个,顺坡悄悄撤退。张迪学拖他旁边的战友时却没动,伸手摸他的光头,冰凉。他才明白这位战友已经牺牲了,这是他参军后,死在他旁边的第一个战友,他记不清他的名字,只记得他的绰号:电光头。

1944 年5 月,林县大队整编为八路军大行军区七分区43 团。整编后一个星期,就奉命从辉县出发和其他部队一起围攻林县县城。张迪学已经调到团部当通讯员。这场战斗打得很惨烈,连长牺牲了由指导员指挥战斗。他原来的七班就只剩三人,七班长李季全也牺牲了。打了一个星期终于把县城打下来,但是,有的营死伤过半。战斗后,张迪学和营长谷守信为死去的战士难过得放声大哭。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传来。随后,43 团便开进河南南部接受日本投降。

挺进大别山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当时,张迪学已经是连队指导员,在过陇海路时遇到敌人阻击,张迪学身负重伤,一枚子弹从前胸穿过后背。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不断有伤员从前线抬下来,伤员很多,卫生救护人员少,张迪学从火线抬下来,简单处理了伤后,就临时藏在一家老百姓房屋角用稻草掩着。过了不知多久,忽然听见有声响,原来是张迪学所在营营长,左手负伤的张国中路过草堆,见有异常,用脚踢开稻草,见是伤员,再仔细一看,觉得很面熟,就问:“你是张迪学?”,张迪学点了点头。张营长立即找到部队医院院长和看护长( 护士长) 厉声道:“国民党部队马上就追起来了,他是我们3 营9 连指导员你们用谷草遮着就完了?”院长听了,立即叫人抬着张迪学随医院转移。尔后,张迪学在大别山一农民家里养了几个月伤,伤势逐渐好后,又投入新的战斗。

人民的公仆

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 1949 年冬季,张迪学所在部队在内江,开始抽调一部分同志到地方参加政权建设工作。张迪学随部队从内江经荣县进入乐山地区,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从10 军30 师分配到五通桥军管会参加地方工作。1950 年,张迪学曾任犍为县第九区区委副书记兼组织委员、区委书记。1951 年2 月后,先后调任犍为县公安局任局长、县委组织部长、县政府县长、县政协副主席。

在任犍为县政府县长期间,张迪学严格要求自己。他着衣简朴,常常带着一名通讯员,两人下乡检查工作,在哪里天黑就在那里的农家住下。他和农民一样的打扮,头戴一顶旧草帽,赤着脚,裤管卷过小腿,在田埂上行走。见到农民在水田里忙,他就扑通一下跳下田和农民一起干活,谁也分辨不出他就是犍为县县长。有一年秋收,张迪学到一个区检查工作,区公所除值班的人员外全部下乡参加农忙。他中午到达,见一位副区长在蒙头大睡。他一见就火冒三丈,把那位副区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叫副区长领他下队。到了田里,他才知道副区长参加秋收农忙熬了两天两夜,患病发高烧,是区长硬赶他回去休息的。知情后,张迪学马上就对副区长道歉说,对不起。张迪学就是这样一个人,常常以公仆的身份出现在老百姓面前。他一如既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直到1983 年3 月离休。

【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离休后的张迪学

【红色记忆】林州籍抗战老兵张迪学

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