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大涼山腹地的美姑,是民族文化大縣,也是“非遺大縣”。

“美女之鄉”“畢摩文化之鄉”“熊貓之鄉”“摔跤之鄉”“南紅瑪瑙之鄉”,五鄉並舉,聲名遠播。上蒼賜予的秘境家園,人傑地靈,令人神往。神秘活態的畢摩文化,是原生文化的魂;源遠流長的譜系文化,是原生文化的根;神奇獨特的德古文化,是原生文化的骨;別具一格的建築、飲食、服飾、銀器、習俗、節慶等大眾文化,則是原生文化的血肉。洋洋灑灑數家珍般,把整個美姑真真切切地抖落了一遍,真正是原始古樸、豐富多彩,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彝族文化博覽園”。

神秘活態的畢摩大縣

美姑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美姑屬“義諾”方言區的中心,是彝族傳統文化保留最為完整、獨特的地區。有“畢典之鄉”“人文之鄉”和“畢聖故里”之稱謂,是畢摩人數最多、畢摩法具最齊、畢摩經書最豐富、作畢水平最高的地方,素有“畢摩源頭在碩諾”的說法,是彝學界公認的“畢摩文化之鄉。”彝族畢摩文化作為開啟彝族傳統文化的“金鑰匙”,倍受有識之士的青睞,由於它的“活態性”,被人譽為是“彝族傳統民間文化的寶庫”,是“史前文化活基因庫”。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畢摩文化是彝族文化複合的靈魂,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在外界看來畢摩人員很神秘,不可思議,那眼花繚亂的畢摩特技,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如舌添鏵口、手撈油鍋、沸水澆體等等,已經超過人體的生理極限,科學也無法解釋,因此每到美姑舉辦一些大型活動,外來的媒體及遊客雲集美姑,不惜翻越千山萬水,長途勞頓,就是為了畢摩特技一睹為快。據統計,美姑境內有各類畢摩經籍達332種14萬卷,這些經籍不但是研究古代彝族政治、經濟、哲學、語言、文學、藝術、文字、風俗、倫理、天文、地理、歷算、醫學、農學等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也是民族學、古文化學、宗教學、神話學等極其寶貴的資料。遺留下來的阿蘇拉則藏經樓、阿蘇拉則神泉、阿蘇拉則法鈴、格初誦經洞、大畢摩鬥法遺址、行畢石刻等古籍也給畢摩文化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2008年11月,美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美姑縣畢摩文獻管理規定》。美姑縣彝族畢摩文獻於2010年3月成功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成為國家級文獻遺產以來,如今該項遺產成為了美姑縣乃至涼山檔案工作的一張名片。為了弘揚彝族文化,保護和傳承好彝族畢摩文獻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在成功申報為國家級文獻遺產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獻遺產。

2014年9月9日,美姑縣畢摩協會正式成立,來自全縣各地的9大畢摩流派50名畢摩代表參加了成立儀式。美姑縣畢摩協會的成立,討論通過了《美姑縣畢摩協會章程》,標誌著全縣畢摩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在美姑2006年創立《畢摩文化》年刊,出版了《中國彝文典籍譯叢》《彝文典籍集成》《涼山畢摩》《彝族克智》《大涼山美姑民間藝術研究》《彝族畢摩儀式解讀》《彝族畢摩泥塑草偶研究》《祖靈的祭禮:彝族尼木撮畢大型祭祖儀式及其經籍考察》等,啟動了《中國美姑畢摩典籍大全》100輯的編撰工作。完成了《畢摩人物誌》美姑地區50餘名入選畢摩傳記的撰寫任務。完成《諾蘇畢摩典籍大全》1\\u001f—10輯的初稿編纂工作。同時,建立了畢摩文化展覽廳,接待海外及國內社會各界人士參觀考察。先後舉辦了一次第四屆國際彝學會,兩屆畢摩文化節,四次畢摩文化學術年會。先後翻譯出版了《招兵經》、《指路經》、《防癩經》、《爾果尼日》、《祭祀家神經》、《蘇尼維勒》、《百解經》、《驅鬼經》、《勒俄》等畢摩經典。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外來文化的衝擊以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達,畢摩這一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戰,但以吉利家族的畢摩堂,吉克家族的畢摩文化傳承基地也在繼承與發展中與時俱進,發揚光大。

源遠流長的譜系文化

美姑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族譜是彝族社會歷史發展的重要的檔案,是記錄彝族人繁衍遷徙的珍貴文獻,也是彝族人探祖認宗,尋親訪友的身份依據。所以說彝族的譜系不僅反映了彝族人的家史,而且記錄了彝族社會發展的歷史,是彝族繁衍和發展的珍貴檔案。大涼山彝族人以口傳或書載的形式,不斷地延續和傳承著自已的族譜,至今美姑仍然較為完整地保存著這一文化傳統。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樹有根、水有源、家有譜”是植根於彜族人心中的共同意識,這種意識推動著譜系文化向前發展。美姑是歷史上古侯、邛涅兩支彝族先民匯合的地,也是彝人從此走涼山各地的發祥地。從歷史環境上講,美姑是彝族腹心地,世居民族百分之百為彝族,歷史上就有207個姓氏長期居住在美姑,約佔全國彝族姓氏的45%,每家每戶每族的家譜族譜聯結在一起,形成了彝族一個無比寵大的族譜系統,就像一棵枝繁葉茂,根系發達的的巨樹,民族源遠流長的根。據不完全統計,美姑內部印刷的家譜已經超過500種,這些家譜在編纂上有諸多創新之處,不拘泥於傳統的家譜編纂方法,而更注重以敘史為主,以歷史發展為脈絡。為當今史學界研究人類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自古以來,家譜承載著倫理規範,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繫著社會秩序。2014年2月,中國彝族譜系研究與傳播中心在美姑縣正式成立,該研究與傳播中心是目前全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家研究彝族譜系文化的機構,中心的成立對於研究彝族先民的哲學思想、社會形態、政治制度、經濟關係、民族源流和宗教民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必將對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產生深遠的影響。據瞭解,該中心制定了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研究計劃和規劃,初步打算每5年出版十部譜系研究成果,從2014年到2020年,擬定公開出版吉狄(蘇嘎)、冷波惹嘿、吉以曲木、吉史惹古等十部家譜。之後,以平均每年5至10部的速度出版發行。已出家譜按30年為一週期重新修訂,到中心成立50年週年時,可望出版600部以上的家譜,到那時,百分之百的彝族家支歷史都得到理順,這將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大事。之前,彝族譜系於2013年被涼山州人民政府列為“非遺”保護課題,正在積極申請省級、國家級“非遺”保護和世界記憶遺產。

神奇獨特的德古文化

美姑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彝族諺語道:“彝區的德古,漢區的官府”、“鳥兒離不開林子,彝人離不開家支,家支離不開德古”。民改前的涼山是個部落林立,家支割據,互不統屬的時代。部落之間、家支之間經常捲入各種紛爭,為了解決利益糾紛平息矛盾產生了一種說“中間” 的調解人,這個人就是“德古”。

“德古”一詞為彝語,是對民間糾紛調解中調解人員的他稱。指有威信、知識豐富、智力過人,熟悉彝族習慣法及古規古俗,能按習慣法及其案例處理糾紛,辦事公道果斷,能言善辯,能為家支(或地區)解決糾紛,處理各種刑事、民事案件的調解糾紛者。德古不僅知識面廣,能言善辯,而且協調能力強,調解中,常常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地說服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協議。德古不世襲,他是通過對一件件糾紛的成功調解而得到人們的認可和社會的公認的德高望重者。美姑在“德古”文化上保留的最完備,影響更深遠。在民間出現矛盾和糾紛時,時常會出現“德古”們的身影。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就是這群“德古”,依據不成文的習慣法,支撐起了整個彝族社會幾千年,特別是近二百年來,“天下雞蛋一樣大,黑彝腦殼一般大”更是美姑的真實寫照,不得不說是個奇蹟,值得更多的民族學家、社會學專家來剖析研究。美姑德古不僅在活躍在本鄉本土,有的還常常被邀請到外地調解,成為名揚大小涼山的大德古。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在美姑從德古人群中演繹出的社會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德古用繼承的彝族習慣法重在修復被破壞了的社會秩序,注重調解從情理上去打動雙方,使雙方握手言和,化干戈為玉帛,不存在執行難和翻案等問題,“德古”調解依然是彝族群眾解決糾紛最主要的方式。二是德古對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起了積極穩定作用。運用彝族傳統習慣法對矛盾進行疏通,對心理進行疏導,儘可能地修復好被破壞的人際關係,防止了矛盾的激化,治標也治本。解決了法律過於刻板,缺乏人情味,靈活性差,沒有體現人性化的一面。三是利用“德古”這一傳統文化資源,將其傳統的法律職能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人民法院根據重調解的審判原則,聘請了大量“德古”為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和陪審員,開創了司法調解的新局面。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2013年美姑縣成立了民間“德古”協會,在充分尊重歷史、傳承歷史的基礎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亮點、發揚民族文化閃光點,尊重民俗,合理引導,用優秀傳統文化為新時代服務。

未完待續......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素材來源 | 涼山文藝

綜合整理 |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

更多精彩文章請看這裡!

追溯歷史長河中的那一抹紅!

抖音裡,我愛上你曾見過的涼山(上)

抖音裡,我愛上你曾見過的涼山(下)

春季戶外遊,州內這幾個地方推薦給你

你好!我是會理,我為自己代言!

涼山唯一! 會理古城入選第一批四川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好消息!涼山唯一,西昌入選“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

喜訊!涼山A級景區再添新成員!冕寧彝海、會理會議紀念地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溫馨提示,長按下方兩個二維碼

驚喜等著你哦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五彩涼山APP

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民族文化 | 守护彝文化的美姑“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