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2019 年 3 月 19 日,小米公佈了上市以來第三份財報,這份財報的表現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不僅是小米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更關乎著雷軍與董明珠“十億賭局”的勝負。

2018年全年,小米集團營收1749.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小米集團淨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59.5%,高於市場預期的 82.5 億元人民幣。2018年小米智能手機銷量高達1.187億部,同比增長29.8%;收入約1138億元,增長41.3%。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而 2018 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第四季度營收444億元人民幣,不及市場預期的 462.4 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為 18.53 億元,環比下跌 35.8%。

小米上市後公佈了 2018 年 Q2、Q3 兩份財報,Q4 業績公佈後,也能得出小米 2018 年全年的表現趨勢,可以看到,2018 年第四季度,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都有很明顯的同比下跌。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今年 1 月 17 日,格力電器公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18 年營業總收入為 2000~2010 億元,領先小米的 1749 億,雷軍與董明珠的五年之約,以董明珠勝出告終。從上圖可以看出,2018 年前三個季度,小米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可惜 Q4 這“最後一哆嗦”掉了鏈子,最終輸掉了這場“世紀賭局”。

#這十億是給現金還是刷卡?

手機仍是基本盤

小米財報顯示,2018 年,小米智能手機分部收入 1138 億元,同比增長 41.3%,銷量達到 1.187 億部,同比增長 29.8%,做個簡單的除法,小米手機平均售價(ASP)為 959 元,而手機營收的佔比為 65%。

小米全球範圍內的增速確實足夠喜人,並且這是基於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 4.1% 這個背景下的,但是國內市場的表現並不樂觀。和前兩份財報一樣,小米依然沒有披露國內的數字,IDC 的數據顯示小米 2018 年國內出貨量同比跌了 6%。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2018 年 Q4 小米的出貨量從 2017 年的 2850 萬部跌至 2500 萬部,收入也環比跌了 28.3%,小米稱這是由於該週期內僅發佈了兩款機器,策略調整所致。而 ASP 從 1052 元跌至 1004 元,則是由於“購物節促銷”所致。

至於均價,小米財報中稱 ASP 有“大幅提升”,同比增長了 17%,從 2017 年的 881.3 元提高到了 959.1 元,財報中也表示“中高端產品在大陸銷售強勁”,不過,這不到 100 塊的提升,只是跟隨產業升級的大趨勢,還不能算是站穩高端市場,國外的 ASP 提升還要低一些,只有 7%。

好消息是小米財報第一次披露了售價在人民幣 2000 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收入佔智能手機分部總收入的數字,達到 31.8%,而去年小米 CDR 招股書披露的這一數字為 20%,還是一個不小的提升,手機業務依然是小米當下的基本盤。

紅米獨立後的首戰成績不錯,紅米 Note 7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出貨量達到了 100 萬臺,且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不過,小米雙品牌的路線在今年第一季度才開始執行,具體表現如何需要等到接下來的幾份財報。而至於小米“衝向高端”,也暫時還沒體現在 ASP 上。

IoT:最“穩”的業務

2018 年,小米 IoT 分部的收入為 438 億元,同比增長 86.9%,增速比手機的兩倍還多,而具體到季度,小米 IoT 也是四個季度持續穩定增長,且 Q4 環比增幅達到了 38%,在一片環比下跌中尤其突出。在總收入的佔比也越來越高,在 Q4 達到了 33.6%,沒有受到手機下跌的影響。可以說,小米 IoT 正在成為最穩健,且越來越重要的業務板塊。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小米財報中提到,這主要是由於電視、滑板車、掃地機器人等爆款的帶動,電視+電腦的收入同比增長 118.4% 來到了 182 億元,僅這一項就佔到了 IoT 總收入的 41.6%,而帶頭做出小米電視和小愛同學的王川,也在 2018 年底升任為小米中國區的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小米加快了大家電,尤其是白電領域的佈局,先後推出了洗烘一體機、變頻空調等家電產品,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3 月 18 日的紅米發佈會上,紅米也推出了 799 元的波輪洗衣機。

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截至2018年12月31日,擁有超過五個小米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的 用戶約為230萬名,環比增長16.2%,同比增長109.5%。不過小米也不是高枕無憂的,比如可穿戴設備這一塊,小米在 2018 年Q3 剛剛成為全球第一,Q4 就被蘋果擠了下去。

是時候“邊緣化”互聯網業務了

2018 年,小米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 61.2% 至 160 億元,廣告收入仍是主要組成部分,達人民幣 101 億元,同比增長79.9%。而海外方面,Q4 收入佔到了互聯網服務總收入的 6.3%,同比增長1,295.6%,不過,這主要是建立在基數很低的情況下,目前小米在海外的互聯網收入主要以電視盒子和智能電視的內容及廣告為主。

小米互聯網業務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手機的影響,Q4 手機出貨量環比下跌後,互聯網業務 Q4 的環比跌幅也達到了 14.58%,營收為 40.37 億人民幣,表現並不穩定。

小米年報公佈,董明珠贏下與雷軍的“十億賭局”

作為小米最初的鐵人三項之一,互聯網業務並沒能達到小米最初的預期,時至今日,小米的“雙引擎”已經變成了“手機+ AIoT”,至少宣傳口徑上沒互聯網什麼事了。

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數據

小米 2018 年研發支出達到了 57.77 億元,較 2017 年的 31.51 億元同比增長 83.3%。

去年 IPO 前,雷軍喊出“小米的硬件綜合稅後淨利率永遠不超過5%”的口號,而財報顯示,2018年小米硬件綜合稅後淨利率為正,小於1%。

關於供貨問題,雷軍在財報後的公開信中表示小米 9 系列的供應量預計將在三月底超過 150 萬臺,其中小米 9 超過 100 萬臺。

中國區小米之家從 2017 年的 281 家增長到 2018 年的 586 家,授權店增長了 22 倍,到 1378 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