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標誌著炎熱的夏天自今天起正式開始了。民間有關立夏的習俗有很多,有穿漢服舉辦迎夏儀式的,有立夏嘗蠶豆、莧菜、蒜苗三鮮之說,有孩童的鬥蛋遊戲,當然還有現今已經很少見的“立夏秤人”習俗。
我還是在江西婺源的篁嶺,見到過秤人的場景。立夏這一天,村裡把早已準備好的大桿秤拿出來,放到村子裡的廣場上。大秤下面吊一隻竹籃,被秤的人可以坐在竹籃當中。架起大桿秤的是一根粗粗的木棍,需要兩人的肩膀一同抬起來。其中一人用秤砣打秤,然後需要高聲把被秤人的體重報出來,場面十分有趣。
江西婺源,曾經是古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而篁嶺古村,也是一個有近600年曆史的古徽州小山村。篁嶺曬秋、篁嶺賞油菜花,是這幾年裡的旅遊熱點。但古村的文化傳承,卻一直在發揚光大。就說立夏秤人這一幕,在婺源的其它地區已經不多見了,而在篁嶺,不光是立夏這天秤人,到了立秋,還要秤上一次,以便讓被秤的人知道自己在經歷了一個夏天后,體重到底怎樣了。
立夏秤人的習俗,據說起源於三國時期,跟那位“扶不上的劉阿斗”相關。當年諸葛亮拜託大將孟獲,每年需要去看一下蜀主劉阿斗。後劉阿斗被擄走到洛陽城,每年的立夏,孟獲都會帶兵去洛陽看望阿斗。為了防止晉武帝虧待阿斗,孟獲每次都要用桿秤來秤一下阿斗的體重。自此,立夏秤人,便從那個時期流傳開來。
清朝有一位熱心記載民間習俗的吳曼雲,在他的《江鄉節物詞》中這樣描繪立夏秤人:“杭俗,立夏日,懸大秤,男婦皆稱之,以試一年肥瘠。”大概意思就是在經歷了一年的春夏秋冬輪迴後,選擇立夏這天來秤人,是為了分辨出到底是長胖了,還是瘦下來了。他說的“杭俗”,是單指杭州地區的習俗,其實立夏秤人在江南很普遍。
立夏秤人,負責打秤的,是要在本地或本村裡德高望重的人,因為他是最公平的人。打秤時,除了要看清秤的度量,嘴裡還要對被秤者說上一些吉利的話。比如對長胖的人要說心寬,長瘦了要說延年益壽,對孩子要說前景遠大等。被秤之人感動一下,也會塞一些“花紅”給打秤人。
立夏過後,篁嶺古村已經被綠意滲透。從天街到花街,滿滿的綠色,和滿滿的鮮花,在初夏的陽光中格外醒目。這個時候,去篁嶺旅行,就是為了看看鮮花小鎮,看看這座掛在山崖上的600年古村,是如何變成美麗的小山村的。
當然,夏日的夕陽,也是篁嶺古村的一道風景。在篁嶺,因地理位置的限制,想要拍攝古村的日出有點難度,而要拍攝古村披掛夕陽的場景,舉手就能得到。在古村高處的“曬工坊”,站在三層樓的平臺上,夕陽的餘暉,古村的晚霞可以信手拈來,每每都能收穫一張好看的風景照。
油菜花季過了,新鮮的油菜籽開始收穫。這個時候去篁嶺古村,在天街上的“油坊”,總能見到榨菜子油的景象。五六米長的木榨機上,瀰漫著菜籽油的清香。榨油工揮著大石錘,一錘一錘地敲打,被壓榨了的油菜籽餅,便會擠出一滴一滴新鮮的菜油來。
進入五月下旬,古村裡滿山崗的油桐花開了,遠觀猶如被白雪覆蓋。油桐花被篁嶺古村譽為“鄉愁之花”,就像立夏秤人的習俗,是篁嶺獨有的一道風景。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