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街上的中醫理療店、保健養生館也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宣傳海報上常常說現代人有很多都是脾虛,身邊的很多朋友們也會說自己脾虛,那到底什麼是脾虛呢?大家的脾虛到底是不是一種類型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仔細瞭解一下吧。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一、什麼是脾虛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之為“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脾虛泛指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5現象及病證。現在西醫中認為脾臟屬於免疫系統,脾臟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的抵抗力;中醫認為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二、脾虛會導致哪些疾病

1、肥胖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脾能夠將人體中的廢物和營養物質進行傳輸。如果脾臟變得虛弱,運輸功能就會降低,從而導致部分廢物和水分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在腹部堆積之後顯得肚子大。

2、腹脹便溏

脾可以將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後多餘的水液,及時地輸送到相應的器官(如肺、腎、膀胱、皮膚等),變成汗和尿液被排出體外。因此,在水液代謝的全部過程中,脾都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促進著水液的環流和排洩。人的消化,也要依靠脾氣的作用,若脾氣健運,則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運輸佈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輸布、排洩才能正常,體內的水液才能保持著相對的平衡狀態。反之,若脾失健運、脾氣虛弱,不但會出現腹脹,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狀,而且還會引起水液代謝失常,進而產生多種水溼停滯的病變,如浮腫,多痰,腹瀉等。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3、男性腎虛

脾虛失健運,營氣虧虛,就會導致腎精不足,也就是腎虛,進而出現早洩的可能。腎虛直接影響到男性的性能力,而脾虛是引起腎虛的原因之一。

4、小兒多涎

小孩神色疲憊,面色萎黃,涎多清稀,身體免疫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三、脾虛的分類及調理

中醫上將脾虛分為四型,每種類型的原因不同,臨床表現和調理方法也不同。

1、脾氣虛

大多是因為飲食沒有規律、勞累過度或憂思過多造成,損傷脾土,造成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脾氣虛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 腹脹、食慾下降、餐後腹脹嚴重、肢體倦怠、神疲乏力、感覺自己沒有力氣、不想說話、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及舌苔淡白等。

中醫上對於脾氣虛的調理主要以補氣健脾為主,比如可以通過人參來甘溫益氣、健脾養胃;白朮來健脾燥溼、加強益氣助運。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2、脾陽虛:

大多是因為脾氣虛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能是因為飲食失調,吃了過多生冷的食物,會損傷脾陽,也會腎陽不足,中焦、下焦虛寒,。

脾陽虛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白帶多而清晰色白小便短少、小便短少及舌苔白滑等。

中醫上對於脾陽虛的調理主要以溫陽健脾為主。《本草正義》裡形容附子為:“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裡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髒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可見附子主要治療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帶來的問題。此外,於姜在溫胃止痛、祛風散寒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療效。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3、中氣下陷

中氣也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脾胃無法吸收食物的營養物質,慢慢虛弱了,無法把氣往上提,結果中氣往下走。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長時間腹瀉、脫肛甚至子宮脫垂等症。生黃芪在補中益氣方面很有成效,它的藥效較緩,先調理脾胃,然後慢慢把氣往上提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4、脾不統血

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難經》中就記載有 “脾主裹血”。

在脾氣虛見症狀的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尿崩漏、便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中醫上對於脾不統血的調理主要以補脾攝血為主。龍眼肉甘平,既能夠補脾氣,又可以養心血。生薑和大棗既能調和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在調理脾不統氣這方面療效顯著。

脾虛會引起4種疾病,你是哪一種?中醫教你分型調理

引起各種脾虛的原因不同,臨床表現不同,注意事項和治療方法也是一樣的。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調理方法。調理首要的就是不能病急亂投醫,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