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神话里的米诺斯迷宫

凄美的米诺斯迷宫神话

克里特的古代传说很早就传入希腊,这些神话构成了希腊神话的基础,而且,这些传说几乎都是围绕国王米诺斯的。

米诺斯是宙斯和欧罗巴的儿子,欧罗巴被天后赫拉排挤和迫害来到克里特岛后,与岛上的国王阿斯特瑞厄斯结婚,作为欧罗巴的儿子,米诺斯因此被国王收养,后来又成为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因智慧和公正而著名,他死后成为冥国的判官。

兄弟竞争王位时,米诺斯曾向海神波塞冬请求支持。波塞冬从海中升起一头白色的公牛以宣示他应允了米诺斯的恳求。同时,海神也命令米诺斯将得到的公牛献祭给他,以证明米诺斯对海神的崇敬。

但是白色的公牛是如此珍稀,米诺斯的贪欲使他违抗了神旨,于是他把公牛饲养在自己的畜栏里,然后用头普通公牛敷衍海神。波塞冬被米诺斯的无礼行径所激怒。

米诺斯娶了帕西法厄为妻后,波塞冬便以神力使帕西法厄痴迷地爱上了那头公牛。这种爱是如此的疯狂,以至于王后伪装成头母牛, 并吸引公牛交媾来满足她燃烧的肉欲。

不久,帕西法厄生下了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这个半人半牛的怪物不吃其他食物,只吃人肉。

寻访神话里的米诺斯迷宫

恰好此时,雅典著名建筑师代达罗斯出于嫉妒杀死了跟他一样也是建筑师的侄子,跑到克里特寻求米诺斯的庇护。米诺斯便令他负责设计修建一座迷宫, 代达罗斯为了报答米诺斯的帮助,就为他修建了设计精妙的米诺斯迷宫。迷宫建成之后,米诺陶洛斯就被关在了里面。

雅典人杀死了米诺斯的一个儿子,为了复仇,米诺斯恳求父亲宙斯给他帮助,于是,宙斯给雅典带来了瘟疫。而为了阻止瘟疫的流行,雅典必须每年选送7对童男童女去供奉怪物米诺陶洛斯。

当雅典第三次纳贡时,王子忒修斯自愿充当牺牲品,以求入宫伺机杀掉怿物,为民除害。勇敢的王子离开雅典时,对自己的父亲说,如果他胜利了,船返航时便会挂上白帆,反之则还是挂上去时的黑帆。

忒修斯到了米诺斯王宫后,公主艾丽阿德涅对他一见钟情。 公主送给他一团线球和一柄魔剑, 叮嘱他将线头系在入口处,放线进人迷官。按公主所教的办法,忒修斯在迷宫深处找到了米诺陶洛斯,经过一场殊死搏斗, 他用公主给的魔剑杀死了米诺陶洛斯走出了迷宫。

带着深爱他的艾丽阿德涅公主,忒修斯起程返回雅典,但在途中,他却背信弃义,将公主抛在了座孤岛之上。不过,他很快就遭到了惩罚。

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的他,居然忘记更换船上的黑帆。结果,苦苦站在海边等待他归来的父亲,远远看到那黑帆之后,认为儿子已经死掉了,便悲痛地投海而死。

寻访神话里的米诺斯迷宫

神话里的宫殿惊现世间

1900年3月,伊文思率领一批考古学者,开始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进行发掘。发掘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就发现了个规模极大的宫殿遗迹,占地面积总计16000平方米。在人们的眼前,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希腊神话中的迷宫场景。

这座宫殿依山而筑,离中央克里特北岸4000米,高低错落有致,中央是长方形的庭院,周围环以国王宝殿、王后寝宫,以及有宗教意义的双斧宫等房舍建筑,其间有错杂相连的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等,千门百户,曲折通达。

宫里设有水管和浴室设备,墙壁上有琳琅满目的浮雕和绘画,陈列着精美的陶器、织物和金银象牙制成的奢侈品,宫外西北角有一片场地,可能是表演斗牛戏的剧场。

米诺斯王宫发掘的结果引起世人的震惊,但是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有关迷宫的种种谜团。

克诺索斯是如何荒废的呢

克诺索斯王宫曾经多次重建,但是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诺索斯的最后一个王宫被毁,此后就再也没有重建。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里遭受的一次强烈地震使王宫毁坏并被放弃。1966年, 一批美国海洋地理学家在爱琴海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有一层很厚的火山熔岩在该区海底里沉积。经研究认为,在公元前1480年左右,克里特岛以北不远的地方曾发生过一次罕见的火山大喷发,因此推断克诺索斯等城市的毁灭,可能就是由于那次火山大爆发所引起的强烈地震和海啸所致。

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对地震说表示否定, 他们认为王宫是因遭到战争浩劫而毁坏的。有人认为,可能是克里特人发动了反希腊人统治的起义。也有些学者则认为,可能是由于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人侵,总之是毁于浩劫。

寻访神话里的米诺斯迷宫

这种观点得到了出土文物的有力佐证。在克诺索斯王官里发现了新的线形文字文件,史学家将其称为线形文字B,而把此前克里特人创造的线形文字称为线形文字A。而自1939年以来,在希腊本土的派罗斯、迈锡尼、泰伦斯都先后发现了许多刻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证明“线形文字B”是希腊本土的一种语言文字, 这就为迈锡尼人入侵克里特岛的推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克诺索斯王宫是谁建造的呢

为了揭开谜底,史学家各抒己见,归纳起来约有五种说法:第一种意见认为克里特人就是腓尼基人或阿拉伯人;第二种意见认为他们来自非洲;第三种意见认为应把克里特人归于“印欧种族”;第四种意见认为克里特人就是希腊人;第五种意见认为克里特人接近于卡里亚人和伯拉斯革人,因此也就接近巴斯克人、意卑里亚人、利古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以及其他民族,也包括高加索居民在内。

以上几种说法虽然都有道理,但是都还缺乏让人信服的历史证据。约在1952年,经过一番勤奋钻研,英国学者来开尔·文特里斯等人初步释读了“线形文字B”。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因此有关克诺索斯王宫的种种谜团都还是未解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