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認為:中醫之論脾,包含胃腸之機能

施今墨認為:中醫之論脾,包含胃腸之機能

施今墨認為:“中醫之論脾,包含胃腸之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巢氏《諸病源候論脾胃病候》雲:“脾者髒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若虛實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內虛脹或洩,不能飲食。所以謂之脾胃氣不和不能食也”。李東垣《脾胃論》雲:“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

由此可見歷代醫家所著文獻,凡治療胃腸病,每多兼及於脾。施今墨根據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的脾胃生理特點,歸納出治療脾病十法——溫、清、補、消、通、瀉、澀、降、和、生。具體如下:

(1)寒宜溫:辛開溫散,故此類藥物多為辛溫之品,良附丸、姜附湯、理中湯類,均屬習用。另蓽撥、吳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蓽澄茄、草豆蔻、天竺黃等藥均適於溫散寒凝。

(2)熱宜清:胃中實熱,必以寒折,三黃石膏湯、龍膽瀉肝湯可用,梔子、知母、龍膽草、竹茹均為常用藥。

(3)虛宜補:健補脾胃,常用四君子湯化裁諸方,藥物如黨參、黃芪及山藥、蓮肉、芡實、薏米、扁豆等。

(4)食宜消:食積不消,必須予以幫助消化之藥,保和丸為常用之方,藥味如枳實、枳殼、檳榔、神曲、採雲曲、霞天曲、沉香曲、內金、厚朴、陳皮、山楂、谷麥芽等。

(5)痛宜通:“通則不痛”。有通氣通血之別。氣分藥如木香、伽南香、檀香、藿香、沉香、烏藥、青皮、陳皮、厚朴、砂仁、豆蔻等,方如正氣天香散、消導寬中湯、沉香升降散等。血分藥如延胡索、丹參、五靈脂、乳香、沒藥、血竭、桃仁、紅花、三七、蒲黃、鬱金、三稜、莪術、香附等,方如手拈散、九氣拈痛散等。

(6)腑實宜瀉:可用諸承氣湯類或番瀉葉等,但體虛大便結燥者,宜用潤下之藥,如郁李仁、火麻仁、瓜蔞、杏仁泥、薤白、肉蓯蓉、晚蠶砂、皂角子等。

(7)腸滑宜澀:常用藥如赤石脂、禹餘糧、石蓮子、訶子肉、蒼朮炭、血餘炭、罌粟殼、海參、龍涎香、五倍子、椿根皮、金櫻子、白頭翁、秦皮等。

(8)嘔逆宜降:胃以下行為順,嘔吐呃逆,宜用丁香柿蒂湯、橘皮竹茹湯、旋復代赭湯等。芳香化濁諸藥,亦可止嘔逆,如紫蘇、代代花佛手花、藿香、扁豆花、佩蘭葉。

(9)唷雜宜和:吳萸與黃連、乾薑與黃連、黃芩與半夏,均以寒溫並用,胃和則嘈雜即除。

(10)津枯宜生:牌胃弱,津液枯,食慾毫無,宜養其陰以生津,如西洋參、石斛、生谷芽、生內金、荷葉、綠萼梅。葉天士用烏梅肉伍木瓜養胃陰,臨床用之甚效。

此外,昇陽益胃用柴胡、升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