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辨析:“考查”“考察”何不同

詞語辨析:“考查”“考察”何不同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他多次去國內外絲綢之路作段落性考查。”請問其中的“考查”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北京讀者 王班師

王班師讀者:

“考查”指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例如:

(1)這次語文期末考試側重於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2)少年宮的老師讓學生分別演奏樂器,以考查學生的實際演奏水平。

(3)主任開始對6個小組上個月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查,他把一張表格交給各組,讓所有人員及時填寫上報。

“考察”指觀察、研究。例如:

(4)多位科學家近年來對青藏高原的冰川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考察。

(5)那時候,他們對當地土地沙化成因進行了多次考察。

(6)科學家們在這次長時間的南極科學考察中獲得了豐碩成果。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考查”側重於依據一定的標準進行檢查、衡量,以達成某種評定或審核,常見對象是學生的學習效果或者工作人員的業績;“考察”側重於對事物進行觀察、瞭解、研究,從而掌握事物真相或問題本質,對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提問中“他多次去國內外絲綢之路作段落性考查”,是說多次去絲綢之路進行調查研究。表示這個意思宜用“考察”。原句宜寫成“他多次去國內外絲綢之路作段落性考察。”

另外,平時提到對幹部的觀察、瞭解,一般用“考察”,寫成“考察干部”。例如:

(7)幹部檔案還記載著幹部的政治思想、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多項內容,是黨和人民選拔、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據。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12月22日 第 05 版



制訂”與“制定”用法不同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中國近現代史上遭遇的歷次經貿爭端,論對中國經濟社會最為創鉅痛深者,莫過於美國政府1934年制訂實施的《購銀法案》。”請問其中的“制訂”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姚巨維

姚巨維讀者:

“制訂”側重於擬製的過程,而“制定”側重於擬製的結果。因此,如果表示正在進行的擬製,宜用“制訂”。例如:

(1)他們正在制訂一份詳細的治理這條河汙染的計劃。

(2)最近這個科室正在研究制訂整治交通堵塞的工作規劃。

(3)有關條例尚在制訂之中,初稿完成後將廣泛徵求意見。修訂後經上級批准才能公佈實施。

(4)老王等同志收集了很多資料,他們正在根據這些資料制訂保護當地文物的工作細則。

如果表示已經進行過的擬製,宜用“制定”。例如:

(5)我們已經制定了幾條措施來保護這座古代建築。

(6)根據去年制定的有關規定,決定對這幾個違規單位進行處罰。

(7)這是十幾年前制定的標準,我們應當根據今年新制定的標準來監測江水的水質。

(8)早在幾十年前,有關部門就制定了這方面的章程。

如果表示將要進行的擬製,也宜用“制定”。例如:

(9)他們打算下半年制定若干規定,進一步保護好景區的生態。

(10)針對目前出現的這些情況,相關部門將制定新的條例,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

(11)看來,已有的規定還不夠完善,所以,有關部門考慮在兩個月內製定出配套的實施細則。

(12)為了讓我市獲得跨越式發展,擬年底研究制定一套新規定,以便更好地引進外來人才。

提問中的句子,談及的是1934年的擬製行為,也就是說,是指早已進行過的擬製工作,用“制定”為宜。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09月01日 第 05 版



“棵”跟“顆”的不同

杜老師:

“棵”跟“顆”的用法,我總是含混不清。請問應該說“一棵圓白菜”還是說“一顆圓白菜”?謝謝!

韓國留學生 李依清

李依清同學:

量詞“棵”跟“顆”的使用範圍不同。“棵”多用於植物個體。例如:

(1)後花園的牆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是柿子樹。

(2)如果我堅持不了,就不如崑崙山上一棵草。

(3)院子裡種了幾棵牡丹,快開花了。

(4)大雨之後,他驚喜地發現,試驗田裡還有幾棵秧苗活著。

(5)這些年冬天都不儲存大白菜了,他今天到早市上買了兩棵。

“顆”多用於顆粒狀的東西。例如:

(6)槍膛裡還剩下3顆子彈,他仔細瞄準了走在前面的鬼子。

(7)這孩子昨天掉了一顆牙。

(8)考古人員在角落裡發現了一顆金印。

(9)天上有幾顆星星,在眨著眼睛。

(10)盤子裡放著一顆珍珠,亮晶晶的。

有時候,在名詞的前面可以用“棵”也可以用“顆”,但意思不同。例如:

(11)兩棵葡萄都活了,長勢很好,他常去澆水。

(12)碟子裡還有兩顆葡萄,孩子吃了一顆。

例(11)中的“葡萄”指植物,所以用“棵”,例(12)中的“葡萄”指植物較小的球狀果實,因而用“顆”。

“圓白菜”是植物,因此宜說“一棵圓白菜”。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3年06月08日 第 06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