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國新航母還要大,蘇聯的超級航母計劃,建到一半就拆成了廢鐵

蘇聯解體前,其海軍規模雖然和美國海軍相當,但是航母不但數量更少,排水量也小於美國。莫斯科級只能算是直升機母艦,基輔級載機數量很少,甲板面積也不大,被稱作載機巡洋艦。蘇聯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就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蘇聯解體前建造了兩艘,一艘是庫茲涅佐夫號,一艘是瓦良格,變成了遼寧艦。

比中國新航母還要大,蘇聯的超級航母計劃,建到一半就拆成了廢鐵

庫茲涅佐夫6萬多噸的排水量雖然不算小,但是和美國帶有彈射器的8萬噸小鷹級比起來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更不要說更為強大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正因為航母的實力相差太過懸殊,蘇聯在庫茲涅佐夫級建造不久後就開始建造如今看起來都非常震撼的蘇聯超級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

比中國新航母還要大,蘇聯的超級航母計劃,建到一半就拆成了廢鐵

這艘航母以庫茲涅夫為基礎,但是排水量增加至8萬噸,大幅擴大甲板使用面積,已經和尼米茲級相當。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的甲板與眾不同,不但安裝有蒸汽彈射器,還設計了小角度的滑越甲板,能起降各種尺寸的艦載機。

動力裝置沒有選用之前庫茲涅佐夫上的常規動力,而是和美國一樣,安裝核反應堆。核動力軍艦雖然造價高,但是續航能力強大,並且有更大的空間容納更多的飛機,也能減輕整個編隊的補給壓力。80年代,蘇聯下達了研發艦用新型核動力裝置的研發命令,當時蘇聯水面艦艇只有基洛夫級巡洋艦使用了核動力,這種核反應堆功率不夠大,並不適合新航母。到了1988年,專門研發的核動力裝置經過驗收,功率非常大,達到30萬馬力,搭配上蒸汽輪機,每小時產生的蒸汽就高達900噸,已經超過部分軍艦的重量。

比中國新航母還要大,蘇聯的超級航母計劃,建到一半就拆成了廢鐵

艦載機方面,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蘇27的海上版本蘇33,基本性能和蘇27相同。在庫茲涅佐夫上使用時,蘇33一般都只是輕載起飛執行防空任務,航程比蘇27短不少。有了彈射器後,蘇33可以滿載起飛,不但有了更遠的航程和更大的載彈量,蘇33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實力已經和F14相當。除此之外,蘇聯還計劃配備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擴大攻擊範圍。其他艦載機還包括垂直起降的雅克141和各種直升機,總體的戰鬥力已經不輸於美軍的小鷹級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不但有大量艦載機,還安裝了大量武器,包括垂直髮射的重型反艦導彈,即便沒有艦載機,它的戰鬥力也不弱於萬噸驅逐艦。

比中國新航母還要大,蘇聯的超級航母計劃,建到一半就拆成了廢鐵

可惜的是,這艘鉅艦建造沒多久就趕上蘇聯解體。俄羅斯為了搶到更多的家當,命令士兵開走了庫茲涅佐夫號,瓦良格號則被遺棄在船廠。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最後也被徹底拆毀,時至今日,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都不能正常運作,建造新的更是無稽之談,蘇聯的輝煌再也無法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