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擴權強縣改革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是進一步完善制度配套。目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表面上是擴權縣(市)與省、市對接不好,溝通不好,政策用得不足,不活,但實際上是缺乏相關實施細則,一些應該下放到縣(市)的管理審批權限沒有下放,仍需到市裡辦理,擴權政策執行不徹底。這就需要省委、省政府出臺文件,進一步明確省、市、縣三級的權責關係,對省、市、縣之間的職能配置進行必要的調整,並逐步推行機構改革、人事改革、考核改革、制度改革等系列改革,以保證擴權強縣改革工作的推進力度。

二是更大力度簡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擴大試點縣審批權限,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建議由省經濟主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和試點縣實際,列出簡化審批事項目錄,在規劃審核、項目審批、證照發放、土地指標等方面,簡化審批流程,由試點縣直接報省直部門審批,需要地級市統籌協調的事項,抄報地級市。

三是加大對擴權縣的支持力度。由於擴權縣多為財政困難縣,經濟底子薄在項目的爭取方面容易陷入爭取的項目少、經濟發展慢的惡性循環。建議省委、省政府在產業政策、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示範項目上多向財政直管縣、困難縣傾斜,補齊區域發展的“短板”,使其在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利用上級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和保障能力。

四是建立全方位考評制度。考核指標是下一步改革重點,考核指標的設計應該具有長遠性、系統性、科學性。建議省委、省政府既要考核經濟發展指標,又要對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指標進行系統化考核。對平原型、丘陵型和山區型以及經濟強縣、人口大縣、旅遊強縣、糧油生產大縣等進行分類、差異化考核,根據不同類別的縣出臺相應標準和扶持政策,特別是要按照功能分區和定位,結合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在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小城鎮建設等方面通盤考慮,確定不同的發展速度、任務目標和考核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