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靠什麼才吃上了“地三鮮”

我們今天靠什麼才吃上了“地三鮮”

中國地域廣大,物產豐富,所以歷來不缺作為食材的作物,但是,地球畢竟是個有限面積的家園,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種開始了流動,開始了交換,一些適宜於人類食用的物種,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在適合自己生長環境的地方生根發芽,成為人類大家庭能夠共享的美食。所以,其實今天我們日常能看到、吃到的一些物產,有一些就是從域外傳來的,才成就了我們更豐富的餐桌,讓我們能夠品嚐到更多美味,攝取到更豐富的營養。

小麥: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傳入中國己經有400多年。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及其附近沿海一帶。

圓白菜: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

西紅柿:西紅柿最早生長在南美洲。

大蒜:一說原產於西亞和中亞,一說原產於意大利。

辣椒:原產於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

青椒:原產地在中、南美洲熱帶地區。

西瓜:原產地可能來自非洲。

南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

茄子:原產於亞洲熱帶。

胡蘿蔔:約在13世紀,胡蘿蔔從伊朗引入中國。

洋蔥:洋蔥原產於中亞或西亞。

胡椒:黑胡椒原產於南印度,白胡椒原產於東南亞。

胡麻:原產於近東、地中海沿岸。

苦瓜:原產於東印度。

豇豆:原產地可能是熱帶非洲。

菜豆:起源於中南美洲。

......

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驚訝?----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吃或者經常吃的食物,竟然都是先後從域外傳進來的,看來物種交換真的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然,原產於中國的美味食材也在向四周擴散,或翻山越嶺,或漂洋過海,同樣改變著其他人的餐桌和生活。

如果沒有物種交換,有一種菜餚,大家就真吃不上了,這就是:地三鮮。

通過整理這些知識點(個別也許不準確,或許有爭論),發現了兩個特點,一是原產於南美洲的相對較多,二是名稱中帶有胡、洋、番的,就可能是域外傳來的。

回應一下標題,正是因為有了物種大交換,我們的餐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類似“地三鮮”之類的美味佳餚才走上了我們的餐桌。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鈴力健康”,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