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已得到控制,怎么逐步减少吸入舒利迭?

用户来自星星


舒利迭,即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由氟替卡松(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沙美特罗(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所组成,氟替卡松具有局部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起效迅速,吸入给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用药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是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和最有效的药物。沙美特罗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其起效缓慢,大约30分钟可起效,作用可以维持12小时,是治疗哮喘的缓解性药物。



氟替卡松可增强β2受体的反应性,从而增强沙美特罗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沙美特罗可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强氟替卡松的抗炎作用,因此,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的作用,可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氟替卡松剂量,从而减少相关不良反应,适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治疗,长期规律使用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缓解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哮喘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规律地使用哮喘控制性药物是哮喘能否达到良好临床控制的关键,那么医生怎样去评估哮喘是否已经得到控制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 临床症状:哮喘患者常见症状主要有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如果患者因出现上述症状而导致夜间憋醒,可提示哮喘加重。
  • 肺功能:医生会通过参考肺功能的一些指标,如呼气流量峰值(PEP)、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来判断患者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以此作为药物调整的依据。
  • 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指标,如果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2.5%,提示哮喘症状可能加重。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是反映气道炎症的一个指标,如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3%,提示哮喘症状可能加重。
  •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FeNO是反映气道炎症和哮喘控制水平的一个指标,FeNO大于25,提示哮喘控制不佳。
  • 哮喘控制问卷:医生会根据哮喘患者白天哮喘症状、夜间憋醒次数、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哮喘缓解药物的次数、以及哮喘是否会引起活动受限来判断哮喘控制水平。

通过医生的评估,如果哮喘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控制并维持3个月以上,可以考虑减少舒利迭的剂量,如果目前使用的是沙美特罗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 μg/250 μg),每日2次,可以换为沙美特罗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 μg/100 μg),每日2次,继续维持3个月后,可改为每日1次,当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以考虑停用舒利迭。

参考文献: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说明书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

内科学(第8版)


南开孙药师


舒利迭对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比较好,是哮喘患者最常用的一种吸入性制复方制剂,由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组成。沙美特罗是β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氟替卡松是一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功效,哮喘患者气道长期高反应性,炎症状态,使用吸入性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通常为了良好控制哮喘症状,这种吸入性药物是需要长期吸入的,但是随着哮喘症状控制良好,基本不发作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减药,甚至停药,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减量,如何减量呢?

1. 症状已经完全控制至少3个月未复发,且肺功能保持稳定。没有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比如吸烟、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流感季节,此时可以考虑降级治疗。

2. 舒利迭有两种规格,一种是50ug/250u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一种是50ug/100u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如果使用的是大规格的,可以先将药物调至小规格。其次可以减少每日用药次数,通常舒利迭每天需要吸入两次,症状完全控制后,可以减少到每日一次。对于夜间哮喘发作频繁的患者,可以将用药时间调整至晚上。


如果通过减量、减少用药次数哮喘症状依旧控制比较好,就可以考虑使用单一的药物,可单独选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比如布地奈德,在使用低剂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减少剂量。

总结:首先可以使用较小规格的舒利迭,然后减少至每天一次,再是可以使用单一制剂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然后以最小剂量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无名药师


舒利迭适用于对哮喘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联合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舒利迭并不适用于缓解急性哮喘的发作。哮喘患者如果满足以下几点可以尝试进行降级治疗。

1、患者处于缓解期并且肺功能状态已经稳定了至少三个月。

2、避免在呼吸道感染、旅途中、妊娠期间以及容易急性发作的季节进行降级治疗。

3、每一次降级治疗都应该是一次试验性治疗,会有失败的危险,在整个降级过程中都要做到严密的观察,一旦症状有所变化,就需要再调整回原来的治疗方案

4、整个降级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患者进行自行评估,容易造成患者身体上不必要的损害。

以上就是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肺气肿慢阻肺科普学堂”,了解更多呼吸病健康科普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