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基层法庭风景线: 马集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的“多面手”

交汇点讯 8日下午,交汇点记者跟随扬州“法庭风景线”系列宣传活动采访组来到仪征马集法庭。据介绍,近三年来,马集法庭每年受理案件近700件,各项指标趋优,多次立功受奖,被扬州中院授予“五好法庭”称号。作为一个最基层的人民法院派出机构,马集法庭通过各种模式创新,不仅立足审判、服务大局,而且还成为了化解基层矛盾的“多面手”。

扬州基层法庭风景线: 马集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的“多面手”

如何为当地的重大项目保驾护航是基层法庭面临的时代课题。交汇点记者了解到,马集法庭创新服务,快审快结,主动对接,积极了解和跟进项目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献言建策。2018年以来,马集法庭先后七次主动或受邀为辖区党委政府在两园建设、项目推进、征地搬迁、房屋拆迁、263环境整治等纠纷处理提供预判建议和法律专业意见,协助党委政府依法化解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获得了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为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选址所在地,马集法庭承担了法官工作站暨旅游巡回法庭的职责,他们积极拓展职能,2018年,共举行普法宣传活动16次,与人民调解员、司法协理员等合力化解纠纷20余起,接待度假区干部、群众法律来访咨询50余人次,积极组织调解,多次上门沟通、实地走访,及时释法明理。截止目前,共化解涉“两园”民事案件23件。

化解乡村矛盾,不仅要有法,更要有情。马集法庭积极延伸职能,为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成立了枣林湾法官工作站暨旅游巡回法庭,在陶家祥法官的带领下,多次协调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诉前调解了30多起涉及两园建设的搬迁纠纷、土地、厂房租赁合同纠纷,确保大量复杂矛盾纠纷处理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诸多的创新和实招,让马集法庭成为了仪征基层法庭的一面旗帜。2018年,马集法庭受理案件达745件(含旧存46件),结案706件,同比上升0.14%。结案率为94.76%,同比上升0.39%,三个审判团队中,李欣团队结案262件,陶家祥团队结案128件,张慧团队结案264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35.3件。马集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坚持审判工作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审判工作根本要求,文明办案、公正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为辖区党委政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民法庭是法院最基层的办案单位,不仅在审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是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也是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保驾护航作用的一支重要力量。仪征马集法庭所在辖区正好是“两园”建设的主战场,马集法庭对于前期省园艺博览会的建设、开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庭审判委员会委员、民四庭厅长汤咏梅告诉记者,“下一步,江苏省将进一步建设世界园博会,仪征马集法庭也在积极地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延伸司法职能,为世园会的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交汇点记者 李源 实习生 李鑫津

通讯员 扬法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