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2019年5月9日,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共同發起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災害風險治理創新項目(二期)”暨“雅安韌性城市建設創新項目”今日在京啟動。來自聯合國機構、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約50位嘉賓參與了活動。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五方發起單位代表共同啟動項目

此次會議召開於中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旨在總結一期項目成果與經驗,並對未來如何借鑑國際理論和實踐經驗、結合中國城市發展與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韌性建設模式進行展望。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張強教授介紹項目

該項目為期兩年,通過對雅安市蘆山縣內“家庭、社區(包含學校)、城市”三個層面的韌性系統建設,以社會力量參與為主要支撐,促進災害風險治理領域的信息、技術和知識共享。該項目積極響應今年防災減災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的主題,將關口前移,旨在推進韌性社區、韌性城市路徑構建以及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借鑑性的綜合減災示範城市的建設和推廣。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在儀式上指出“該項目將不僅是中國韌性城市建設經驗的系統總結,也將有效推動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和分享。”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副代表戴文德表示:“我們希望能利用已有的成果,結合國際經驗與資源,來幫助雅安這座多災的城市變得更有韌性。”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翼也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出一套系統且行之有效的雅安經驗,供我國其他城市乃至‘一帶一路’國家分享借鑑。”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四川省雅安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王加良表示:“雅安將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提高城市韌性,為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弘先生表示:“不僅限於四川雅安,我們希望未來能將國內的風險治理和防災減災救災經驗,在社會公眾參與層面進一步推動提升。”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李京教授期待項目研究團隊能“從知識、教育、技術、資源、機制、政策等多方面,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體系探索做出獨特貢獻。”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李雪峰教授 主持“主旨發言與交流”環節

活動現場,校園安全電影片花作為災害教育創新案例向與會者進行了分享。隨後,由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李雪峰教授主持主旨分享環節,來自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祝明,蘆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洪年以及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副主任任昌蓉分別與到場嘉賓進行了交流。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 祝明先生進行分享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洪年先生進行分享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四川省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副主任 任昌蓉女士進行分享


2016年至2018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風險治理創新項目一期完成了既定目標:建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風險治理創新項目實驗室、建立風險治理創新案例庫、國際減災教育工具引進並本土化、社會組織參與救災應急機制及聯合協作機制研究和學習網絡能力建設、為災害管理從業人員提供專業培訓、針對減災專業人員培養進行需求評估、對社區層面減災示範試點進行案例研究,並依託成都-壹基金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實現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風險治理創新項目成都基地落地。

此次項目著眼於雅安市蘆山縣內“家庭、社區(包含學校)、城市”三個層面的韌性系統建設。“以減災為核心,創建韌性家園”也正是壹基金在雅安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的宗旨。截至2019年4月20日,壹基金蘆山地震災後重建基本完成,此次重建中實施了60個大型項目,覆蓋900餘個次學校和村/社區,超過63萬人次災區群眾受益。其中的主要項目抗震減災示範校園、抗震減災示範社區、壹樂園項目和“成都-壹基金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等,幫助更多兒童和社區居民掌握了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

此次項目合作不僅將促進“一期”成果的進一步轉化,形成“成都-能力建設平臺,雅安-試點實踐基地,北京-知識創新中心”的綜合格局,同時也將繼續強化包括災害響應的標準、工具、案例等標準化知識產品的研發,推動國內外在韌性城市方面的知識共建、共享。

多元融合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中國創新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