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多尔衮至死也没做皇帝,为什么能称“清成宗”呢?

谈文论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哦。

首先题主的说法有问题,多尔衮并不是自称“清成宗”的,而是在他死后由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追封的,另外清成宗并不是多尔衮的最终封号,多尔衮被追为清成宗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两个月。

先来看谥号里“成”字的意思,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推翻明朝,逼死崇祯皇帝,清摄政王多尔衮抓住机会,果断率领全国之兵出击,招降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清朝就此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可以说多尔衮为清朝统一中国立下了不世之功,而入关后,多尔衮的封号也从摄政王,一路跃升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从功绩上来讲,用“成”字为谥号恰如其分。

公元1650年,顺治七年,多尔衮在狩猎途中暴毙,据《清史稿》记载,得知多尔衮死讯后,顺治帝悲痛异常,亲自率文武百官穿孝服在东直门外迎接灵柩回京,并追封他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然而就在两个月后,多尔衮的亲信苏克沙哈、詹岱讦就告发说,多尔衮在生前曾经秘制龙袍,并作为陪葬物放在棺椁里,意图谋反,受尽了多尔衮欺负的顺治帝此时借势立威,下旨“削爵,撤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不仅把多尔衮所有的荣誉称号都撤销了,还把他的家给抄了。或许真的是对多尔衮恨之入骨吧,顺治十二年,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等人上疏,请求恢复多尔衮的爵号,顺治帝不仅是不予理睬,反而还把彭长庚等人流放宁古塔。

一百年多,到了乾隆四十三年,多尔衮的封号事件终于是迎来了转机。乾隆皇帝下旨说:“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殁后为苏克萨哈所构,首告诬以谋逆。其时世祖尚在冲龄,未尝亲政,经诸王定罪除封。朕念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不於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敛服僣用龙衮,证为觊觎,有是理乎?”

这里乾隆帝是说了一句大实话,以多尔衮的权势,想要篡位易如反掌,而他却一直尽心尽力辅佐顺治,可见多尔衮并没有某逆的野心,所以乾隆帝断定,苏克沙哈等人是受人指使诬告多尔衮,多尔衮死后被剥夺封号实属冤狱。

随后乾隆帝下旨,恢复了多尔衮睿亲王的封号,世袭罔替,并追谥他为“忠”,配享太庙。依照亲王的规制,修建他的陵寝,太常寺春秋前往致祭。并令多尔博的的五世孙淳颖继承了王位。

然而虽然乾隆帝为多尔衮平反,恢复了爵位,但却没有恢复他清成宗的追谥,所以从时长看,多尔衮被追谥清成宗的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


杨过的大仙


我们先来看下摄政王多尔衮活着时候的风光。那是不是皇帝,胜是皇帝。多尔衮其实是有机会成为皇帝的,而且他自己也是想成为皇帝的。

清崇德八年,也就是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宫中猝死,年仅51岁。因死得突然,所以没有选定好继承人。皇位就在皇太极的老大豪格和多尔衮为首的两派之间争夺,这中间自是经历了很多对抗,两派终是谁也不能胜了谁。于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就捡了个落地桃子:多尔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拥立福临为帝。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改元顺治。

就这样,多尔衮开始过上了辅政王的风光生活。福临是他拥立的,又仅只六岁,他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的风光无限似皇帝般的生活。

顺治二年,多尔衮晋升为皇叔父摄政王。在如出师等重大活动时,大臣们要列班跪送多尔衮。元旦等重大节日,大臣们在朝拜了顺治皇帝后还要到多尔衮的府上去朝拜。多尔衮过的就是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

又过了一年,多尔衮以每次调兵遣将都要跑到皇宫去请铃印不方便为由,派人到皇宫把皇帝的玉玺给拿到自己府上了。今天,我们都知道,谁掌握着印把子,谁就有话语权。看多尔衮这架势,那就是要把皇帝的家都当完了。从这一年起,多尔衮的仪仗种类也和皇帝顺治是一样了,只是种类的数目稍微少了一点点。

再过了一年,多尔衮上朝也不再向顺治帝行礼了。

再过了一年,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处理政务时,多尔衮下达的旨意也被称为下诏,“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他还命令诸王、贝勒、贝子、公每天到他府上听命。这一切分明就是皇帝的所作所为了。

以上我们说了他的风光生活,似乎这多尔衮只沉浸享乐之中了。那真这样,多尔衮也没法长久。他可是聪明人,他在这期间,任人唯亲,提拔了一大批亲信,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都是他忠实的拥护者。多尔衮也稳稳的掌握住了朝政。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你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有说清楚他死后为什么被称为”清成宗“,他不是没当皇帝吗?

其实,前面的内容我们差不多已经说清楚了。多尔衮权倾朝野,虽不是皇帝,事实上做的就是皇帝的事,享受到的就是皇帝的权。他为什么能呢?皇帝顺治心里没想法吗?

肯定有,可是他掌握着实权,遍插其亲信。皇帝敢说半个”不“字吗?不但不敢说,还要极力讨好他,从叔父变成父就是很好的说明。

多尔衮突然死了,他的势力还在,皇帝依然不敢轻举说妄动。顺治皇帝前面已经承认多尔衮是皇父了,那现在父亲死了,那是不是该称其为帝了。所以顺治皇帝不得不尊其为帝,谥“清成宗”,否则,怎么向多尔衮的势力交待。因为一个不小心,多尔衮的势力就废了他也说不定。在皇位继承方面的风雨和险恶,当初顺治虽小,也应该是知道他是怎么上台的。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解释。既然亲口尊多尔衮为帝,怎么只两个多月,顺治就抓住一个机会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还很快的就把当初多尔衮的政敌两黄旗贵族恢复地位,提升两红旗的人。同时又飞快地把多尔衮培植的势力全都拨掉,多尔衮突然就从无上荣耀跌落到谷底。

顺治帝还真是一个有手段的皇帝,称多尔衮为清成宗,那就是麻痹多尔衮一派的策略罢了。

我是挚守静笃,如果你对我的回答认可的话,记得点赞哟,不认可也请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呵。(图片取自网络)


挚守静笃


1650年冬,多尔衮在塞北狩猎时坠马跌伤而亡,顺治皇帝下诏追封他为"清成宗"。两个月后,1651年2月,多尔衮的政敌纷纷揭发他大逆之罪,顺治又下诏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1778年,乾隆皇帝才为多尔衮平反,恢复他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完全有能力在皇太极去世后即位,可他选择拥立顺治皇帝,自己只当拥有军政实权的摄政王。在多尔衮领导下,清朝政权定鼎北京,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割据政府。他的功绩被追封为"清成宗"不为过。但他执政时期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确实对顺治皇帝不够恭顺。


跪射俑


顺治突然从御座上站起来,厉声吼道:睿王多尔衮逆谋之罪证确凿,神人共愤。速将其妻子妾所得封典,悉行追夺。诏令削爵,抄家没籍,其子多尔博与其女东莪与多尼为奴!削夺摄政王:《诚敬义皇帝》尊号,平毁墓葬与府第!一个字一个字从顺治牙缝里吐出。顺治越说越气,他不由走下御阶,来至众臣面前,边走边道:朕实不幸,年方五岁,先父太宗驾崩,皇太后只生朕一身,娇生惯养,无人教训,坐失蒙学。年至十四,睿王死,方始亲政,批阅诸臣奏章,不识汉文,茫然不解其意,今日思之,均因睿王意欲愚玩朕,让朕成为一个白痴昏君,其用心何其歹毒!!顺治越说越怒:睿王实在罪大恶极,矬尸鞭笞!砍头示众,焚骨扬灰!!………因母后下嫁之故,顺治被迫追谥睿王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却至多尔衮死后也末能如愿以偿。尽管多尔衮连登基做皇帝所用的印玺,龙袍,都早已预备就绪。死后也未能实现。其间最有力的阻碍者便是孝庄太后。顺治对多尔衮的处置,几乎用尽一切手段发泄仇恨!这也暗含着对母后的怨恨和不满情绪。孝庄太后对儿子的恣意举动,始终不置一词,反映出她当时既为儿子亲政,仇人获罪的胜利而欣慰,同时对儿子的不理解而伤心,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茹叔敬


应该是,多尔衮做过皇帝,因为当时顺治年纪很小,只有5、6岁,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所以,只要多尔衮和孝庄达成默契,他就是实际上的皇帝,而且孝庄还可以同意多尔衮对自己直接所辖的几个旗宣布自己是皇帝。

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应该还包括,多尔衮的这种称帝只能对内部、并且只能对内部的一部分势力,但决不能对关内的原明朝汉族臣民。因为相对于多尔衮一介武夫来说,把一个幼小的顺治推到前台当皇帝,更有利于使得在满清与汉族臣民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回旋余地,有利于满清统治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自如境地。

所以,对于满清自己人来说,多尔衮做过皇帝,并且死后还得到了谥号,但对于更广大的汉族人来说,满清始终没有正式宣布过他是皇帝。

既然始终没有正式宣布过,后来修史的人也就不可能把多尔衮列入皇帝名单了。因为相对来说,满清自己也更加重视入关后逐渐趋于正统,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统治整个中国的王朝,而多尔衮是不是一个正式皇帝这个问题也就不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