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合作共建5週年 年門急診量增5倍

燕达医院与朝阳医院合作共建5周年 年门急诊量增5倍

2019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第五年,作為其重要領域和內容之一的醫療衛生事業的協同發展也已走過五年。在此背景下,河北燕達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於2014年5月9日共同開啟了協同發展戰略下的院際合作共建之路。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燕達·朝陽合作共建5週年成果彙報會上表示,河北燕達醫院和北京朝陽醫院通過五年的共同合作奮進,在醫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特別是去年燕達醫院還贏得了河北省衛生健康委授予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榮譽稱號,這也說明燕達醫院在綜合實力方面又邁上一個新臺階,對於廊坊北三縣提升綜合的醫療服務能力,實現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起到了橋頭堡的作用。

13萬居民家門口享受北京專家診療

河北燕達醫院院長李海玲介紹,在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合作之前,醫院的日均門診量僅150餘人、開放的1千張床位使用率不足30%,且面臨著大型先進醫療設備閒置、醫護人員極為短缺等困境。而北京朝陽醫院雖年門診量高達380萬人次,卻面臨發展空間限制,看病難、住院難的供需矛盾突出,教學、科研和醫務人員的工作空間狹小等困境。

在京津冀醫療合作的大背景下,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通力合作,打通了“北京專家零距離診療”及“北京醫保患者實時結算”兩項綠色便民通道,滿足了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參保人、在河北養老的京籍老人以及燕郊區域居民的多層次就醫需求。

截至2018年底,北京朝陽醫院共計向燕達醫院派出醫療管理、臨床及護理型人才130人,覆蓋17個專科,使近13萬本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朝陽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北京醫保患者可在燕達實時結算

同時,北京醫保患者實時結算政策的落地,讓9萬餘名北京醫保患者享受到了在燕達醫院持卡即時結算的便利。兩院合作5年來,燕達醫院門急診量由2014年合作初期的10.9萬人次達到2018年底的53.8萬人次,增長約5倍,出院量及手術量年平均增長率達50%,在燕郊居住的百姓更多地選擇了在家門口就醫。

一位患者感慨道:“以前去北京的醫院看病,大半夜就得起床排隊掛號,有時還掛不上。現在看病都在家門口,北京專家坐診。”家住燕郊、北京工作的趙女士也體會到了兩院合作所帶來的就醫便利,“以前由於異地就醫報銷難,只能回北京看病。現在持北京的醫保卡在家門口的燕達醫院看病也可以現場報銷了。很好,很方便。”

急診科和重症醫學科將納入共建範圍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以前不能治的病能治了。”李海玲概括了在燕達醫院發生的新變化。除了北京朝陽醫院向燕達醫院派駐臨床專家外,燕達醫院共選送70名中青年醫生,前往朝陽醫院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項目,快速補齊醫院在接診範圍及治療技術方面的短板。2018年12月,燕達醫院還順利通過河北省衛健委評價,正式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5年來,依託與朝陽醫院的合作共建,河北燕達醫院實現了快速、跨越式的發展。

在談到未來兩院合作前景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表示,“未來北京朝陽醫院將進一步把燕達醫院的急診科和重症醫學科納入到專科共建範圍,以提升燕達醫院應對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同時也希望通過讓一部分專家到河北燕達醫院合作、執業,讓更多老百姓可以享受到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務,合理配置北京的優質資源,也有利於緩解首都的核心區的就醫壓力。”

新京報記者 王鹿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