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中國曆時8年的抗日戰爭終是取得了勝利。還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第2航空團飛行隊不願投降,於是在9月9日當天,飛行隊長林彌一郎遺棄了機場和飛機後,帶領300多名隊員,向南逃跑,計劃穿過朝鮮回日本。

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20多天後,他們逃到了摩天嶺山區時,被蘇聯和八路軍聯合包圍。當時我國正打算藉助東北的重工業,建立空軍力量,而這些非常有經驗的日本航空團就是非常好的推力。所以瀋陽司令部司令員曾克林在向總部彙報了這一情況後,“東總”立刻下達勸降命令。

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林彌一郎(右)

談判剛開始的時候,林彌一郎等人覺得侵華罪大惡極,心中很有顧慮,我黨憑藉以禮相待和言而有信的原則,終是將林彌一郎一眾說服。並接受了日本航空軍團的46架飛機,17名飛行員,51名機械師、機械員和180多名保障人員。回憶起當時的勸降場景,40多年後林彌一郎依然深有感慨:

以前,在新聞片中看到的有關繳械的描述和畫面,都是在對方刺刀威逼下被迫交出武器,那場面難堪之極。但在這裡,我們沒有看見一個端著刺刀的八路軍戰士,我當時最強烈的感受是:第一,一言為定的事情,對方百分之百地守信用,這使我非常感動,我欽佩這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第二,儘量迴避使用‘解除武器’這這個詞,而用交出武器,為了不使我們感到難堪和悲哀,甚至為我們考慮了接受武器的方式。他們想得多麼周到啊!

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林彌一郎歸順中國後,還改了箇中國名字林保毅。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成立後,林彌一郎被選為主任教官,並開創了中國航空方面理論、實踐、訓練、教學等多方面的基礎,培養出瞭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為中國人民空軍的組建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1956年,林彌一郎回到了日本,卻因幫助了中國空軍的建設,而被瞧不起和非議。所以林彌一郎很少說話,更是很少談自己協助組建中國空軍的事情。但他說過,從不後悔當時的決定,並認為決定是正確的。

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林彌一郎得意弟子、中國空軍戰神劉玉提

1977年,林彌一郎夫婦受邀首次訪問了中國,1996年,他再一次回到中國,參加東北老航校成立50週年的活動。2000年在林彌一郎逝世一週年的時候,“航七會”更是為其舉行隆重的追悼會。

日本投降之前,林彌一郎是攻打過中華的,但卻在投降後的十幾年內,為中國解放軍空軍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空軍司令員王海、空軍副司令員林虎、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劉玉堤,以及曾經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喬治·安德魯·戴維斯的張積慧等人都是從東北航校走出的。可以說當時沒有日本航空人才的培養,就沒有後來朝鮮戰場上中國空軍的優秀表現。

抗戰勝利後,日本飛行員投降中國,並培養出解放軍第一代飛行員

王海

所以說,每個國家都有善惡之人,許多本性善良的人更是身不由己作出了惡性。善待每一個善良民眾,嚴懲軍國主義者,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